关于加强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是国家的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持续性的突破,单纯按照固定的思路、标准来完成,不仅难以得到预期效果,还会由此产生新的挑战和漏洞。农业经济管理的体系,必须持续性的健全。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业;乡镇经济;应对建议
一、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的发展背景简要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系统始建于农村合作化后期,是我国农村建立最早、体系最健全的全国性农业事业站,其承载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大局。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农经系统围绕稳定和发展大局,积极落实国家“三农”政策法规,不断推进系统工作职能职责优化提升。主要担负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监督、审查以及财务公开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指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查处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监督各项惠农减负政策的落实,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行为,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依据相关法规政策指导农自愿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规范化管理;搞好农村经济情况调查,开展农经统计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决策当好参谋;积极化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纠纷矛盾,努力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农经管理专业化队伍等。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进行,农经系统也不可避免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撤销合并。笔者长期从事乡镇基层农经管理工作,认为在当前农经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加强农经系统队伍建设特别是乡镇农经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特别是随着机构改革的实施,乡镇农经管理队伍建设面临转型困难,进一步维护“三农”稳定和发展的职能职责发挥岌岌可危,“线断、网破、人散”和“监督乏力、政策落实无法到位”的迹象已悄然显现。
二、农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原因剖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乡(镇)经管站是区县农经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人、财、事三权由区县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系统垂直管理,乡(镇)经管站在区县农经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1993年乡(镇)机构改革时,打破农经队伍系统管理,“人、财、事”三权下放到乡(镇),区县乡(镇)农经管理工作由原来的领导和管理职能变为仅存业务上的指导关系。大部分农经事项逐步推向社会化服务,农经专业管理职能发挥也逐步走向弱化,农经系统人权、财权与事权的分离,农经体系建设问题日趋显性化。
1.体制改了,人员散了,队伍难稳定。机构改革打破了原来农经队伍系统化管理模式,乡镇农经部门陷入了“想留留不住,想提提不了”的不良发展困境。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离开了农经系统,即使是乡镇自行调配了人员,但也是专业不对口,能力、素质不能适应。
2.工作多了,职能弱了,监督难到位。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家惠农强农政策广泛实施,业务性强、政策性强,随着三资委托代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等诸多农经工作内容频繁增加,农经队伍建设不但没有得到强化,而是被弱化;工作活力不強,农经工作表面化,管理监督职能弱化,严重影响了各级政府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要求的实现,制约了农经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了农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3.懂专业知识人员匮乏,力不从心。农经管理人员“学非所用”和“用非所学”非专业人员的涌入、队伍本身的老化、断层,要想发挥职能作用力不从心;编制在乡(镇)农经管理部门,日常工作服从乡镇的指派,乡镇“中心”工作变成了他们的主要工作,农经管理工作反而成了农经人员的“副业”,工作人员分身无术;实行村级三资委托代理之后,由于人员匮乏,部分乡镇实行聘用第三方财务代理公司代为管理,但管理人员不熟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农村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在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上未能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执行,存在在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出现混乱现象。
4.活力不强,人浮于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由于人、事分离,特别是受管理权的限制,形成了“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管不了人”的窘况。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在处理业务主管和行政主管的关系上处于两难,强调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忽视淡化业务工作。有的农经人员不想事、不干事,对待业务工作敷衍了事,浮于表象,作用不突出,工作都难以正常开展;有的乡镇农经人员老化、断层,缺少活力。县乡两级业务断链或者悬空,区县农经管理部门仅靠业务指导没有制约性,管理无法到位,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落实,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5.农经人员专业化管理水平下降,流动性差。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经管站人员由乡镇自行管理。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占据乡镇重要岗位,应定期进行轮岗,但由于农经管理工作专业性、政策性强,乡镇内部无法自行调整;更不能像改革前乡(镇)之间的农经部门管理人员的横向交流。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农经机构和队伍建设。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和各级政府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农经工作体系,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保持农经队伍的稳定。确保乡镇有专人承担农经管理工作。各级农经工作机构,应承担起相应的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及工作指导职能。
2.提高认识,加强对农经工作的领导。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农经管理工作,是把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稳定的需要,是化解当前农村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缺失的有效途径。
3.加强培训,提高农经人员素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同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样在改变。提高农经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都是农经干部的培训的内容。农经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责任心强和进取心强的每一个农经成员。
4.加强指导和监督管理。监督、培训、指导第三方财务服务公司,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相关的农村财务管理规定,不能任其由之,失去对其的监督指导作用。
5.加强调查研究。农经管理的工作方法需要随着农业和农村工作不断深入发生转变,新境遇、新问题的出现要求调查研究工作更加严谨。深层次、系统的调查研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农经统计信息工作和统计监测体系改革都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条件。农民收入统计汇总分析工作使农村经济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繁荣富强的关键动力也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十九大提出的农村工作的新重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现如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村经济管理中的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站在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和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立脚点上。
参考文献:
[1]郭志霞.关于加强街镇联村会计管理和队伍建设的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4,000(008):18-20.
[2]张旭.新时期加强乡镇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6(12):243-2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