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徽天长市水稻工厂化育秧与机插秧技术模式试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规范化进程,对工厂化育秧和以软盘育秧为代表的常规育秧技术模式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播种方式对秧苗质量的影响,探究两种育秧方式秧苗素质差异及解决措施,为工厂化优质育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模式;移栽;机插秧
  朱海燕. 安徽天长市水稻工厂化育秧与机插秧技术模式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技术,2019,40(05):21-22.
  从2016年开始,已连续三年在永丰镇桥湾社区开展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模式研究试验,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  供试品种及试验地点
  供试品种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徽两优996号,试验地点在永丰镇桥湾社区核心示范区。
  2  处理设置
  设置两因素,主因素为育秧方式,设置2种处理,处理1:工厂化育秧;处理2:软盘育秧。副因素为播种量,设置四种水平:12000粒/m2,18000粒/m2,21000粒/m2和24000粒/m2。折算成实际盘播量分别为46.8 g/盘,70.16 g/盘,81.85 g/盘,93.54 g/盘。
  3  试验管理
  软盘育秧采用58 cm×28 cm的标准软盘育秧,工厂化育秧采用育秧流水线硬盘育秧。5月23日育秧,按每亩18盘准备。6月14日栽插,插秧采用东洋PF48插秧机,株距14 cm,行距30 cm,亩栽1.59万穴,每穴2-3苗,亩基本苗3.0-4.5万。
  3.1  精確施肥
  总施氮量在14 kg左右,按基肥、分蘖肥和穗肥50%、30%和20%比例施用。基肥亩施45%复合肥20 kg、磷酸二胺5 kg、尿素10 kg;分蘖肥在栽后5天,结合化除亩施尿素5.0-7.5 kg,1周后亩再施尿素5 kg;穗肥在倒2叶期施亩用尿素5 kg,氯化钾5 kg。开花结实期喷施1-2次叶面肥,叶面肥浓度为尿素0.5%-1.0%,磷酸二氢钾0.2%-0.3%。
  3.2  水分管理
  机插后及时灌浅水(2-3 cm水层)护苗活棵,促进返青成活、扎根立苗;返青分蘖后间歇灌溉,水层2-3 cm,并适时露田,落干后再上水,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拔节长穗期保持10-15天的2-3 cm的浅水层;开花结实期干湿交替,确保青杆黄熟。稻株出穗前后的20-25天内,这一阶段保持浅水层;出穗25天以后,根系逐渐衰老,此时采用间歇灌溉法,养根护叶直至成熟。
  3.3  病虫草综合防治
  插后7-10天结合施肥时拌入“稻田移栽净”等除草剂防除杂草。
  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报,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具体防治如下:7月4日,亩用20%康宽10 mL+黄腐酸40 g+75%三环唑32 g+10%吡虫啉32 g+戊氰.马拉160 mL,防治二代大螟、稻蓟马和叶瘟;7月18日,亩用5%的井冈霉素500 mL+18%杀虫双400 g+25%的吡蚜酮16 g+黄腐酸40 g预防纹枯病和四(2)代稻纵;8月2日,亩用20%的进口爱苗20 mL+20%康宽10 mL+25%噻嗪酮75 g+黄腐酸40 g防治纹枯病、四(2)代稻纵、二代二化螟和稻飞虱;8月18日,亩用75%三环唑32 g+48%毒死蜱100 mL+43%戊唑醇12 mL+25%的吡蚜酮16 g+99%磷酸二氢钾60 g预防稻瘟病、五(3)代稻纵和稻飞虱;8月24日,亩用75%三环唑32 g+20%康宽10 mL+43%戊唑醇12 mL+25%的吡蚜酮16 g+黄腐酸40 g预防稻瘟病、稻曲病、五(3)代稻纵和稻飞虱等后期病虫害。
  4  试验结果
  4.1  秧苗素质
  移栽前测定单株的苗高、叶龄、茎基宽,10株茎鲜重、干重,30株根系数量、体积及干重,见表1。
  随着播量增大,根数量逐渐减少,主要是播量少的,秧苗生长空间大。工厂化机播的秧苗素质比人工手播的高,主要是机播的秧苗比较均匀。
  4.2  栽插质量
  机插后调查漏插率,按每处理3个连续理论31株(30×0.14=5.2 m)行长中的实际栽插株数X1,(漏插率=(31- X1) /31×100),取平均值;每处理选取2个连续50株,调查每株的栽插基本苗,计算2苗和3苗穴数比例,返青活棵时间计算移栽均匀度,详见见表2。
  随着播量增加,机插均匀度增加,漏插率降低。人工播种播种均匀度随着操作手熟练程度提高而增加,与机播的区别不大。
  4.3  叶龄及茎蘖动态
  机插以后定株进行调查叶龄进程及茎蘖动态,每7天调查一次,详见表3。
  各处理在田间生长过程中,生育进程基本一致,播量大机插后的基本苗多,高峰苗高,但后期渐趋于一致。
  4.4  产量及构成
  收割前进行田间理论测产,测定亩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详见表4。
  取秧面积不变,播种量大的,亩基本苗就多,后期的有效穗比播量小的多,以机播播量93.54 g亩有效穗最高;手工播种,亩有效穗规律性不明显。
  5  结论
  综合分析各数据,采用育秧流水线播种秧苗素质好,均匀度高,栽插均匀度高,漏插率低,手工播种受操作人员熟练程度影响比较大;从播量上看,采用每盘70.16 g即落谷密度18000粒/m2,田间病害较轻,田间群体合理,宜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农业生产中加快工厂化育秧模式推广应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9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