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欺凌者角度探讨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由于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的不断渗入,以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和挑战欲强烈、思维活跃奇特,导致校园欺凌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残忍化。校园欺凌除了对被欺凌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摧残外,欺凌者自身也受到了难以愈合的伤害。差别接触理论与当前校园欺凌研究中欺凌者的手段、动机以及对待欺凌行为的态度相契合,文章借助差别接触理论分析校园欺凌中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从而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起到抑制作用。
  关键词:欺凌者;差别接触理论;预防措施
   一、校园欺凌行为给欺凌者带来的危害
   在校园欺凌中,欺凌者作为欺凌的主动方,看似通过欺辱他人获得了满足感,似乎是受益者,但事实上,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欺凌者在欺凌过程中,被扭曲的心灵在经历快感的同时也经受着折磨。并且,处在攻击行为高发阶段的青少年,很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最终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裁。
   (一)对欺凌者价值取向造成危害
   通常而言,校园欺凌中欺凌者在客观条件方面都有一种自我优越感,有的源于家庭因素的优越,有的缘于自身体质体格的优越,有的则是因为“坏孩子”的标签导致老师家长任其所为,即自认为的“无人敢管”而产生的优越感。久而久之,这种高度的自我认同感导致他们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并且产生恶性循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的方式能够使自己获得快乐,使自己的优越感提升,于是不再受制于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为追求所谓的满足而不择手段,并且这种自我满足感极易导致作为未成年人的欺凌者轻视生命、漠视生命的价值。
   (二)对欺凌者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一个人行为的发生总是受人格特质的影响,同时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也决定着其行为的产生。未成年人尚处于情绪形成不稳定阶段,在自我调控能力弱、遇事易激动的情况下,实施欺凌时很容易使事态更加恶化。面对无法弥补的结果,他们自身心灵也在忍受着严厉的道德拷问,经受着无法与人诉说的折磨,这使其心理健康发展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对欺凌者的学业造成危害
   欺凌一旦发生,便是长期反复的,这种经常性的行为会使家长、同学、老师对自己产生刻板印象,贴上“差等生”标签,视其为不可雕的朽木,自此,学业成绩无人问津。在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考核方式的中小学中,在自制能力有限、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在学习成绩听之任之的状态下,欺凌者学业情况的改善遭到了严重阻碍。
   二、差别接触理论与欺凌者行为发生的原因
  相契合
   作为未成年人的欺凌者,他们正处在特殊年龄阶段,好奇、观察和模仿对他们来说是本能性的,也正因此,他们比较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这就表明,青少年行为模式的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们生活的氛围。这正是差别接触理论所体现的核心内容之一。萨瑟兰的差别接触理论从九个方面对犯罪行为进行了归纳,这九个命题与校园欺凌中欺凌者行为发生的原因相契合。
   (一)差别接触理论的概要
   差别接触理论是由埃德温·H·萨瑟兰(Edwin H.Sutherland)于1939年提出的,他认为,犯罪行为是习得的,在与亲密的人际群体中学习得到的,而犯罪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九个部分:犯罪行为是通过学习而得的;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学习发生在亲密的个人群体中;犯罪行为的学习包括犯罪技术、动机、态度、合理化的技巧手段以及内心活动;犯罪动机的取向来源于对法律规范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主观解读;当一个人与其他越轨者接触而产生的有利于违法的定义过多时,他就成了罪犯;不同的接触在接触频率、持续时间、优先级和强度上有所不同,其中“优先级”是指在孩童早期时形成的行为习惯容易在今后一生中得到保持,“强度”没有明确的界限,主要和情绪接触有关,即对那些违法或者守法榜样有关的情感因素;通过与犯罪和反犯罪榜样模式的接触来学习犯罪行为,其过程涉及到所有其他学习中涉及的机制;学习犯罪行为的過程表达了一般的需要和价值观,但由于非犯罪行为表达了相同的需要和价值观,因此犯罪行为不能就此而推脱。
   (二)差别接触理论在校园欺凌行为中的体现
   第一,欺凌的行为并不是通过遗传消极获得的,其行为的发生一部分是受父母消极行为的影响;一部分欺凌者是受网络及社会中暴力文化的影响,可视直观的社会行为符号、青少年直观性形象思维的特点,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学习提供了条件;还有更大一部分欺凌者是通过学习同伴群体中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习得校园欺凌行为。
   第二,欺凌行为的学习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习得的,这种沟通可以是语言状态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状态的。在欺凌行为发生之前,欺凌者通常会事先对施暴地点、时间、对象以及手段进行交流讨论和商定,在这种互动中习得更“完善”的欺凌手段。
   第三,校园欺凌行为的学习主要发生在亲近的人群中,即亲密群体中恶意攻击、殴打、辱骂他人的现象对未成年人欺凌手段的获得起到了更直接、更具体的作用。
   第四,校园欺凌的学习不仅包括手段、方式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施暴的心态、对欺凌行为的文饰以及对待欺凌的态度。直观性的观察让欺凌者学会了新的手段方法。而面对“高地位”的欺凌者获得更多利益,得到更多人的追捧时,欺凌者的动机更加强化,面对残暴行为的心态也更加平和,在以恶比恶的状况下,欺凌行为也变得更加合理化,大家都有足够的理由去倚强凌弱。
