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湿地植物物种组成与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论述了陕西省榆林市湿地植物的种类、數量、区系特点和重点保护种类及分布区域,为榆林市湿地植物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榆林市;湿地植物;物种组成;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515028
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北部,地貌类型上介于毛乌素沙地南缘与黄土高原之间,境内河流、湖泊、沼泽、水库、鱼塘、稻田等湿地多样分布,植物丰富。2017—2018年,市林站组织技术人员对所属湿地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结果进行综述。
1 湿地植物物种组成
榆林市湿地面积较大,但湿地类型不多,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水库、鱼塘、稻田等。本次对榆林市范围内的河流、湖泊、沼泽和各种人工湿地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经调查统计,植物72科216属347种,其中,维管植物71科215属346种(含9变种、3变型,恩格勒分类系统1964),藻类植物1科1属1种。在维管植物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裸子植物3科6属8种,被子植物64科205属333种。从调查结果看,被子植物占湿地植物总种数的95.97%,是榆林湿地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
2 湿地被子植物的数量统计
2.1 科的数量统计
调查结果表明,榆林市湿地中共有被子植物64个科,其中含10种以上的科有菊科、禾本科、豆科、藜科、蔷薇科、莎草科、杨柳科、蓼科等8科;含8种的仅有唇形科1个科;含7种的有萝藦科、十字花科、毛茛科等3个科;含6种的有石竹科、伞形科、紫草科、眼子菜科等4个科;含5种的仅有百合科1个科;含4种的有大戟科、柽柳科、旋花科、茄科、香蒲科等5个科;含3种的有榆科、蒺藜科、锦葵科、柳叶菜科、玄参科、车前科、灯芯草科等7个科;含2种的有泽泻科、小二仙科、浮萍科、水麦冬科等14个科;含1个种的有金鱼藻科、千屈菜科、杉叶藻科、花蔺科等21个科(表1)。
2.2 属的数量统计
根据调查,榆林湿地中生长的被子植物共6有4科205个属。统计表明,含10种以上的属仅有蒿属1个属;含7种的有杨属、李属、蓼属3个属;含6种有藜属、鹅绒藤2个属;含5种的有眼子菜属1个属;含4种的有委陵菜属、香蒲属等5个属;含3种的有碱蓬属、旋覆花属等19个属;含2种的有34个属;有140个属仅含1个种。
3 湿地植物的地理分布
3.1 世界分布型
该型在榆林有50属,96种,占总属数的24.39%,总种数的28.83%。以水生、湿生植物和中生植物为主,分布普遍,如木贼属、香蒲属、眼子菜属、莎草属、浮萍属、灯心草属、蓼属、酸模属、藜属、碱蓬属、苔草属等。
3.2 热带及亚热带分布型
该型在榆林共有40属,57种,占总属数的19.51%,总种数的17.12%。主要有孔颖草属、狼尾草属、虎尾草属、狗牙根属、马齿苋属、大豆属、杠柳属、苦卖菜属等。如,大豆属分布于东半球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7种,榆林仅l种,即野大豆,是该属向北延伸的成员,生长于芦河、无定河、海则滩、红碱淖、秃尾河等地水边的潮湿处;该种作为优良的种质资源已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
3.3 温带分布型属
该型在榆林有113属179种,占总属数的55.12%,占总种数的53.75%,是榆林湿地植物的主要构成成分。最常见的有蒿属、黑三棱属、泽泻属、委陵菜属、海乳草属、薄荷属、蒲公英属、拂子茅属、胡枝子属、芨芨草属、旋覆花属、锦鸡儿属、雾冰黎属、角蒿属等。
3.4 中国特有种
调查发现,榆林湿地植物中有中国特有种2种,即地黄和地构叶。生长在黄土高原山坡上,由于水分条件的原因,由河流两岸山坡向河滩水边扩展分布。
4 湿地被子植物区系特点
4.1 以温带分布型为主
榆林湿地被子植物区系组成以温带成分为主。共有113属179种,占总属数的55.12%,占总种数的53.75%,是榆林湿地植物的主要构成成分。其中北温带分布型27属52种,占总属数的13.17%,占总种数的15.62%。这一特点与榆林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榆林地处北温带地区,气候也属于内陆性温带气候,这一地区的湿地中,被子植物的区系组成自然也是以温带成分为主。
4.2 世界分布型成分居多
榆林湿地被子植物区系组成中,世界分布型成分居多,有50属,96种,占总属数的24.39%,总种数有28.83%。这样的区系构成,与榆林特殊的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4.3 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复杂
榆林地处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交错地区,是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错地区,又是干草原-典型草原植被过渡地区,以草原植被为主,荒漠植被、沙生植被、草甸植被、盐生植被在其中斑块状交错分布。再加上降水分配不均匀,湿地区域水分条件变化大,除了湿地植物外,一些沙生植被、草原植被物种向湿地区域扩展分布,导致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多样。
4.4 外来植物种有发展的趋势
调查发现,有许多外来物种在湿地区域出现,并干扰其它植物的生长。有的数量较少,如葫芦科盒子草、菊科齿叶蓍等,还未开始发展;有的数量多,如葎草、意大利苍耳等,有进一步发展成单优群落的可能。这种物种入侵会对本地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5 重点保护野生湿地植物
本次调査共发现国家保护植物3种(野大豆、沙芦草、蒙古莸);省级保护植物3种(叉子圆柏、草麻黄、多枝柽柳);另外,在红石峡植物园内有东北木蓼,但未列入湿地植物名录中。其它的重点保护植物,在本次调査尚未发现,有待今后继续调査。
5.1 国家保护植物
5.1.1 野大豆
作为大豆的野生近缘植物,对于培育大豆的优良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发现,野大豆主要分布在芦河下游与无定河交汇处的河段、无定河在横山境内河段以及榆溪河与无定河交汇处,另外还在芦河上游靖边段、海则滩湿地、无定河绥德段、红石峡水库岸边出现,数量多,但主要缠绕伴生于其它植物,并未形成群落。
5.1.2 沙芦草
是我国特有的植物种,作为优良牧草的种质资源受到国家保护。陕西省仅见于榆林地区。本次调查在无定河(横山烂泥湾)出现,但数量少,在无定河与榆溪河交汇处,已形成稀疏群落。
5.1.3 蒙古莸
分布于中国、蒙古。是沙区、黄土高原干旱地区耐旱灌木资源树种,具有药用和工业芳香油的开发利用价值,是国家三级保护稀有种。本次调查出现在红碱淖和芦河湿地,数量少。
5.2 陕西省保护植物
5.2.1 叉子圆柏
做为榆林沙漠地区的优良灌木受到本省保护,陕西仅见于榆林地区。本次调查在红碱淖、榆溪河、秃尾河、无定河河流两岸沙地上有大量的人工种植区,湿地周边苗圃也有发现,属于当地群众培育的绿化苗木。
5.2.2 草麻黄
草麻黄为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制麻黄碱的主要植物,也是国家明令禁止采集的野生植物资源、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次调查,在无定河河岸山坡(镇川墩山)、清涧秀延河支流的折淮路等地段发现,数量较多,成丛分布。
5.2.3 多枝柽柳(红柳)
多枝柽柳又名红柳,具有较强的适应干旱荒漠环境的特征,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树种和盐碱地改良的绿化造林树种。本次调查在大理河、无定河岸村落边发现,但数量极少。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2]薛鹏程.沙漠·湿地·水[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李媛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6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