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唐法照净土信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魏魏

  摘要:法照是中唐时期的著名高僧,被尊称为中国净土宗四祖,现存著作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等,他将礼拜、忏悔、念佛、诵经与诵赞结合起来,创立了“五会念佛”净土宗修行法门。法照的净土信仰来源于净土宗祖师思想、文殊菩萨,他继承庐山慧远和慧日禅净并重的传统,融汇诸家思想,提出五会念佛法门。这种法门在宫廷与民间广泛流传,日本的圆仁将其弘传于日本。法照对净土宗的发展贡献很大,被唐代宗封为国师。
  关键词:法照;弥陀信仰;五会念佛
  中图分类号:B9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5-0142-03
  法照为中国净土宗第四祖。他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出生于陕西洋州兴势县(今陕西省洋县),约于唐乾元二年(759年)拜积庆寺住持为师出家,时年12岁。永泰元年(765年),法照登南岳衡山拜师承远。大历四年(769年),他在衡州湖东寺起“五会念佛”道场。大历五年(770年)四月五日,法照赴五台山,在竹林寺亲见文殊、普贤二菩萨,叩问修行法要,并在五台山建竹林寺。法照弘扬净土法门信心愈发坚定,随后在并州等地继续弘传五会念佛法门。长庆元年(821年)法照圆寂,唐穆宗敕谥“大悟禅师”。法照创立的五会念佛法门对净土宗发展影响很大,但他的著作在我国遗失已久,宋《高僧传》等史料记载的法照相当长时间内不知为何许人,随着与法照相关的敦煌文书的出土与公开,我们得以对法照的生平与思想进行研究。
  一、法照净土信仰的来源
  (一)法照净土信仰来源于净土宗祖师思想
  净土宗为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是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祖庭为江西庐山东林寺和陕西西安香积寺。自东晋创立后流传于中、日、韩、越等地,至今不衰。从祖师对净土思想内容理解及修行方式的差异,净土宗分为慧远系、善导系和慧日系。
  法照继承了道绰、善导之末法凡夫称名念佛往生净土的思想,提出了五会念佛法门,把称名念佛推向另一个高峰,同时他又继承了廬山慧远和慧日的禅净并重的思想,为禅净双修的实践奠定了基础。慧日主张禅净双修,承远又是资州处寂禅门之后,法照继承了“禅净一致”的思想。这种思想表现在五会念佛行仪中,如《六根赞》之“无来无去是真宗。……诸佛在心头,迷人向外求,内怀无价宝,不识一生休”。《观行仪》卷下《净土法身赞》的“人今专念佛,念者入深禅……念即知无念,无念是真如,若了此中意,名为法性珠。净土在心头,愚人向外求,心中有宝镜,不识一生休。诸佛在心头,汝自不能求。”。法照将净土和禅宗之相与无相、念与无念、往生与无生等对立的观念统合在一起,主张念佛至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之境界即是真如,这就是法照所说“念佛三昧是真无上深妙禅门”的奥义,认为念佛念到三昧境界时,当下便离一切分别执着,亦无生死取舍,同于禅门所言之真如。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将指方立相的净土观归于众生当下之一念清净心,与禅宗之“唯心净土”“即心即佛”等类似。
  一般“唯心净土”和“弥陀净土”是完全相反的认知理论,前者以心性之外别无净土,后者坚持有个彼岸可往的净土。法照是如何解释这种矛盾?若以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所立之净土而言,自道绰、善导以来,净土宗一直认为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是报身佛、报土,是实有的净土。唯心净土之即心即佛,离心别无佛,指的是自性佛,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之净土,是属于法性土。即心即佛,主要是从理论上而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是自性弥陀。法照的净土思想认为:唯心净土所指之即心即佛、自性弥陀只是一种理即佛,是依真谛而言。弥陀净土是以俗谛为出发点,真不碍俗,弥陀净土不违唯心之理。在本体上,两种净土是相同的,不可因理废事,若不肯修行,终是空谈。《略法事仪》云:“普劝现在及以未来道俗,广作五会真声念佛三昧,理事双修,相无相念,即与中道实相正观相应。”法照从理事双修的角度,来调和禅门和净土宗的对立思想。
  法照的念佛法门并不单纯地停留在口头的念佛,还包括心念的层面。他在《净土法身赞》中说:“净土在心头,愚人向外求,心中有宝镜,不识一生休。诸佛在心头,汝自不能求,慎勿令虚过,急手早勤求。宝镜人皆有,愚人不解磨……意珠恒莹彻,自性本圆明,悟理知真趣,念佛即无生。”法照认为人的真心中本然具足净土,愚昧之人却不能识别,认为在此真心之外别有净土。诸佛本不在人的身外,而是潜藏于人的真心之中,人如果不能识别他们,却向外去求佛,那就是南辕北辙。如何将坐禅和念佛二种修行法门结合在一起,法照说:“人今专念佛,念者入深禅……念即知无念,无念是真如。”他因此提出了“念佛禅”的修行法门,主张通过专心念佛而渐次进入禅定的境界,达到口中虽念,而心中无念,即口中虽然不停的念佛,心中却清净空明、没有一丝杂念生起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真如法性的状态,即是念佛三昧。
