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混龄游戏活动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祁淑霞

  摘要:混龄游戏为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与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本文从开展混龄游戏活动的意义入手,探讨了混龄游戏活动的开展模式及实施策略,以期广大幼儿教师借鉴参考并能付诸实践于教学之中。
  关键词:混龄游戏  活动意义  开展模式  实施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和政县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混龄游戏活动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观察研究”LX(18002)
  中图分类号:G613.7
  一、开展混龄游戏活动的意义
  混龄游戏突破了以往同班同龄开展游戏的传统模式,使异龄幼儿通过游戏能够有机融合,互帮互爱。通过游戏除了能够丰富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容和空间,培养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责任意识,减小了异龄幼儿活动的年龄隔阂,增加了异龄幼儿间的认知互动几率,潜移默化的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
  二、 混龄游戏活动的开展模式
  (一)以大带小
  充分发挥年龄优势,为发展滞后的幼儿树立榜样;例如:可开展“过河比赛”这一混龄游戏,规则要求年长的幼儿负责带领年幼的幼儿过河。在游戏过程中年长的幼儿便会以一种长者的身份帮助年幼者过河,在游戏中培养了自身的责任意识,儿年幼的也会跟年长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以小效大
  年长幼儿为年幼幼儿提供学习机会,强化幼儿的模仿能力,使幼儿在混龄游戏中出现的认知冲突被“顺应”和“同化”成自身的认知经验。例如,可《我是小厨师》混龄游戏,可以让混龄异班的幼儿介绍自己做的食品并做拼盘。在游戏过程中大龄幼儿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小龄幼儿比较强。甚至能介绍自己的拼盘所用的食材和制作过程,但小龄幼儿不仅不知道什么是食物拼盘,更不用说介绍食材和制作过程了,但他们会在大龄幼儿制作过程中会细心观察、跃跃欲试、临摹制作。如可先让异龄幼儿用苹果、橘子、樱桃等食材制作水果拼盘——大螃蟹。大龄幼儿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很轻松的用苹果做成了螃蟹的壳,用橘子做成了螃蟹的爪子,还有樱桃做成了螃蟹的眼睛。小龄幼儿却不会,但在目睹制作过程和听取制作介绍中,对其有了大体的认识,在接下来的一轮游戏中,不管是动手还是解说,小班幼儿的表现会让人很意外。
  三、幼儿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混龄游戏
  (一) 扩大领域,共同进步
  为了体现混龄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混龄游戏不仅仅局限于让异龄儿童共同进行过河比赛、手工制作等游戏形式,可组织实施一些演讲比赛或歌咏比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这样可为异龄幼儿共同感知、共同学习、共同促进的提供平台。
  (二)显隐结合,渗透德育
  在幼儿教育中品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混龄教育为我们开展幼儿德育工作给予了很好的平台。教师作为游戏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自始至终需要将品德教育寓于其中,不仅自己要言传身教,更多的是让异龄儿童参与其中,相互学习,将其更好的理解吸收并有效的转化为游戏活动的内在激励,为幼儿教师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环境,提供材料
  游戏目的是让儿童成长,游戲环境和游戏材料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要充分考虑游戏的适宜性和实效性。要具备以下几种特点:首先游戏环境和材料的设计应适应所有幼儿的成长需求,不能顾此失彼。其次考虑年龄的差异性需求,即应具有层次性、连续性和互动性。最后游戏环境和材料的设计应有利于活动目标的实现。
  (四)恰当设计,合理组织
  在混龄游戏中需要处理好同龄互动和异龄互动的力度,生活常识表明,小龄幼儿为了满足好奇心往往喜欢跟着大龄幼儿,因为这样可以满足同龄儿童活动时不能提供的活动刺激,很好的为小龄儿童起到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作用。同时在混龄游戏中,小龄幼儿往往则是临摹着与观察者,大龄幼儿通常则是游戏的计划者与实施者,因而在游戏过程中大龄幼儿会容易获得一些游戏的成就感,对幼儿教师教学起到双赢的效果。但生活经验同样会告诉我们,同龄幼儿之间往往具有更多的共同点,他们之间更容易相互理解和认同,与异龄幼儿间则会在沟通上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在设计混龄游戏时,不仅要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还需增强异龄间活游戏的力度,在游戏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健全制度,增加实效
  首先,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保证游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游戏的实效性。其次,应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尤其每次游戏后还应对游戏效果及时评价。最后,幼儿教师还应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如对表现较好的幼儿还应进行一定的奖励等方式来激发幼儿游戏的内在激励。
  综上所述,文中讨论了混龄游戏的开展模式及实施策略,明确了混龄游戏的实施规则及模式,深化了混龄游戏的实施策略。混龄游戏作为幼儿教育领域的兴起的游戏模式,还需幼儿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此类游戏活动。
  参考文献:
  [1]浅谈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造[J]. 张丽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14(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8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