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博物馆教育与幼儿语言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淼

  摘要:吴冰心曾说过:“博物之学,盖兴于上古。孔子作《易大传》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观鸟兽之文,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固已,举博物学之全部而括之,于数言之中。”博物可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幼儿的博物教育就尤为重要,万物皆可言。博物馆教育下可以凸显幼儿语言发展的意识。
  《3-6岁儿童学习语发展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思维的工具,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园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幼儿语言教育具有延续文化的功能、承担着文化启蒙的重任,幼儿博物馆教育的语言教育促进着幼儿的语言发展,并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馆教育中习得语言发展魅力是影深儿久远的……
  关键词:博物意识;博雅情趣;博爱情怀;语言表达;语言态度;幼儿词汇
  语言的艺术魅力在于完美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得体、清晰、连贯;概括、简洁、精炼;准确、贴切、犀利;生动、含蓄、明快;观点鲜明、是非清晰、褒贬明确。幼儿的语言魅力的习得也是很有考究的,他对语言环境的适应以及从特定环境中语言的发展。接下来浅谈一下在博物馆教育中对幼儿的语言发展。
  首先博物教育不只局限在博物馆中,而要把“博物馆”的外延从固定的场馆扩展到更广阔的时空里,让幼儿感受到记录、收藏、爱护无处不在,感知生命的多姿多彩、世界的博大,更让幼儿体会到“从有限到无限”的博物精神。
  所以在幼儿的博物教育中大概理解成三方面:博物意识、博雅情趣、博爱情怀。
  博物意识是指幼儿在不断感受和体验世界的过程中,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观察、分类、比较、交流与分享等方式,进行多种探究和学习,最终成为一个具有收藏兴趣和探究欲望的人。
  博雅情趣是指在与大自然、社会生活不断接触的过程中,讓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培养幼儿主动收藏的兴趣与爱好,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博爱情怀是指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的事物,感知自然与入的关系,从而热爱、尊重、保护自然。
  博物教育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益处:
  一、博物教育中的新鲜事物的刺激能够映射幼儿当下发出的语言可以映射出认知、态度
  幼儿的认知是指通过幼儿以他已有的社会认识形成的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从而获取更多知识、信息。
  幼儿在接受新鲜事物时会本能的将他已有的原有经验相结合,从自己的思考方式中获得新的认知,那么在博物教育中,带给幼儿的那种新鲜的刺激会让幼儿有一定的反应,从而表现出来一种态度,也就是对待当下获取信息的一种看法和认识。这种态度可以映射出他在某个时刻的某种观点和看法,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当在博物教育中捕捉到了这个教育关键点的时候,会发现更深刻的了解幼儿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态度。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发展相互支撑,像皮亚杰说的“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凝缩的符号,又是一种社会的调节。语言在这种双重意义中便成为思维精密发展不可缺乏的因素”
  同样教师和幼儿的语言态度也很关键。语言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的看法和所采取的行动.这种看法和行动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幼儿语言态度”是指包括幼儿对自身和对他人两个方面的语言态度。每个孩子的语言态度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这种倾向反应出幼儿的某种特定情形下的心境,这种心境及倾向性必然对幼儿的语言态度、语言能力和语言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积极的语言态度是指幼儿通过观察外界事物,感受外界事物产生的大脑印象并且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他的语言生动有趣、具有发展性、富于想象力,那么这反射出当下他所切身感受的情景是积极地。
  消极的语言态度主要指消极、对新事物的怠慢、信心的缺失的语言等。
  无论是积极的语言态度还是消极的语言态度都会从不同程度上反射出教师在博物教育中的一些理解。那么在博物教育下的语言教育也尤为重要。语言教育的定义是: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其内容涵盖文字形态、语音、语汇、语法、听解、会话、阅读与写作等。那么教师在反馈幼儿时候所用的语言态度也极为重要:
  (一)博物教育中积极的语言态度愉快的表达。愉快的表达另幼儿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深入了解就更有探索性。
  (二)鼓励的语言态度支持幼儿进行博物收藏,收藏是博物教育最先发起的活动。在幼儿完成博物任务时要及时鼓励,加上亲切的动作,对幼儿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三)教师启发、探究式的语言。能够使幼儿积极地思考,极大促进了师幼互动,也更深入了解幼儿。
  (四)人性化的语言态度。适合的语言态度能使幼儿在他发展水平以及情感需要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样如何更好的辨析幼儿的语言态度,在博物教育中也是一个重点。从而更好的去因材施教,所以说博物教育中的新鲜事物的刺激能够映射幼儿当下发出的语言可以映射出认知、态度。
  二、博物教育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丰富孩子思维,提高语言词汇量的积攒
  语言的发展需要词汇量的积累,经常会有人说:哎?这么小的孩子说了大人话!很多时候他是说出了不匹配本年龄段的词汇,词汇量多了自然语言就丰富了,语言的学问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多读、多看、多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功到自然成。可是幼儿的语言发展还基本到多读、多看的阶段。
