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兰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发生巨大转变,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提出更高的新要求。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在当前新教育理念下已经不再适用,并且满足不了新课程教学标准与需求,对此高中英语教师需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中获得显著成效,并能有效解决上述情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文章重點对高中英语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有效运用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123-01
  传统应试教育下,教师注重学生分数、升学率的提升,以至于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逐渐开始惧怕英语学习。对此,高中英语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改善这一现状,师生互动、交流更加密切,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提高,英语学习兴趣高涨。
  一、制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因素
  1.教师作为课堂主体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占据课堂主体地位,以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长期如此学生渐渐成为学习机器。加之教师本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课堂上自己的话语就是威严的,学生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厌烦抵制情绪,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越来越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越来越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死板[1]。
  2.教学方式不恰当
  互动教学模式无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无法有效实施主要因为教师教学方法过于滞后。加之满堂彩、一言堂等教学方式已经在教师教学理念中根深蒂固,教师实际教学中只能采取这些教学方法,学生学习需求无法被满足,长时间下处于封闭式教学状态,学生逐渐厌烦英语学习,课堂主要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单词记忆、语法训练展开,忽视英语教学本质,学生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严重阻碍高中英语教学发展,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降低。
  二、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小组互动学习
  作为被普遍运用于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小组探究学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英语教师可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充分应用小组互动学习,为学生互动、交流提供更多机会与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2]。
  如在“Cultural relice”教学中讲解“designed、selected、exploded、debate…”等重点单词时,教师就可运用小组互动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分成实力相当若干小组,将课堂主体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在组内互动与讨论中逐渐掌握单词的词性、具体意思以及运用方法,学生交流沟通机会增加,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自主进行探究互动学习。
  2.推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高中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性教师通常会忽略学生主体地位,采用满堂灌教学方法灌输该课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课堂趣味性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低。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不愿与教师交流,对此,教师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留足时间、空间自主思考,鼓励学生与自己多交流,增进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英语教学课堂。
  如完成“Healthy eating”教学中形容词比较级在两者或双方之间比较常见的应用句型内容讲解中,教师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性;在讲解“比较级+than”等基本句型时,教师可与学生之间多互动、交流,教师说出汉语,学生用英语复述,确保师生一问一答互动教学中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与交流能力。
  3.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活跃和谐的互动氛围
  英语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丰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更加活跃、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如学习“Friendship”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对于不理解的单词与语句意思可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自主性发挥,由以往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探究,学生互动学习氛围更加有趣、有效。
  结语
  总之,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为学生自主表达、表现、发挥以及互动交流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与机会,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高涨,学习能力提高。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与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合理运用互动教学模式,为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良好基础,最终促进初中生英语综合能力、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亚东.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8,(6):94.
  [2]龙光明.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09):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8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