   第五,欺凌行为的发生取决于欺凌者如何界定学校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受制于家庭条件影响,学生之间仍存在地位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学生对规章制度理解不一的情况。对于那些欺凌者来说,他们会在自己界定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合理化动机,面对惩罚时,他们会经常解释为维护正义、保护友情、教化他人等。
   第六,欺凌者的小群体大多是同自身一样处于施暴者地位,他们对于规章制度的文饰界定会得到彼此的认同,因此,赞同违规违法的界定会远远超过不赞成违规违法的界定,而这种赞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却是一种鼓励,欺凌者在得到暗示后,便会导致欺凌行为愈演愈烈。    第七,在校园欺凌中,欺凌行为的发生与欺凌者接触消极暴力行为的频率、持久度、接触的优先性以及对法规制度文饰界定的声势强度和情感强度有关。从优先性来看,如果青少年较早接触欺凌行为,那这种消极行为可能会持续终身,最终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从强度来看,如果存在友好关系的同辈群体中有人已经是欺凌者的身份,那么这个人的影响就比普通同学的影响强度大。
   第八,欺凌行为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它包含了正常学习过程的全部机制,即学习该行为的动机、效率以及结果等。因此,对于欺凌者来说,不能仅仅把他们的行为局限于模仿,而应从深层分析他们学习这种行为的内驱力,这样才能使欺凌行为得到有效防治。
   第九,青少年总是希望得到群体成员的关注和认同,这是中小学生正常情感需要和价值的体现。正如那些遵纪守法、成绩优良、品行高尚的学生,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获得同辈及师长的关注和认可。然而,这并不能用来解释校园欺凌行为。因为,欺凌者是通过不道德的、违反校规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需要(因为希望在群体中获得优势地位和统治地位,便通过恐吓、殴打、辱骂等方式使对方妥协),所以并不能以其实施欺凌的原因来解释他们的欺凌行为。
   三、差别接触理论对校园欺凌预防的启示
   根据差别接触理论,未成年人的校园欺凌行为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的,既然是在特定条件下习得的,那么通过对这些条件进行转变,未成年人行为的规范以及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就成为可能。这也为校园欺凌的防治提供了新视角。
   (一)校外环境的优化
   1.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
   社会文化环境对欺凌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校园周边环境以及网络媒体环境。优化社会环境需要加强对建立健全的保护青少年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而这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政府要协助学校肃清学校周边环境。首先,需要提高学校周边文化市场质量,可以通过硬件设施为学校良好环境的建设提供外围辅助,提高未成年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修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其次,对于学校周边环境建设的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落实进行不定期审查,并且加强监管和防范,为创建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提供制度支持,为学生的在校成长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场所。
   社会不良文化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缩短了与青少年的距离,间接地为青少年欺凌行为的习得提供了途径。净化网络环境,首先,政府要积极正确引导网络传媒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以及公益心,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以及低俗文化扩散的危害性。其次,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有效监管,提高对网络传播过程的全程监控,避免不良文化对青少年人群的渗入。最后,利用技术手段,对于不适宜未成年人访问、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站增加访问权限,进行积极过滤,并且及时监控和筛选,对于不良文化的入侵进行快速处理。
   2.家庭氛围的优化
   积极的角色模型对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行为示范是孩子行为习得的重要来源,家长的不良行为直接影响着校园欺凌行为的产生。因此,家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从抵制家长消极行为做起。家长要以身作则,在矛盾和冲突面前,尽可能和平沟通,合理解决,不以暴力、辱骂等方式攻击对方,对人对事,做到言行一致,尊重彼此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在孩子面前贬低甚至蔑视对方,树立家长双方的威信,避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性别歧视、地位歧视等不平等的观念,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遵守承诺,为孩子高尚道德品行的建立树立一个榜样。
   其次,在家庭发生危机时,父母的压力状态会对未成年人的行为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并且父母在巨大压力状态下的挫折感也会影响到孩子,对于尚未具备承受压力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会把这种挫折感进行转移,成为欺凌行为发生的潜在原因。因此,家长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和睦融洽的生活环境,不仅要培养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更要改变自己应对压力的心态。
   除此之外,社区作为居民共同行为规范的管理机构,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固定咨询和交流平台。通过社区力量向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定期培训,即社区工作人员通过邀请专业人员对未成年人家长提供有关欺凌知识的专业培训,帮助家长营建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正确教育。而对于那些问题顽固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家庭,社区可以为他们建立档案,定期进行交流访谈。
