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本科生课程优化新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为切入点,针对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存在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培养模式单一等缺陷,通过教学体系的细致分析,在课程优化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培养高质量、全方位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新工科  本科教育  土木工程  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a)-0220-02
  伴随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加之“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开展,国内外合作教学模式普遍开展[1],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引进国外优质生源,更能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量工程建设项目迅速崛起,需要大批土木工程人才,且当前随着国家地位的不断上升,海外项目也逐年递增,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限制了其发展,就如何培养面向世界的专业工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2]。国际化基建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环境的滋养,大学本科生国际视野的形成需要不断改进当前高校的教学模式,使其本科生教育实现与国外教育精准对接,培养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人才。
  1  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新工科”的发展,要求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相较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但在当前教育全球化转型期间,可能存在对本科教育不能清楚定位的现象,会导致本科教育失去其本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及特色,且不符合我国设置本科学位的初衷。为提高省属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质量,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我校“道路特色”团队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完善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体系,真正将“课堂革命”向纵深推进。经过调查陕西同类院校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发现其课程体系设置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充分认清其目前发展现状,提出优化方案。
  1.1 课程体系不完善
  基建行业一直是国之本,随着“新工科”如火如荼的开展,人才优化培养方案不断被提出,其中课程体系改革是最重要的核心内容,结合当前高校土木工程课程体系的需求,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开展相应教学工作,才能实现与社会无缝对接的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本科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是一种学生自主参与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活动[3],在国内高校教育中,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当前本科教育的薄弱环节。实践作为沟通课堂与工程的桥梁,是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晋升的必要环节,必要的现场实践能力在本科教育必须进行培养。国外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与课堂教学、毕业设计基本相同,国内则侧重点在理论教学。
  1.2 培养模式单一
  当前,高校普遍存以传统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从而导致国际化专业工程人才的缺失与就业面窄的现象。随着教育全球化理念的普及,各高校以其特色专业为基础,结合或借鉴合作办学经验,培养面向国际的工程专业人士,完善其培养模式以适应“教育全球化”浪潮。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内容更新尤为重要,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由于课程内容陈旧,导致学校教育存在缺陷不在少数[4]。传统土木工程专业课与教学已经形成一定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也相对固化,这将导致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不符合社会需求[5]。随着“一带一路”的影响,本科毕业生课程设置模式应面向世界,借鉴国内外优秀办学案例,以高水准严格要求,全面提升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
  2  优化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其主要思路是:在新工科大环境下,将“教育全球化”作为教育理念,汲取有效教育方式,以课程优化为手段,强化课程质量,针对不同的研究生培养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以打造高质量尖兵。
  2.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新工科建设”已经提上日程,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依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科研究特色和背景,同时结合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直接引入高水平院校的建筑与土木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是不可行的[6]。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实践应用类课程应作为核心课程,专业理论课为辅,结合院校师资力量,适当补充相关其他专业课程,开拓本科生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实践能力。同时,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可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教学平台,进行科学合理的导学课程,并通过评教系统让学生对课堂进行评教,根据评教的结果调整课程课时计划等,以确保老師与学生之间的精准对接。
  建设高质量建工课程体系应以本院系特色为基础,且应根据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等要素综合制定。同时,我校秉持“课中学,学中用”的理念,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思想,结合教师科研方向进行“新工科”改革与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 课程内容调整
  课程作为运载知识的媒介,课程内容的单一化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将实现学生与知识的精准衔接。就课程内容来说应选择最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
  以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为例,首先要具有专业前沿性,课程内容紧跟工程实践的发展,及时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将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带到课堂中与学生展开讨论,这样培养的学生在将来工作时遇到问题能够得心应手。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在保持一定的基础理论上注重专业实践性。通过专业实践,可体现出先进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做到学术性与职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培养。最后,增加案例分析课程,工程实践中最新的案例分析可使学生时刻清楚研究方向与目的[5]。
  3  结语
  “新工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探索着,是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文基于对高校本科生课程体系现状的了解,分析了一些普遍存在问题,通过参考合作办学管理经验,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多方面、高质量本科提出课程优化的思路,不断提高本科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能力与创新能力,明确了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本科学位培养的内涵与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海滨,朱彬,申艳军,等.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和管理策略探讨——以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1):19-23.
  [2] 高中松,唐纯翼.西部地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吉首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168-169.
  [3] 郑伟南.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OL].教育现代化,2019(85):1-4[2019-12-10].https://doi.org/10.16541/j.cnki.2095-8420. 2019. 85.010.
  [4] 戴延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415.
  [5] 岳建伟,孔庆梅,顾丽华.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17):4-6.
  [6] 谢汝乐.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土木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6 (45):157-1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8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