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推进策略研究:1+X证书制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1+X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竞赛具有内在耦合性。1+X证书制度旨在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而职业技能竞赛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践途径。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推进中存在院校重视程度不够、参赛意识有待加强,课程设置守旧、课赛互融设计欠缺,“双师”队伍建设滞后、产教融合推动困难等问题,需要采取加强价值认知、营造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国家资历框架体系建设和制度完善,重构课程设计、推进课赛融通,打造优质“双师”、深化产教融合,依托学分银行有效保障职业技能竞赛的成果转换等推进策略。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竞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2019年1月24日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4月4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落实和贯彻“职教20条”精神,为1+X证书制度建设构建了落地层面的关键支撑点。基于1+X证书制度建设推进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职教学生的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1+X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在耦合性
由于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用人需求已经发生转变,产业经济的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输送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趋加深,职业教育应对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和新探索[1]。职业院校应该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求为关键,以国家和社会认可的职业证书为基准,根据1+X证书制度的内涵要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的全面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一)1+X证书制度蕴含的价值意蕴
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导致出现企业“用工荒”和毕业生“就业难”同时并存的现象。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和罗伯特·索洛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教育筛选理论”,该理论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教育就是一种“筛选装置”,可以有效地帮助雇佣双方充分了解彼此的“信息”,尽量降低和消除由于“信息障碍”造成的人力资源配置失调[2]。从这个角度看,1+X证书制度是契合该“筛选装置”的最有效的运行机制,对促进雇佣双方各自需求及价值认知都有积极作用,从而更有利于改善整个社会的就业质量。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能够实现學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互认和衔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融合,满足社会、市场、企业和学习者需求[3]。
1+X证书制度的“1”指的是学历证书。作为所有教育的基石,学历教育代表着教育的基本功能及特征,其基础性作用毋庸置疑。然而,针对现代社会发展及实际人才培养需求,学生通过职业教育仅仅拥有学历证书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在学历教育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其他技术技能,而“X”体现的正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这种内在诉求,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集中体现[4]。“X”的核心内涵就是职业教育必须紧密衔接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具化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形式,只有经过考核评估方能认定。因此,“X”凸显的是学生经过职业教育所呈现出来的职业特性,关注的是其所形成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支撑帮助,更好地实现促进学生就业、择业及创业等目标,最终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职业技能竞赛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广泛推进和开展各领域职业技能竞赛,并尽快健全和完善职业技能竞赛制度,是大力提高人才水平和促进优秀人才形成的有效实施途径[5]。职业教育学生的社会价值集中体现在职业特征方面,要精准确认其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及层次,最好的方式即参与高度符合产业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展示其技术能力的形成度,从而认定其专业水准是否满足职业需求。职业技能大赛对促进人才培养从而振兴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如日本和韩国的职业教育非常成熟,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很高,两国均是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大户,这与其特别重视和强调职业技能竞赛有直接关系。我国职业技能竞赛起步较晚,一般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校(院)级四级,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参赛选手多、社会影响大,不仅有效促进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更紧密地开展产教学合作,而且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型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随着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着力推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效果。从这个层面上看,职业技能竞赛是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其核心作用和目的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检验;二是对学生掌握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行等级评估,并由此来了解职业教育的成效,不断优化完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因此,充分依托职业技能竞赛实践平台,是职业教育实现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和诉求,同时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三)职业技能竞赛是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践途径
