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化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冯钰

  【摘要】一个好的数学教学情境,一个能让数学核心素养得以在课堂上落地的教学情境,应该是能够启发思维,激发兴趣,培养态度的情境,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路径应该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关系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知识化情境;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创设文化情境;基于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创设跨学科的情境等。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情境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59-01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一、基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关系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
  寻找挖掘学生现实生活中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数学素材,经过合理的加工形成课堂教学情境,进而将教学情境改造成课堂教学内容,努力与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实现联结,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让学生真正经历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数学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
  《标准》中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就这节课的引入从数学知识的角度来看:情境包含了不等关系、列不等式。从数学能力这个素养的角度来看:会选择正确的不等号;会用正确的不等关系表示;在列正确的不等关系时需具备数学概括能力、数学抽象能力及符号表征能力。从数学思考的角度看:会用正确的符号表示未知量,并用未知数和代数式表示不等关系,这涉及符号化和思维化的过程。
  二、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创设知识化情境
  《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依此指导教学。
  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来研究新数学对象的方法,在初中数学中随处可见,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后,可以通过类比来研究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知识;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后,可以通过类比来研究一元二次方程;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后,可以通过类比来学习四边形、多边形内角和的知識;在学习全等的知识后,可以通过类比来研究相似;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后,可以通过类比来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知识等等。
  三、基于历史文化背景创设情境
  《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为此,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
  利用数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在人类数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家故事和数学家轶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利用数学史进行新课引入、利用数学史设置课堂结束环节、利用数学史讲授知识系列、利用数学史开展探究式学习。
  例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向宇宙发射这样的图形(数形关系),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的第一次对话语言,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有次应邀参加一位富有政要的餐会,这位主人豪华宫殿般的餐厅铺着是正方形美丽的大理石地砖,由于大餐迟迟不上桌,这些饥肠辘辘的贵宾颇有怨言;但这位善于观察和理解的数学家却凝视脚下这些排列规则、美丽的方形磁砖,毕达哥拉斯不只是欣赏磁砖的美丽,而是想到它们和“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拿了画笔并且蹲在地板上,选了一块磁砖以它的对角线BC为边画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面积与两块白瓷砖的面积之间有一定的数量关系,那么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数学家华罗庚又为什么建议向宇宙发射这样的图形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也会被这个奇妙的图形深深吸引,下面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板书:勾股定理
  四、基于学科间的联系创设跨学科情境
  《标准》指出:“教师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这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新的途径,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其它学科知识,感受数学模型思想,拓宽数学认识的视野,培养与发展数学品质。
  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从不同方向看》的教学。
  师: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张美丽的风景图片,看到这张风景照片,老师想起了我们熟悉的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悉,谁能给老师解释一下(大家都觉得很新奇,上数学课为什么会让同学们翻译这首诗呢?同学们开始大声议论)。
  生:从正面、侧面看庐山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都有不同的样子。我看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就在庐山之中。
  师:非常好,那么从这张漫画中看,他们俩谁是对的呢?
  生:他们都是对的,因为他们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师:对,这说明同样的事物,同样的风景,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也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体。
  板书:从不同方向看
  无论我们用哪一种方式去创设情境,首先要紧扣教学目标,为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不要为了情境而去创设情境,我们所创设的情境首先应该是数学的,在内容上应蕴含较丰富的数学内涵,能反映数学知识中的基本图形关系或数量关系;在表达形式上应尽可能具体、直观,以帮助学生顺利对其进行数学化;在内容表述上应尽可能易于理解,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让学生能顺利从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而去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参考文献:
  [1]《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林日福著
  [2]《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余文森著
  [3]《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邓涛主编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9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