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图书馆嵌入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开展情况的比较与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流于形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大学图书馆嵌入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东南大学图书馆通过“阅读”与“导读”方式嵌入学校通识教育的实践进行案例分析。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图书馆导读 嵌入式服务
  [分类号] G64 G252.17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但它超越了自由教育,是对现代高等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实践。通识教育理念旨在强调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以及为促进这种个性发展进行的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
  国外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科知识的学习,来弥补或减少因现代学科林立,学科分割越来越细化可能带来的在知识、能力、思维和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避免个人成为功利社会和从事专业的工具或奴隶。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外大学,特别是美国的通识教育已经融入了整个大学培养体系,并形成了不同的模式、风格和特点。在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对于通识教育的关注也已经成为趋向。
  随着国外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普及,国内对通识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多。南京大学樊小杰对1994年至2006年发表的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内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高校和港台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介绍,对通识教育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理论研究和解析。我国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是通识教育的课程研究,主要局限于国内外通识教育课程的比较、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一些个案研究,至于如何发挥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支持作用的相关研究少有涉及,而这些恰恰是通识教育的重点之一。
  美国著名教育家罗伯特・赫钦斯(1899―1977)在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主持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激进、最彻底、最全面的通识教育改革。他所倡导的名著阅读运动和他的通识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3年春赫钦斯担任“西方名著计划”丛书的主编,从74名作者的443本名著中确定丛书的入选书目,耗时8年,同时还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名著讨论小组,再推广到全社会,尤其在图书馆系统中更为盛行。美国通识教育虽然科目众多,但其核心始终围绕西方的人文经典。
  
  1 国内外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通识教育有着较长的研究历史,美国很多著名大学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形成了一套较稳固的通识教育体系。
  
  1.1 美国的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报告书》,把通识课程的领域分为6大类:①文学与艺术、②科学、③历史研究、④社会分析、⑤道德思考、⑥外国文化,并需修习英文写作、数理统计及外国语文。哈佛要求本科生修满32门课程方可毕业,其中16门课程为主修专业课程,8门课程为核心课程,8门课程为任意选修课程。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学习,第三年开始则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
  耶鲁大学将整个通识课程体系分为4组:①语言与文学、英语与外语、古代与现代;②建筑、艺术、古典文明等;③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语言学等;④天文、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
  耶鲁针对通识教育要求,一年级学生必须修满第一类或第二类中的两门课程的学分和第三类或第四类中的两门课程的学分。到二年级结束,学生至少修满每一组中的两门课程的学分。
  斯坦福大学更是明确以博雅教育作为大学的教育目标,要求学生们不局限于一个专业,要有广博的知识与修养,要“均匀”,即接触不同学科,同时了解不同文化的经典、观念与价值。该校规定学生在下列9个领域中选修11门课:①文化、观念及价值;②世界文化;③美国文化;④数理科学;⑤自然科学;⑥科技及应用科学;⑦文学及艺术;⑧哲学、社会及宗教思想;⑨社会及行为科学。其中前三个领域为文化核心课程,后三个领域为人文及社会科学核心课程,中间三个领域为自然科学核心领域。
  在美国,通识教育与核心课程的学习基本采用必修与选修的方式进行,学校明确规定了学生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这些课程并不是按照学科开设,而是打破了学科界限,课程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主要围绕博雅教育进行,目的是向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达到学校预设的目标。
  
  1.2 国内的通识教育
  众所周知,“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全盘仿照前苏联教育理论与管理模式的结果。改革开放使得我们逐步认识到了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弊端,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后,我国部分高校也开始在大学本科阶段实施通识教育,港台地区以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淡江大学等为代表,大陆则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
  自2004年开始,香港中文大学通识科目归纳为4个必修范围,学生必须在每个范围内至少修读一科,分别是:①文化传承;②自然、科技与环境;③社会与文化;④自我与人文。台湾大学现行的通识选修课程目前规划为人文学、社会科学、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4大领域,台湾清华大学将通识教育课程整合为思维方式、生命之探索、美感情操、社会与文化之脉动、科学和技术与社会等5大向度。
  目前大陆通识教育最主要的方式是使用1999年教育部在32所大学中引入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俗称“全校通选课”,但事实证明这一形式效果并不好,学生觉得是可有可无的辅课,老师上通选课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在现行的学术评价和考核体系中,上通选课并不能对教师的发展有所助益。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刚刚出现的大学中就对于文理之间如何打破隔阂有过很有益的探索。例如清华大学有一个规定,文科学生必须学一门理科的课程。考虑到文科生的接受能力,清华开设了“逻辑”作为代替,结果三个逻辑教师讲课,三个教室都满堂。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时,开设的是“科学方法”课程。这些通识课程,十分有助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避免学科的狭隘而局限了学术视野。1941年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就针对大学教育的实用主义风潮,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建议。
  