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院校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的重要载体。从技能大赛的设计和竞赛方案来看,职业技能竞赛一是重视技能技巧的应用能力,二是反映社会紧缺的专业人才的标准,三是强调技术转化能力的培养。而职业院校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X”证书)反映了“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6]。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职业院校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了解企业行业、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确保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与融合。尤其是职业院校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展示专业知识与能力,从而发现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差距,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1+X证书制度实施细则,引导学生获得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相应证书,提升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与社会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推进中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虽然大力推动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但始终未能在职业院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其重要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只有全面认识其中的问题并找到原因,才能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发展。
(一)院校重视程度不够,参赛意识有待加强
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职业技能竞赛日益重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也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或资源条件等限制因素,职业院校对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视程度和推动力度还有待加强。首先,很多职业院校对技能大赛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深,依然只把技能大赛当成一种常规的行政事务,只是简单传达和转发上级文件,未能深入领会技能竞赛的本质内涵及其指导意义;其次,很多职业院校没有形成常规机制,没有配备专职负责人员或机构,导致总体协调和统筹不当,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相当部分老师和学生对竞赛事宜和相关信息也一知半解;最后,技能大赛毕竟是一项竞赛活动,因为涉及学校、师生的名次荣誉等,所以学校或者指导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会偏向于选择动手能力或专业技能比较强的学生,强化训练后作为代表参赛,导致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这样的学习锻炼机会。以上这些不仅不利于全面推行和普及技能大赛,更会严重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抓住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的有利机遇,加快推动职业技能竞赛在各个专业领域的全面布局和普及,把职业技能竞赛与教育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让职业技能竞赛成为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有效落地的实施载体,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的全面推行。
(二)课程设置守旧,课赛互融设计欠缺
“课赛融通”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课赛脱节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受到普通本科院校的影响,有的甚至是直接复制某些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或者是普通本科课程的压缩版,强调课程内容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更新速度慢,没有能够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而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导入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全面推进职业技能竞赛,职业院校必须彻底破除课程与竞赛之间的阻滞,通过构建课赛之间的有效衔接机制,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
(三)“双师”队伍建设滞后,产教融合推动困难
目前,职业院校面临的共同困境是双师型教师缺乏,校企合作不紧密难以为其提供更多实质性的有力支撑。许多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达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更是稀缺资源,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院校发展遭遇瓶頸。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需要定期或定向派遣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但教师在学校已经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并且这也涉及到对教师如何进行考核等问题,因此,造成了学校管理和教师需求的冲突。职业技能竞赛比拼的就是专业技术技能,缺乏双师型教师导致难以培养出优秀学生。此外,虽然职业教育一直在推动及深化产教融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各方之间的制约因素,校企合作的成效不甚理想,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缺乏训练提升的实践实战机会。产教融合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现阶段产教融合多是基于政策导向下的政治任务,合作关系的建立流于表面形式居多,深层次、实质性的合作偏少;二是尚未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导致企业对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持观望态度者居多;三是产教融合对产业企业发展的现实说服力尚不足。此外,职业院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不仅要兼顾学生的人身安全等管理问题,还涉及到企业对学生的容纳程度和妥善安置等,这对参与产教融合的各方都造成了额外成本负担及风险。因此,缺乏优质“双师”和产教实践平台也是导致职业技能竞赛认知价值、规模效应和竞赛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1+X证书制度下职业技能竞赛的推行,能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衔接贯通构建一条紧密关联的纽带。
三、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推进路径
(一)加强价值认知,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要把技能大赛作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牢牢树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人才培养观念。职业教育的特质就是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大赛正是对学生专业技术掌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深入贯彻融赛于教、融赛于学的理念,将其融入职业教育专业规划建设、课程体系设计和常规教学内容中,才能推动师生共同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二是要建立常规化管理部门或者指定专人负责,保证课赛互融设计理念及模式贯彻执行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形成常规化管理,并且将参加比赛的数量和质量计入各教学单位的绩效考核当中,常抓不懈。笔者认为,可从顶层统筹规划设计开始,实行自上而下的层层落实模式,构建一套“学院层面—业务部门—教学院系—各教研室—项目小组”的五级管理责任机制。三是学校应该建立相关保障机制,转变考核考评方式,并出台相关奖励办法或者规章制度。比如:参加比赛学生的课时安排可以采用“以赛代课”制,即将参加比赛所需要训练的时间折合成相应课时给予减免,其考核的方式则可采用“以赛代考”制,即根据参加比赛所获得的结果和名次,给予相应的分数或者加权,并且在评优评奖的时候加大权重,予以优先考虑,以此来激励和推动学生参赛;对于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的指导教师,根据比赛需要的指导时间进行工作量计算并折合成课时量和课酬;对于指导学生获得相应名次的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中应当加大权重和优先考虑,以此来鼓励和拉动教师参与职业技能竞赛。
(二)加快推进国家资历框架体系建设和制度完善