  (二)法照净土信仰来源于文殊菩萨
  在五台山遇文殊菩萨显圣,是法照人生的转折点,《宋高僧传》《广清凉传》《佛祖统纪》等佛教史籍都着力记述其在五台山的事迹。如《宋高僧传》记载有:法照初至佛光寺之夜,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在光的引导下进入竹林寺,得见文殊,被大圣教导“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并被大圣授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法照在五台山感应文殊菩萨示现,并且获得文殊菩萨印可其念佛法门,便在五台山、太原、长安一带开始他的弘教之行。通过弘扬“五会念佛”法门,使法照获得人间的成就,比如修建五台山竹林寺,成为国师等,这些成就都离不开法照与文殊菩萨的感应事迹。法照正是通过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此土性”和“社会普遍性”作为传播的中介,将他的感应和“五会念佛”的“彼土性”和“个体性”,转化成“此土性”和“社会普遍性”,从而走上弘传净土宗道路,获得尊为国师的现实社会价值。
  般若为文殊菩萨的重要思想,法照在《净土五会念佛略法师仪赞》上引般若赞文:“昔有菩萨安心坐,照见五蕴悉皆空,空无相中无价宝,般若性海绝难思。”   念佛不离般若。《大智度论》卷一云:“有菩萨修念佛三昧,佛为彼等欲令于此三昧得增益故,说般若波罗蜜经。”即是说,若菩萨欲增益念佛三昧,应修学般若波罗蜜,而且从念佛的次第来看,首先是色身念佛,其次是法身念佛,最后是实相念佛,而实相念佛即是念般若波罗蜜。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实相念佛即念般若波罗蜜。另一方面,实相念佛必定要以般若为指导。菩萨修习念佛,以般若波罗蜜方便力的缘故,了知诸法都是缘生缘灭,并无自性,以这种般若正见为指导不会堕入颠倒之中。
  般若不离念佛。《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亦指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念佛,是为一菩萨初发意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念佛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般若波罗蜜甚深,需长时间修习,若远离诸佛的话,则易坏诸善根,没于生死烦恼之中。若修习念佛三昧,则可世世值佛,虽长时修习般若波罗蜜,但因蒙佛加被,不会退堕;二是修习念佛三昧可以由定引发般若智慧。法照遇到文殊菩萨时所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二、法照弘扬净土信仰的法门一一五会念佛
  念佛的方法有四种,即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称名念佛。唐代善导把称名念佛作为净土修行的最主要方法,法照继承了这一点。法照还继承庐山慧远和慧日禅净并重的传统,融汇诸家思想,提出五会念佛法门。
  净土宗是以信心为前提,如《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对极乐世界的信仰应当具足六信:首先,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其次,信娑婆世界是苦,极乐是乐,安养可归,炽然欣厌;再者,信阿弥陀佛愿力、信释迦牟尼佛教语、信六方诸佛赞叹。此中所说种种信虽然实不出后来的蒲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等六种信,但这六信在法照的作品中已经隐含。
  法照为了能令凡夫对往生极乐世界生起信心,在《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中便实行诵经与唱赞文。法照通过诵《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来增强参加法会者的信心。法照继承了善导凡夫能往生净土思想,这在著述中到处可见,如《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中说:“弥陀本愿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一切众生皆度脱,称名即得罪消除。……凡夫若得到西方,矿劫尘沙罪灭亡,具六神通得自在,永除老病离无常。”法照从弥陀本愿出发,勸导凡夫往生弥陀净土,他在《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中引用许多经典来证明凡夫念佛能往生,他说:“今时像末已后,浊恶世中,五苦众生罪根深者,唯念佛力,即能除得罪根,必离忧恼,生死永断。若不念佛,何以得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末法时期,众生罪根深重,善根很薄,只有念佛才能了脱生死。净土法门具足信心之后,还应当具足愿心。修净业者,具足信心之后,应当发正愿求生极乐世界。法照用赞文赞叹净土的依正庄严及此土的秽恶,其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内容。如《宝鸟赞》《净土乐赞》《极乐庄严赞》《极乐连珠赞》《四十八愿赞》《西方极乐赞》《净土五字赞》等是赞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的赞文,而《无量寿佛赞》《观世音赞》《大势至赞》则是说明六道生死的痛苦,而劝说求生净土。随着赞文的唱诵,激发与会者的信心与愿心,而五会念佛法门则是属于“行”。
