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工程认证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对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针对性的进行了考核方式改革探索,建立了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系统。这种新型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更侧重于过程考核,方式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也使得使课程考核方式更加实用。
  关键词 工程认证 考核体系 纺织科学与工程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自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之后,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全面展开,通过认证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学位将得到《华盛顿协议》其他组织成员的认可,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我国工程专业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将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待遇,对我国工程技术领域人才培养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此外工程认证还推动工程教育与企业界间的联系,加强工程教育人才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理念是所谓成果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它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产出为导向,这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的最重要的基本教育理念。OBE重视有效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果以及了解学生已经取得的学习成果,因此可以说工程教育认证的教育理念是与课程考核体系紧密联系的。
  而在教育评价机制中,考试与考核制度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量化,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准的客观评价。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课程模式类型的区别和知识表述方式的不同,传统考试形式无法很好地承载它的使命。因此,为适应工程认证要求,考核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现状
  纺织科学与工程是我校的重要本科專业,也是率先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之一。纺织专业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科专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国际认证直接关系到我国纺织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该专业包含十几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考核方式主要采用期末考试为主、考勤为辅的传统考核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较大比例,通常采用闭卷考试,以较为标准化的试题对该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考核。这种考试方式的缺点包括:
  (1)考核时间过于集中,与其它课程类似,期末考试时间高度集中在课程结束后的几周内。受限于课程内容量较大且平时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其他形式的考核,最终学生往往只能依靠最后这段时间的突击来应付考试,期末考核成绩也不能科学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2)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3)考核体系形式单一,考查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很难反映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也就无法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学生提出的知识能力、实践技能、创新意识、职业素质、沟通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的毕业要求。
  上述现象的后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毕业时知识和能力水平不高,就业困难,这显然与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型”教育理念和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工程认证标准也要求课程考核应对该课程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现有考核体系在这方面也存在较大欠缺,达成度评价停留在笔记手算的低层次阶段,评价效率、效果均不够理想。
  2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建设
  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是否能良性发展决定了该专业是否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满足行业、社会对纺织类人才的需求,它是所有织造领域教育工作者所必需立即面对的重要课题。其中,课程考核体系建设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鉴于目前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现状,作者拟在多年教学积累的基础上,对现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进行分析,进而从过程考核、考核形式、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环境关系、团队沟通等工程认证理念要求角度进行课程考核新体系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工程认证的网络化考核系统开发与实践应用研究。具体举措如下:
  2.1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考核方式构成研究
  课程考核是了解学生取得学习成果,以及有效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果的必要方式,因此,在课程改革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各项改革措施,把课程考核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中,培养目标不再是传统毕业时的要求,而是学生毕业五年时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再依此制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等等。比如毕业要求要加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这要有相应的课程来保证,具体内容要由教师通过教学环节来实施,最后落实到考核环节。
  因此,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考核方式需改变单一的笔试和考勤评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构建涵盖课堂发言讨论、实训、实验、课后作业、专题讨论等教学过程的全面考核体系,结合期末考试最后给出综合成绩。本项目将对课程考核体系的具体构成要素、考核量化方法、成绩评定方法等问题进行研究。
  2.2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建设
  基于上述认识,作者认为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建设不仅仅针对与考核考试这一环节,而应覆盖教学全部过程,在课堂上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考,在教学全过程中采取启发式教学。例如,作者首先改进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设计开发“填充型”教学课件,摒弃海量文本、公式等内容,而是只以图形图像、提纲要点等为主,并以“留白”的方式提前在学校共享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师会将这些“留白”以问题的方式形成“入门测”,并提供指导,让学生在听课前通过阅读教材、查阅相关文献对“留白”加以填充,回答“入门测”并给出成绩。同时在课堂上,会就以预习内容加入大量的更深入的提问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申,使学生掌握全部的知识点,最后在课程结束对主要的知识点加以提炼,并以“出门测”形式加以巩固。每学习一段时间,会按照课程内容,按章节分阶段的以阶段练习、小报告、小论文或命题综述形式对这一阶段内容加以考核,即“阶段考试”。   作者认为,以这种“留白”式学习,“入门测”、“出门测”和“阶段考试”方式连同最后的期末考试一起考核学生,并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会比传统教学考试方式更有利于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融会贯通、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而不是以往头脑空空的来到教室,一脸茫然地离开教室。
  2.3紡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系统开发
  上述的教学考试体系,由于加入的大量的练习、测试和报告等形式的阶段性考核,必将大大增加教学工作量。传统的纸质方式考核方式,不仅造成浪费,也增加了很多打印、收集整理的工作,同时汇总成绩也会非常麻烦。因此相应的必须对开发新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系统。我校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已经使用多年,有比较成熟的运行体系,目前已经有不少课程上网,可以做到共享教学。作者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以机试为主、分阶段多重累加式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系统,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包含知识预习、课后练习、课后作业、问题讨论、知识拓展、生产案例等内容的课程互动系统;建立包含课程题库、机试系统、成绩评定、工程教育认证指标点达成度评价等内容的考核系统。以此系统为平台,支撑前述的教学和考核活动,该系统可以自手机操作,并有评分功能,可以方便的帮助教师通过考核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总结
  科学的考核是根据课程特点的针对性考核,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和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的建设,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毕业时的综合能力与知识水平,对于推进专业课程深入的教学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2-03)。
  参考文献
  [1] 梁利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促进下的“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考核探索[J].高教学刊,2019,18(03):189-191.
  [2] 耿俊浩,田锡天,马炳和.工业界视角下面向专业认证的工程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2):136-141.
  [3] 殷国强,何承源.高校考试模式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5,21(04):26-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6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