  2 通过“阅读”,图书馆嵌入通识教育的思考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具有教育职能,它既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课堂教育的延伸,又是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课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参与通识教育,担负起促进通识教育的普及和深化的重任。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以图书馆为切入点,思考国内高校通识教育有效的实践模式。
  美国教育学家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在1987年出版的名作《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指出,美国大学生思想空白主要有3个表现:①对人的观察力减弱,缺乏认识问题的深度和高度,缺乏严肃性。布鲁姆认为,通识教育的欠缺,使大学生寻求到处可得的启

迪。但他们“不能分辨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什么是见识,什么是宣传”。②大学生被人为地压抑了追求伟大理想的热情,他们的心灵不渴望崇高和伟大,他们不仅缺乏英雄崇拜,而且还自认为这是成熟的象征。布鲁姆认为,这种态度和行为是对英雄的蔑视,是对民主原则的歪曲。③没有关于恶的概念,许多大学生怀疑恶的存在。在他们看来,只有恶行,没有坏人。因而,他们只是平静地看待街上发生的残忍犯罪行为和不断发生最可怕事情的世界。
  该书在学术界的影响堪称“重磅炸弹”,几乎整个学术界与知识界都参与到激烈的论战之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在经过对职业教育的迷恋以后,重新反思并认识到以下方面的重要性:①理解历史和文化;②熟悉科学和技术;③通晓人类内在动机和行为、逻辑和批判思维、感情表达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经典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阅读不仅能使读者增长知识,丰富并产生新的思想,提升人格精神,陶冶审美趣味,锻炼感知和思辨能力,而且使交流对话中的另一维度――作者的书写行为和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实现。这是阅读的功能、价值所在。而图书馆导读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过程,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发挥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的导读作用,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是高校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3 东南大学图书馆嵌入通识教育的实施方案
  
  大学图书馆如何嵌入到通识教育中去?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东南大学图书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3.1 建设通识教育经典文库
  纵观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表,英文写作、口语表达、逻辑思考、批判能力、数理统计、自然科学等6项是各个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必修课。其中英文写作和口语表达属于表达能力,逻辑思考和批判能力属于推理能力,数理统计和自然科学是应用能力。表达、思考、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通识教育最基本的3个内容。由此,我们提出了东南大学的通识教育方案,包括8个模块:①中国古典文化与经典导读;②外国文化与世界视野;③逻辑分析与科学探索;④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⑤社会民主与公民教育;⑥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⑦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⑧写作与口头表达。
  大学图书馆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基地,若能发挥在上述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引导,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将会使青年学生们受益匪浅。因此,通过综合分析上述通识教育的内容框架,结合本馆馆藏,我们提出了构建通识教育经典文库的设想。
  该文库将系统收集通识教育的相关经典文献,包括原著、阐释类文献、相关网络资料、参考工具书等,整合文本、图像、视听资料、展览和新闻等多种类型信息,做好相应的经典导读书目推荐,力图使之成为学生提升文化素养的阅读和学习文库。
  