  博物馆的不再是青少年的浏览人群为主,它的受众人群年龄越来越小,幼儿在增长世面的同时,在激发他们的语言模块不断跳跃。因此,博物馆也被赋予了对幼儿语言教育的新功能。博物馆在努力创办特色服务的同时,应该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幼儿教育文化传播中,利用一些形式活泼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从而使博物馆教育变得更深刻,更有意义。丰富展品、精致的陈列方式、富有游戏性的学习互动体验,都可以激发幼儿在语言中的词汇量的迅速增加。   三、博物教育梳理幼儿语言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中,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体,有了一定前书写、前阅读能力,那么语言的口头表达幼儿重要。博物馆教育中,博物馆通过感知、听觉、触觉等一系列的丰富刺激,可以激发幼儿在表达能力的提升。幼儿在参与新鲜事物之后会愿意将自己新奇的事物讲给他人倾听同样也锻炼的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平等态度的博物馆教育,使幼儿在参观中没有任务意识,没有压力,在游戏游玩中获得知识及语言储备。在一种积极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它更像是个性化自主学习习得经验,每个小朋友在参观完一次博物馆后,所习得的经验和語言积累一定是不一样的。同时陪伴人的语言也尤为重要。教师对幼儿的鼓励能够使幼儿更加自信地与教师互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鼓励不能泛化,应该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表现予以个性化的鼓励,这也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的一种方式,而不应只用一个“真棒”来敷衍幼儿。同时教师所设置的问题紧扣活动目标、并具有一定的发散性时,教师的问题能够引发幼儿积极的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当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与博物馆的环境相适宜时,学习兴趣将大大提升。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是否采用启发式的语言策略对幼儿的影响是显著的。当教师使用启发式的语言策略向幼儿提问时,幼儿能够主动思考,并且思路广泛,积极性高。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的语言策略,并且要注意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与活动目标相符合。
  通过观察可知,教师的在教学中采用的语言策略也会引起幼儿相应的反馈,进而产生对语言活动效果的影响。相比于教师在博物馆教育中的语言技能,语言策略更多地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观念是在长久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语言策略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这些影响非一次活动就能体现,但却能对幼儿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四、博物教育提高幼儿创造性语言艺术表达能力与语言逻辑方式
  在语言的艺术性上,幼儿从参观博物馆中会习得很多富有艺术性的、逻辑性语言,比如博物最常见的分类、时间轴等,都能让幼儿更直观的理解体会事物本身,从而锻炼了语言的逻辑性。幼儿会表现出对博物馆的兴趣浓厚,去了一次还想去,去了这个还想去那个。很多博物馆之旅连接起来更是相同相融的。
  观览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开拓视野、拥抱文化生活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幼儿更清晰。更直观的声情并茂、图文共现,并且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示的客观实物,在观看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类文明、民族历史积淀的崇拜感和自豪感,趣味性和故事性。为语言艺术性的表达基点。
  教师在博物馆中的语言艺术性对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的提高是有帮助的,有了积极性,习得的效果自然就好。与此同时丰富了幼儿的语言逻辑,也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因此教师的博物馆教育中的语言应附有美感和感染力。
  如果将博物馆教育成为一种习惯,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积累一个事物的由来、途径、代号、方式、目的等信息的话,五年、十年久而久之不断扩充、分类、整理,也许他就是下一个博物学家!
  博物意识、博雅情趣、博爱情怀。博物馆教育是将一种生机勃勃的动力注入到每幼儿的心中,如果将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将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包素云《论幼儿教师口头语言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学研究.
  [3] 陈瑾《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与语言策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4] 皮亚杰[瑞士].《儿童心理的发展》傅统先译,山东教育出版社.
  [5] 潘丽君,从儿童早期语言教育谈幼专生语言能力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6] 刘华杰《博物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7] 马玲《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技能、策略与魅力》林区教学.
  [8] 孙雪萍,浅谈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及应用策略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3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