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作物施肥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离不开肥料.农作物生长、开花、结实均与肥料有效使用有关。施肥技术应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在施根肥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增质的作用。本文就农作物施肥技术加以浅谈。
  关键词:作物;施肥;方法
  一、基肥
  基肥是在播种前施入的肥料,又叫底肥。施用基肥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二是为作物生长不断地提供养分。用作基肥的肥料以有机肥和缓效肥为宜,如厩肥、堆肥、磷矿粉等。磷、钾肥一般作基肥,与有机肥料一起施入。速效性氮肥,不宜过多的施用,以免造成养分流失,同时也会使作物初期生长过旺,易染病虫危害。基肥用量一般占总用肥量的绝大部分。具体施用还应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耕作方式、基肥用量和肥料性质,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
  1.撒施法。即在作物播种前,将肥料均匀地撒施于地表,然后翻耕入土。该施肥方式适用于种植密度较大的作物,如小麦、水稻等。该法施肥量大,对全面改善土壤肥力状况非常有益。
  2.条施和穴施法。指在播种前结合整地作畦、开沟或开穴,将肥料施入其中后覆土播种。适用于条播或穴播(果树)作物。这属于集中施肥,肥效较高。但应注意肥料的浓度不宜过高,所用的有机肥以充分腐熟为宜。
  3.分层施肥法。根据所用基肥的性质结合深耕,把迟效性肥料施入下层,上层施速效性肥料,各层肥料应分布均匀,这种施肥方式可以满足作物根系伸长时对养分的需要,对生长期长,深根性作物效果更明显。
  二、种肥
  在作物播种、栽培块茎或移植幼苗时施用的肥料,目的是为培育壮苗提供必需的养分。种肥一般采用速效性氮、磷肥料或腐熟的有机肥,因为肥料与种子或秧苗接触较近,故在肥料选择和使用方法时,应预防肥料对种子或秧苗可能产生的腐蚀、灼伤和毒害作用,如肥料的浓度、酸碱反应、有机肥料的腐熟程度等。种肥的施用方法一般有下列几种:
  1.拌种法。用少量的肥料和种子拌和在一起播种。拌种肥料用量都较少,拌种时,肥料和种子应该都是干的,随伴随播,增产效果好。
  2.浸种法。用某些肥料做成稀溶液,將种子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发芽出苗比较整齐健壮,抗逆性增强,有利于作物增产。但要严格掌握溶液浓度、浸泡时间,以免对种子造成不良影响。
  3.沾秧根法。是在作物秧、苗栽插时,沾上一定的肥料,随沾随栽,效果良好。如栽甘薯秧时沾草木灰,可收到省肥有效地结果。
  4.盖种肥法。播种以后,再用一定量的肥料盖在种子上面,多用有机肥料。肥料除供给作物养分外,还有保墒、保温作用,促进作物的早期生长。在作物套种或穴播时,可采用此法。
  三、追肥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养分需求的特点进行施肥的措施。通常情况下,以速效性的无机肥为主,生长周期长而基肥又不足的,可补施缓效性肥如饼肥、腐熟的优质圈粪,如果需要磷肥,应选择水溶性磷肥。追肥方法有以下几种:
  1.撒施法。一般适用于作物植株密度较大,根系遍布于整个耕层,追肥用量又多的情况下采用,要求撒施均匀,并与中耕、除草和灌排水相结合。撒施法简便易行,但肥料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差。
  2.条施法。该法适用于条播作物,如小麦、谷子等,追肥时,可先中耕除草,然后在行间开沟,将肥料施入其中覆土。施肥深度应与作物根系入土深度相适应。
  3.穴施法。在株行距较大的大田作物的株间或行间开穴施入肥料,如花生、甘薯、烟草等作物。此法肥料用量少,又可减少损失,但费工。
  4.环施法。此法多在果树追肥时使用。即沿树干周围开环状沟,将肥料施于沟内然后覆土,环状沟的直径和深度应与果树根系分布的区域相适应。
  5.喷施法。将肥料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于作物叶片上,又称为根外追肥。该法适用范围广,肥料用量少,见效快,利用率高,当作物出现营养元素缺乏症状时,可用根外喷施方法纠正。
  四、结束语
  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依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产量,造成土壤板结,水富营养化,同时作物徒长又加大了农药的用量,给农作物赖以生长的土壤、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这些现实与发展的冲突给人们产生误解,尤其在农作物施肥(包括在宣传、技术推广领域)中产生了极大的误区与偏见,急需加以纠正,合理的施肥技术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陈晓军,袁军喜.浅谈无公害农作物施肥中的误区[J].农业科技通讯,2009,24(8):94-95.
  [2]张军[1],王伟东[2],王顺德[1].浅谈作物的施肥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1):4-4.
  [3]黄勇,黄青岩.浅谈农作物施肥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7.
  [4]钱士君,祖占勇.农作物施肥的科学性及方法浅析[J].吉林农业,2012(8):79-79.
  [5]陈祖文.浅谈农作物施肥技术要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77-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