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德育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作为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其意义在于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向学生正确传达相关道德法律意识,以此来提升学生自身的个人素养与道德水平。对于学生的个人培养以及未来发展有着十分正面与积极的作用。因此,关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建设工作需要得到有效开展,并能够解决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从目前初中道德与法律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有效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德育建设 思想教育
  引言
  初中生的自我培养不仅仅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更需要的是加强其德育方面的建设。因此在学生科学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身体素质,思想意识等方面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得学生对于现代道德与法的观念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加丰富与完善,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拥有更加理想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强初中生与法治中的德育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德育建设的现状
  1.未能与时代共同进步
  初中教育阶段,有关法律与道德常识的内容已经归纳到了《道德与法治》这本书中,因此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建设,学生只有通过这本书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与这类知识的基础接触。但由于升学压力,学生往往对于本书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教师来说,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设大多流于形势,并未真正让学生参与到道德与法律的德育建设工作来,因此从表面上来说。存在两方面的原因阻碍了德育建设的进行。第一,学生主观上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自我建设对于人生后来发展的重要性。第二,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到位,无法将本课的真正理念传达给学生[1]。另外,从根源上来说,原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无法与时代共同进步。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进而导致了校园法治氛围不够浓厚,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等不良后果。这不仅仅影响了学校的课程教学效果与目标,同时也不利于实施德育教育。
  2.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在新课改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中规定了学生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接受者,教师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者。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发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法律行为后果以及道德行为后果的思考,提升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进而有助于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当时当前条件下,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严重影响,教师与学生一味重视对于学习成绩的要求,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有效提高应试成绩的计划上。这在短期内对于学生是有利的,但是从个人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是具有严重错误性的。不仅仅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违背了新课改后的相关文件要求[2]。
  3.建设形势过于单一
  由于过去的教育形式形式主义极为严重,因此学生对于思想教育类课程也处于疏忽大意的状态。对于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说,要想通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运用简单的讲解模式是远远不够将观念深入人心,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目前的课程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受到限制,缺乏完整的体系,因此学生只能够机械化地背诵教师传授的知识,对其的理解与记忆程度还不够深入,因此也就无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也就无法体现教学的意义了。
  二、初中道德与法律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
  1.重视情感导向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开导者。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这梦课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情感引导的方法来加强观念的渗透,以此来加强教育效果。教师要做到,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創新,以积极正面的形象面对学生。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教师树立榜样的作用[3]。另外,还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之间的课堂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高效课堂的打造,注重活跃气氛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收信息。强化学生的积极性与认知能力,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中的德育建设的预期教学目标。
  2.真实情景的创设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只要在积极学习知识,主动接受信息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其中也不乏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工作。但是这也只是其中一项辅助而已。情景教学中,学生在一般情况下会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产生主观的看法,首先无论看法是否正确,思考的过程很重要。而这也正是情景教学的特点之一,而正确的方向则是需要教师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的。创设真实的情景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注重生活的各种细节,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4]。
  3.贴近实际生活
  道德与法治是从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只有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道德的标杆,什么是法律的底线。只有让学生从生活大小事中来,回到道德与法治的标准上去,才能让学生真正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结语
  总之,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质培养时应当得到重视的,明确培养人才的目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以提高,是教师应当肩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潘弘.基于道德与法治中的小学德育问题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上),2017(7):218-218.
  [2]徐嘉婕.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德育有效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7(16):16-16.
  [3]许诚全.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时代教育,2017(8):157-157.
  [4]李志云.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学周刊,2018,No.373(25):55-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