   最后,对于有困难的家庭,社会各界组织应该为其提供积极帮助,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的内部环境,最大程度降低家庭内部不良环境带给青少年的消极接触。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不具备养育未成年人、内部环境极其恶劣的家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采取强制措施或者福利制度,减少家庭内部消极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
   (二)校内辨别力的提高
   1.教师专业性的提高
   未经专业培训的教师可能不会准确察觉到欺凌行为的发生,难以准确辨认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通过专业团队培训,提高其专业性,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对欺凌行为以及班级内等级分化的察觉,还可以在欺凌行为发生时为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需要對师生关系的建立进行专业培训,良好的支持型的师生关系对欺凌行为的发生起到了缓冲作用,正如家庭和同伴的支持一样,教师的积极支持有助于降低校园欺凌发生率。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欺凌者与教师的关系比较紧张,但如果通过与欺凌者进行积极情感交流,对欺凌者的欺凌动机表示理解,就可拉进与欺凌者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对欺凌者的教育做好情感铺垫。
   其次,需要对道德课堂的组织进行专业培训,通过专业的道德课堂完善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日本,“道德课堂”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欺凌行为的发生。我国中小学教师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通过设置模拟场景,帮助学生感知生活,使其具备同理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欺凌行为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不做欺凌者,更要拒绝做旁观者。还可以在道德课堂中创建供学生宣泄交流的空间,教师利用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有效帮助。在道德课堂中,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对道德的理解,强调、发展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尊重、平等而友爱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的积极行为,借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英雄”“勇敢”“仗义”等词汇的含义,抵制违背道德的行为。    2.学生辨识度的提高
   根据差别接触理论,防治校园欺凌最重要的是通过减少与不良行为的接触而降低欺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除了依靠“榜样示范”减少和外力教育的作用外,未成年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择友标准,远离不良同伴对自己的影响。在发现同伴之间出现矛盾分歧时,利用所学知识为他们提供积极健康的心理支持,亦或向老师寻求帮助,拒绝做欺凌者的“帮扶者”。
   其次,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约束自身行为,提高危机应对能力,认识到欺凌行为对自己产生的危害以及对别人产生的伤害。遇到冲突时采取积极方法解决,而非消极的暴力行为。产生不良情绪时敢于同老师、家长积极交流,以获得帮助,使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最后,还要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有关道德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活动,学会自我保护的同时提高对道德品质的理解,更要自觉抵制消极行为,面对欺凌行为做到拒绝参与。
  参考文献:
  [1]苑璞,张宇琪.校园教师体罚与欺凌对学生伤害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33-35.
  [2]Rachel Levin,Jonathan Richardson,Gary Warner,Kent Kerley.Explaining cybercrime through the Lens of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Hadidi44- 2.php PayPal case study[A].2012 eCrime Researchers Summit[C].Las Croabas: IEEE,2012.
  [3]Deborah Fry,Xiangming Fang,Stuart Elliott,et al.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iolence in childhood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A glob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Child Abuse and Neglect,2017,(6):1-23.
  [4]Wesley Church,Jeremiah Jaggers,Julie Hopkins.Neighborhood, poverty,and negative behavior: An examination of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theory[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12,(5):1035-1041.
  [5]張爽.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治理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11):56-58.
  编辑∕宋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2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