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和理论对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将理论知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育理论 数学教学 经验
  陶行知教育思想成为教育工作者实践教学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多教师在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些许问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以此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素养。
  一、尊重学生生活经验
  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教育。以生活为教育开展的基点是教育教学开展的重点方向。数学中很多抽象的学习内容都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1.尊重已有生活经验
  教育就是让学生最快地掌握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进一步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按部就班地以教材例题为例,向学生讲解辨认方向的基本知识,并让学生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得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的结论。继而根据教材上的插图,教会学生:早晨面向太阳站立时,太阳所在的方向是东方,左手边的方向是北,右手边的方向是南,身后的方向是西。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很低效的。其实很多学生在课前就对东、西、南、北的方向掌握得较为熟练了,可以正确地指出所提问的方向并且知道一些相关的判断方向的知识(树的年轮、北斗七星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實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向,让已经掌握了“方向”知识的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向大家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带领学生进行学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补充和解答。让短短40分钟的课堂充满生机。最后教师对本次课程的全部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纠正错误“前经验”
  根据学生已有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形成的经验往往也有一定的偏差,这种认知经验的偏差不但不会促进教学过程的开展,反而有可能成为教学中的拦路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认识偏差的内容并且进行纠正。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三个词语来描述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一位学生说:“哥哥一定比弟弟高。”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个例子存在不适合的情况,但是在很多的小学生心中,这种想法已经占据了主导位置。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固有认知设计了以下的对话内容。
  师: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生1:我认为是对的,我哥哥比我高。
  生2:不对。等我们长大了可能就比哥哥高了。
  师:是吗?我们会长得比哥哥高吗?
  生3:不一定,可能永远没有哥哥高。
  生4:我们也可能和哥哥一样高啊。
  师:那么,这个应该怎么表达呢?
  生(齐):哥哥可能比弟弟高。
  师:什么情况下哥哥和弟弟之间可以用“不可能”一词?
  生(部分):年龄。
  师:怎么表达呢?
  生(齐):哥哥的年龄不可能比弟弟小。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实时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对于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要及时利用,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辨析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内容。
  二、挖掘学生社会经验
  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理念对“学校即社会”的传统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发展延伸,是对教育事业的又一种解读,合理结合儿童已有的社会经验进行教育教学是明智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组织学生将课堂布置成为一个超市,超市中有书包、铅笔、橡皮、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也有梳子、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每一件商品上都贴了价格的标签,有的学生扮演导购员,有的学生扮演顾客。扮演顾客的学生在超市进行采购,并使用模拟的货币进行买单。在实际的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和观察过程学会了小数的基本书写和朗读,并有效提高了交际能力。
  三、运用学生学习经验
  “教学做合一”是一种鼓励学生增加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做”中领会知识的具体含义,在“做”中形成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增加“做”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经验。通过教学、学习、实践三步,步步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1.挖掘学生内隐经验
  小学生对于抽象的事物理解力有限,所以在讲解新事物时教师往往使用类比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形成独特的数学知识体验。学生从直观的现象中逐步深入概念的核心。
  例如,在教学“假分数”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分饼”环节:将几个圆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的饼的数量,如何使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并简述分饼的过程。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了“分饼”这一活动来进行类比,将学生的“等分”学习经验与整体经验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了数学中除法和分数的相关知识。学生直观地对假分数的形成进行了体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于抽象数学概念的掌握。
  2.纠正学生片面经验
  学生的已有经验会对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阻碍作用。已有的经验太过片面不能给学生全面的知识体验,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要积极使用辨析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整体的学习观念。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会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分物品的第一反应就是平均分,这一固有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分数的知识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认知障碍。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均分”与“非均分”两个概念进行具体的辨别。如现将8个香蕉,分给3只金毛猴和3只棕毛猴,如何分配可以让棕毛猴多吃一个?如果想让棕毛猴多吃两个怎么分?怎么分才可以让金毛猴和棕毛猴吃的一样多?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使用了辨析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跳出思维定式的束缚,学会从不同的方向来考虑问题。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框架的基础上,逐渐充实框架中的实际内容。
  总之,教育是无止境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以学生的经验为出发点,以生活为基础,不断开拓教育的新领地,开拓教育的新沃土,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玉梅.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打造小学数学“善学课堂”[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12).
  [2]杨玲.“生活教育”之小学数学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3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