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玉雕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传承、创新,玉雕也是如此。中华玉文化具有五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每一个时代,都佳作倍出,作品风格各具特色。玉雕作品之所以会带上时代的烙印,与当时的传承、创新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创作的玉雕,在若干年后,也会成为极具时代感的艺术品。所以如何把握好玉雕工艺中的传承、创新问题值得深思、探讨。
  [关键词] 玉雕;设计;创新
  传承与创新——这似乎是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经常被人说起,却也常談常新,具有丰富的意义与内涵。任何技艺、文化的发展,都要经历从继承传统到创新发展的过程,玉雕是一种国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初用于祭祀,封建时代象征王权,再到后来,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传承至今,形成了底蕴深厚的玉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笔者进入玉雕行业多年,先后系统地学习过人物杂件雕刻、花鸟雕刻等,并拿各种材料研习玉雕技艺,对玉雕工艺的传承、创新问题也常有思考,现浅谈几点认识,以期抛砖引玉,与更多的业内人士交流、学习、进步。
  一、优秀的玉雕需要兼备“工”和“艺”
  玉雕的创作离不开“工”与“艺”,总体来说,“工”指的是技艺的高低优劣;“艺”指的是美观性与艺术感,“工”与“艺”的结合,关乎玉雕作品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收藏价值与艺术高度。在包含玉雕在内的传统技艺中,“工”与“艺”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是两个独立的范畴,玉雕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对工艺的把握和学习。
  (一)“工”赋予“艺”灵魂,精工出佳品
  传承玉雕文化,首先要做的是学习、掌握制作玉雕的一整套工序、技艺,包括选材、打荒、打细、打磨、抛光等,手法灵活而丰富,就雕刻而言,又可分为阴刻、阳刻、浮雕、透雕等。对于玉雕师而言,“工”是硬实力,也是基本功,没有精湛的工艺水平,再高超的创意也无法实现。优秀的玉雕作品,可以综合运用点、线、面的表达,呈现出完美的工艺水准。具体而言,在雕刻中,线条要流畅,面要平顺,形体端庄、大气团润。这些标准的实现,需要玉雕师的反复练习、琢磨、勤奋学习,虽然机器的运用可以取代部分传统手艺,但是工艺的继承仍然要求勤勤恳恳,精益求精,精工才可出珍品,良好的工艺可以为艺术创作锦上添花,一刀一笔的雕琢赋予艺术以灵魂和生命。
  (二)“艺”因“工”而呈现,艺术是玉雕的最终目的
  如果只是继承师傅的技术,只可以成为匠人,而无法成为大师,技术只是基础,玉雕中的艺术内涵才是作品价值的真正体现。一块美玉,首先要经过琢玉艺人的巧妙构思,形成蓝图,设计是作品成功的第一步;紧接着,需要鬼斧神工般的雕琢、打磨,将设计变成最终产品。无论是设计、雕刻还是打磨,都离不开对艺术元素的把握与运用。艺术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作为玉雕师,要全方位、多途径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工”和“艺”的相互结合推动了作品创作,使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作者通过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使作品产生无尽梦幻美感,让人回味无穷。因此,优秀的作品不仅要具备“料佳工精”,更要有丰富的意蕴,才能成为艺术珍藏品。
  二、重视传统,传承文化
  上文谈到,工艺的传承是玉雕历久弥新、光耀至今的基础因素,在继承工艺的前提下,就要在文化层面有所考量了。玉雕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儒雅、精致、君子之风的代名词,玉石材料本身是没有文化属性的,如何将没有生命力的石头变成文化内涵丰富的玉雕作品,这需要玉雕师本身的修养与积淀。倘若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艺术理论基础,即使技艺精湛,很难创作出传世作品。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许多人在探讨,也有许多著名的观点。在笔者看来,传统与流行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流行元素,流行文化也可以经过时间的淘汰,成为传统经典。
  (一)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新元素、新亮点
  传统文化与时尚新元素并不是对立的两方面,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入领会、学习传统文化,也可以发现新元素、新亮点,产生新灵感。具体来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手法相结合,另一方面是运用文化创意的思路,化用、提炼传统文化。
  1.中式的文化语言,现代的表达手法
  中国传统的文化语言丰富而灿烂。例如,山水、花鸟造型,林林总总各有千秋,也可以在传统中国画、雕刻传世名作中汲取创作灵感,取之不尽。但是从另一层面讲,如何用符合现代审美的表达手法来体现传统手艺、文化语言的魅力,却是一门很深刻的学问。玉雕是一门工艺,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作为玉雕师,要探索着自己的表达语言、风格,作为传统文化符号的新体现,以此为工具,实现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2.对传统元素的简化与提炼
  中国传统符号元素大多呈现具象化的特征。例如,宫灯、景泰蓝、年画等,无不细致巧妙,尤其是清代艺术,其纹样、图案的艺术风格精美繁复,其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玉雕设计灵感,总结、概括、提取这些传统元素,并将其运用于玉雕中,不仅可以使作品具有更深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传统元素的借鉴切忌生硬照搬,而是应该在不破坏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简化、抽象化的提炼,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二)让今天的“流行”变成明天的“经典”
  什么是流行?什么是经典?在玉雕的创作与传承中,这两个概念往往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流行是当下受消费者喜欢的风格或特征,古往今来,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流行的艺术形式;而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汰、筛选之后仍然熠熠生辉的流行元素。商周玉雕纹路笔直利落,阴纹比较多,阳纹少;汉唐玉雕造型饱满浑厚、纹饰华丽富贵;明清时期的玉雕则通过巧雕、镂空雕、半浮雕等复杂技法,带来十足的逼真感、立体感。每一个时代的玉雕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作为玉雕师,我们应当考虑:千百年后,我们这个时代可以为后人留下怎样的风格?怎样的经典?带着这样的使命感,玉雕师更应该以一颗谨慎而细致的心审视当代的玉雕风尚,既不能盲目创新,迎合低俗文化,也不能因循守旧,辜负时代嘱托,而应该用筛选的态度对待“流行”,以平静的姿态塑造自己的经典之作。
  (三)当下时代,玉雕师应该具备的品格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发扬创新,也为了在眼花缭乱的时尚流行理念中坚持正确的从艺方向,玉雕师在练就雕刻技艺的同时,也要培养工匠精神、工匠品格,具体做法如下:
  1.克服浮躁心态,脚踏实地
  如今的玉雕界,各种水准的作品良莠不齐,滥则不精,玉雕师应克服浮躁逐利的心态,坚持产品为王的理念,将做好产品视作立身之本。
  2.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
  玉雕不是工业产品,文化与温度是玉雕的灵魂。优秀的玉雕,要立意高远,意蕴深厚,要达到这一高度,玉雕师必须广泛阅读,充分领悟,提升自身学术艺术修养。
  3.找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最佳结合点
  玉雕师的事业要想发展,自然离不开经济效益的创收,但盈利不意味着降低作品的艺术内涵,艺术性与商业性应当互惠互补,协调发展。
  用优秀的作品,体现时代的高度、艺术的深度,是当代玉雕师的崇高使命,传承古老的玉雕文化,注入时代特色,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并坚持,持之以恒,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郭杰,罗理婷. 非遗保护体系下玉雕的传承与发展[J]. 文化月刊,2017(8):143.
  [2] 计翔,胡梦媛. 在继承与发扬中开创玉雕新天地[J]. 大众文艺,2018(6).
  [作者简介]
  刘俊祥,男,汉族,河南开封人,山石玉雕艺术工作室负责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轻工珠宝工艺品雕刻师,珠宝玉石鉴赏师。
  (编辑:刘莉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2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