  3.2 图书馆阅读新知计划
  与通识教育经典文库建设相比,更为重要的工作是引领和吸引读者认识什么是好书并且阅读好书,因此加强经典作品的宣传推介,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文化氛围是图书馆嵌入通识教育工作的重点。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确立期,压力困惑丛生,网络普及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有真正阅读习惯的学生人数在下降。阅读的娱乐化、轻松化,造成了大学生在精神层面的浅薄和贫困。同时,网络媒介的普及也在直接影响并间接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网络传媒这种集影、音、图、文于一身的整合传播造就了网络一代形象思维能力发达,而想象力和逻辑以此“思辨”为准能力较差的现状。
  对于思想尚不成熟、价值观正处在形成阶段、学习和模仿意识又特别强烈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文化的极端自由性极易导致价值观的混乱和多元化,而低俗化则是多元化的负面极端表现。此外,网络信息资源的无限广阔、分布极端的专业化、细分化、选择的完全自由,也使大学生很容易避开不感兴趣的信息,而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感兴趣的信息里。
  人们在探讨目前大学校园发生的种种问题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些问题其实是与现代化进程中过分强调技术知识教育的世界性潮流分不开,校园暴力、行为失当、心理失衡等,本质上正是独尊技术知识教育、轻视人文教育造成的恶果,而人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特别是经典著作的阅读来实现的。
  大学期间相对于人的一生,可能是阅读数量最多、阅读时间最为集中的一个阶段。这不仅是和大学校园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而且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状态分不开。大学生活是一个青少年逐渐成长为成年人、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阅读至关重要。大学生在图书馆的场地空间中的阅读行为,其实正是未来社会阅读的基础。
  为此,东南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推广活动,为全体学生营造了优美良好的阅读环境。我们不仅在每年的4月份组织“读书节”,而且创立了“爱书人的春天”这一阅读文化品牌,举办了丰富的读书活动,组织了专题讲座、推荐书目、专题展览以及朗诵会等读书宣传活动。严谨精良的图书导读和推荐,如同涓涓细流,对一个人阅渎能力的形成、阅读爱好的培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
  我们的目的就是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家园,一个阅读的空间,一个孕育“读书种子”的地方,帮助同学们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调整和改善对人生、社会及世界的态度和观点,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3.3 导读电子期刊《书乐园》
  开展经典阅读和导读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塑造读书的氛围和环境。因为图书馆不是课堂,不是教师进行面授讲课的地方,图书馆也不是专家,图书馆不应该承担“训教”的职能,那么,图书馆开展导读的真正出发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本文以为应定位在引导和提供读者之间文化经验分享的机会和可能上,换言之,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学生们来到图书馆阅读,交流读书体会与心得,旨在促进“对话”,不仅鼓励馆员和读者的交流,更关注读者与读者之间的知识交流和阅读经验分享。
  有鉴于此,东南大学图书馆于2009年创建了一本以经典推荐导读、读者之间文化经验的分享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期刊――《书乐园》,以期能够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阅读方向,在阅读中分享体会和感受,并且在目前网络化、动漫化、图解化阅读环境中探索一种吸引和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次阅读的导读新途径。基本栏目设置包括:
  读书偶得:以原创书评为主,风格不限,力求有真知灼见。
  春秋掌故: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掌故等为主。
  新书速递:以新书、新刊、新影片、新唱片、新闻报道等为主。
  文海拾贝:以美文片段、华章警言、引文段落推荐为主。
  我们把《书乐园》杂志定位于具有理想主义和先锋色彩的电子杂志。杂志主要做书评和读书推荐,每期设立一个“主题”,围绕主题组织经典图书的推荐和

导读,还包括最新出版图书的推荐。同时征集并开展广泛的关于读书主题的讨论,吸引学生参与。配合《书乐园》杂志,还建设了相应的网站,读者除了可以在每篇文章、文摘后进行留言评价以外,还可以到专辟的互动空间留言发帖子,既可针对已有文章,也可新开一帖。我们的愿望是让所有爱书和爱读书的朋友可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角落,在这里可以读书交流,激辩讨论,认识新朋,联络旧知。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因为对书的热爱,汇聚在图书馆的书香灯影之下。
  
  4 结语
  
  人们常说,一所伟大的大学一定有一所伟大的图书馆,这并非是指建筑之高大雄伟,也并不仅仅指图书馆馆藏之丰富。在本文的理解中,大学图书馆应该是学生未来“社会人生”的预演,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学习的同时,也正揣摩着自己未来的社会生活,而这人生的预演是可以在图书馆的经典书籍中得以虚拟实践的。
  经典阅读对于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构建基本的道德规范都极为重要,阅读既是一种心灵对话模式,也是人类生命体验的重要形态。任何读者对书本意义的求索,都同时是通过阅读与阐释而使生命意义不断得到赋予、得到体验的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实现着与文本意义的对话与沟通,同时也是与文本作者主观世界的对话。作为一种体验,阅读使人们从一种日常的惯性、偏见和困境中解放出来。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目的所在,通识教育的终极指向,不正是成为完善的人吗?!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3.
  [2]王文华.耶鲁大学通识教育,世界教育信息,2007(1):76―77.
  [3]郭德红,当今美国和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6―121.
  [4]蔡景华,吴治国.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经验与借鉴.现代教育科学,2006(3):48―51.
  [5]黄俊杰.台湾大学院校通识教育现况:对于评鉴报告的初步观察,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4):7―18,53.
  [6]季羡林.对2l世纪人文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文史哲,1998(1):7―16.
  [7]Bloom A.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缪青,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