  法照的作品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和《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在大历九年(774年)冬撰于太原龙兴寺,原为三卷,分为十门,详细叙述五会念佛仪规。《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是其后在长安章敬寺净土院所撰,分为本、末两卷,供举行较小规模法事使用。法照在《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中解释五会念佛之义说,“五”是会之数,“会”是集,以五种音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第一会时、以平声人念;第二会时、以极妙声演清音;第三会时、盘旋如奏乐;第四会时、用力吟;第五会时、高声速念”。
  五会念佛法门继承的善导净土思想。在五会念佛仪轨中采用了善导很多偈子。五会念佛仪轨诸多偈赞中,标示善导作品的有《观行仪》的《西方礼赞文》和《西方赞>另外,标示慈愍作品的《般舟赞》中,“般舟三昧乐”“愿往生”“无量乐”等重复句子的和声也出自于善导《法事赞》《般舟赞》所用的和声。再者,五会念佛仪轨之座主和副座的配置与职责,亦类似于善导《法事赞》之高座和下座,两部行仪之内容皆是以诵经和唱赞的组合为主。两者的区别在于《法事赞》诵经的方式是将经文分成若干小段,每段经文中掺杂偈赞的唱诵,唱法是高座和下座、大众接唱;而《观行仪》的经文是一次诵完再开始歌赞的部分,唱赞是坐与坐轮番接唱一句、两句至四句赞文。另一个不同点是,《法事赞》没有念佛的成分,而五会念佛行仪是把以音乐的方式念佛,作为偈赞问的枢纽,音声念佛是五会法会中的相当重要的一环。这是法照的创新之处。
  五会念佛法门源于法照在南岳弥陀台修般舟三昧,定中感到阿弥陀佛传的五会念佛法门。此事迹记录在《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五会念佛是法照在三昧中阿弥陀佛所亲授的念佛法门,而且是根据极乐世界的水鸟树林所唱和而发出的音声,如《净土五会赞》中说到微风五会声、弥陀五会声、空中开梵响、五会长劫常、花开五会声、水声含五会。法照创作、编集的赞文主要记录在《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和《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书中。广本收赞文48种,略本收赞文40种。《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分十方面详述行法事必念诵经文等等,称为广本。法照在广本卷下尾部中交代了此书撰写的时间和地点:“时大历九年冬初十月,于北京龙兴寺,再述净土念诵观门。”可知广本是法照大历九年(774年)撰于太原龙兴寺。它成为法照弘法的有力工具,也成为创立五会念佛法门的重要标志。《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除在五会赞后有针对五会念佛的问答解释外,只有赞文和简略的五会念佛仪则,无叙述行法事和《佛说阿弥陀经》经文,故称作略本。
  三、法照净土信仰的影响
  法照为中国净土宗第四祖。他将礼拜、忏悔、念佛、诵经和诵赞相结合,创立了五会念佛法门,将净土宗的法事赞仪轨推向愈加丰富、完善的阶段。
  法照在太原弘传五会念佛法门长达17年,弘法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在太原和长安的弘法活动,五会念佛法门得到广泛传播,甚至引起了唐王朝最高统治者赞誉,法照被代宗封为国师。法照创立了五会念佛法门,特别是《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减少了五会念佛复杂的偈赞唱诵,简化念佛法会的行文,突出称名念佛的特色,使得念佛法门能普及到各阶层人民群众。法照创建的五台山竹林寺,不仅规模宏大、庄严绮丽,而且仪轨尽善、声誉隆盛。因此,在半个世纪以后,吸引了当时人唐求法的日本高僧圆仁,他在唐代开成五年到五台山学习五会念佛法门,将其带回比叡山,弘传于日本。在五台山竹林寺矗立着1942年日本僧人上阪泰山为圆仁慈觉立的纪念碑,它已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
  法照一生对中国净土宗的发展贡献很大。他因文殊菩萨的感化往来于五台山、长安、太原之间,致力弘扬五会念佛法门,从而使上至宫廷贵族下至一般庶民百姓广行念佛法门,后世有人因此尊法照为净土宗第四祖。
  作者简介:张魏魏(1983-),男,汉族,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佛教哲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1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