职业技能竞赛的推进如果没有国家资历框架作为支撑,是难以实现和发挥其作用的,因此,推进职业技能竞赛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推进国家资历框架体系建设和制度完善,提高国家资历框架的实用价值,提高其社会认可度和公信度,这是体现人才社会价值属性的重要基础。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就是为人才的社会价值构建一种具有普适性和共识性的认知体系,为人才的社会自由流动提供一张畅通的“通行证”,有效降低人才使用价值的判断成本,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适用性,这对于劳资双方而言,是降低用人成本和减少风险的防控手段之一[7]。国家及相关产业行业机构设置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体系,其核心导向就是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等让劳动者获取技术技能,更好地实现就业并且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基于人才的社会价值属性角度分析,职业技能竞赛成果可以作为衡量职业技能等级水平的一个重要维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彰显人才价值,从而为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对人才价值的精准识别、判断和评估提供一个参考标准,进而提升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合理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必须尽量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这就意味着劳动者必须追求技术技能的精益求精,职业技能竞赛是促进职校生技术技能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课程设计,推进课赛融通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导向性和针对性非常强,是教育部门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实际需求所推行的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为此,职业院校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课赛融通。一是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深化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职业院校应该以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模块或者项目作为课程设计导向,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并将其系统地植入专业课程教学环节,努力做到“课中有赛”“课中带赛”,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就切身接触和感受职业技能竞赛的相关信息、模式、流程等,从而提高其日后参加竞赛的适切性。二是大胆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深化课赛融通教学改革必然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从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开始就要以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向性和专业性为依据,科学、系统、规范地开发与之相匹配的专门课程,构建基于职业技能竞赛训练和强化的课程模块,以达到课程改革与职业技能竞赛紧密结合、高度关联,从而真正实现课赛融通。三是推动开展校内职业技能大赛,及时检验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各教学单位可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部、各省(区、市)级和行业协会的比赛要求及标准,设计和开创本校的技能大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竞赛,得到锻炼和提高,为广大师生创建和提供展示職业技能的平台。
(四)打造优质“双师”,深化产教融合
一是要支持和鼓励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职业院校要支持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项目、行业协会的相关培训等,重视派遣教师到企业交流学习和挂职锻炼等,分层次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教育素养,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二是校企合作的上层设计要先行,积极推进“政校行企”四位一体有效机制的建立。各主体要紧密配合,政府要做好顶层规划统筹工作,主导“政校行企”合作框架体系的构建;学校要不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确保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行业企业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确保参与各方真正实现教学工作共担共建、教学过程共管共创、教学成效共评共享。三是校企合作在实施层面要落实,“产教学”的结合应该探索更有效、更深入的模式。比如,职业院校应该联合企业制订更加综合、细化和长期的人才培养规划,根据行业企业实际用人需求,通过对职业素养、岗位设置、专业技术等的深入调研,校企共同开发课程,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定岗定向的实训模式,形成学生员工化的教学新模式。
(五)依托学分银行有效保障职业技能竞赛的成果转换
职业技能竞赛依托学分银行实现“学分社会化”是解决当前职业技能竞赛成果社会认知价值不统一、不一致和无效性等难题的有效途径。所谓学分银行,顾名思义,主要是借鉴、模仿或者参考银行的某些功能或者业务特点,将其迁徙应用到教育领域当中来,目的是推动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的相互融合,对以学分形式进行成果认证、累积、转换的一种形象化表述。[8]当学分成为一种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载体时,学分银行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学习。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成绩除了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外,还要有承载、记录及认可的其他形式,如可以转换成学分或者累积到一定学分,存放在学分银行,将其作为免修相关课程学分、取得相关证书,或者替代相关就业条件等的凭证,从而激励职校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因此,国家应该从顶层规划和构建设计学分银行的框架体系,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进行“自上而下”的层层推进,才能保证学分银行建设的规范性、统一性及合法性,从而提升其社会公信力和认可度[9],职业技能竞赛成果的“学分社会化”才有可能实现。此外,学分银行可以实现与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制度的无缝衔接。现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只是对证书拥有者的技能进行鉴定并颁发证书,而证书的作用和其体现的价值却无法确认,所以出现了“证书无用论”现象,如果将其纳入学分银行并形成学分的“社会化”权重赋值,就能充分体现学分作为价值含量承载体的社会功能属性,从而反映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闫智勇,吴全全.经济新常态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层矛盾探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00-103.
[2]史洪波.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背景、意蕴与实践——基于教育筛选理论的视角[J].教育与职业,2019(15):13-18.
[3]高扬.基于国际标准构建1+X证书制度的价值与关键[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22-26.
[4]袁旗.《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十大概念解读[J]. 职业技术教育,2019(33):44-47.
[5]鲁俊.完善技能人才体制机制 促进技能人才加快发展[N]. 中国组织人事报,2020-01-17(4).
[6]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2019-01-24.
[7]谢青松.美国资历框架的发展范式和特征解析[J].成人教育,2019(12):82-88.
[8]王海东,邓小华.我国学分银行与资历框架建设探索:进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9(12):55-60,93.
[9]张伟远.中国资历框架的构建及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22-23.
[责任编辑 贺文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3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