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德育,不仅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的需要。这会让德育在课堂上取得更好的融入与渗透效果,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原理,并对理论知识形成全面而立体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5-624X(2020)06-0090-02
  引 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包含很多与德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素材和资源,有效地组织与构建课堂,并通过列举大量相关实例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此外,德育渗透也有助于学生认知体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建立。这些都是课程教学的内在目标,也能够让学生从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有更多学习收获。
  一、利用网络资源,渗透德育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可以找寻不同的教学切入点,让学生受到有效的学习启发。很多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的说教意味过强,课堂上教师讲到的内容偏向于理论。这些都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要调整教学模式,并转换教学实施方法和策略。一个很好的模式就是引入更多生动直观的教学案例,尤其是广泛利用各种网络化媒介和网络资源。这会让学生看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题材,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也会随之提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能够让课堂更具活力,还可以更加清晰地阐释很多知识点,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学习印象[1]。
  教师要善于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并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网络化资源。例如,在给学生讲到“走近法治天地”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让学生观看一些法律方面的报道或者节目,如《焦点访谈》或《今日说法》,或者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浏览时下一些比较新的法律案例,结合已学知识,对这些案例进行独立的分析。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可以将更多新鲜元素注入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对课本中的很多理论知识进行更加清晰的解读。这样的教学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原本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2]。
  二、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一些轻松有趣的实践探究活动,能使课堂学习的氛围更加轻松愉快,是提升学生教学参与度的有效方法。不仅如此,学生充分融入整体的学习氛围时,会对很多知识点有自己的思考与解读,能够更为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一些积极正面的价值。教师以这样的方式渗透德育,会让传递的信息更好地被学生理解与接纳,能够避免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抵触心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德育时,教师一定要找准方法,并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加轻松有效地开展,学生会更好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价值观,德育的渗透效果也会更为理想[3]。
  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合理设计实践活动课的展开形式,这样才能为德育找到更大的实施空间。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为正方,一组为反方,然后让学生通过辩论赛来讨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在辩论中,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网络对我们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再如,在教学“关爱他人”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开展帮扶活动,通过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关爱老年人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美好品质。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原有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真正在生活中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加以体验和实践。这才是更值得倡导的课程教学方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三、借助情境创设,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德育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来让课程教学更好地展开与推进,这也会让德育有更好的渗透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或者主题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透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快速引入相应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首先要从具体的知识内容出发,紧密结合教学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情境。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导向,列举一些能够充分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范例,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投入学习中,也能更好地发挥情境创设的教学辅助效果,德育也会有更大的渗透空间。教师还可以结合情境和学生展开相应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析。这些都会为知识教学带来明显的推动效果,也能够更好地渗透德育[4]。
  例如,“我们的情感世界”主要讲的是情感和情绪之间的差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就相关知识点展开分析解读。例如,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播放视频:天安门的升国旗仪式。随后,教师可引入另一个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两名学生,其中A把B的水杯打碎了,但是因为A没有道歉导致B很生气。看完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看完两个不同场景后自己的感受,并通过回顾观看的视频和直接的角色扮演来感知情感和情绪之间的差别。很多学生都能够慢慢体会到二者之间的差异,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学习感受。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更好地看待自己的感情和情绪。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轻松、直观,学生也能更快地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
  結 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与构建。教师首先要从课本内容出发,基于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这是德育渗透的基础。其次,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入一些课外的延伸资料和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同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展开德育教育。最后,教师要多组织一些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让课程教学的综合目标良好达成、德育在教学中得到良好渗透的方法。
  [参考文献]
  高敬惠.也谈德育的渗透教育[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61.
  何石明.如何提高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功效——“经济爱国”思想的无痕化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02):19-20.
  赵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初探[J].高考,2017(21):189-190.
  徐嘉婕.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德育有效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7(16):16.
  作者简介:陈莉娟(1989.7—),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政治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9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