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效果观察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行常规尿检的60例患者,组别有实践组、一般组,前者的30例给予常规尿检,后者的30例在尿检前给予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结果:对检验符合率进行数据比较,实践组和一般组的差距大,数据在前者中是100.00%,于后者中是83.33%(P<0.05)。实践组对结果准确性的满意度评分数据是(97.38±5.62)分,对过程方便性的满意度评分是(96.72±5.43)分,治对质量控制流程的满意度评分数据是(95.39±5.08)分,和一般组比较,前者的三项数据均有优势,P<0.05。结论:尿常规结果是各类疾病的诊治依据,而质量控制有提升检验效果之效,能保证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关键词】 检查满意度;检验效果;质量控制;检查符合率;尿液常规检验
  尿液检验是常规医学检查项目,其特点是简单、无创、可重复,在检查结果中能观察到各指标的变化,能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1]。由于常规尿检过程较为复杂,包括采集、送检等,若样本采集不符合规定,或送检过程中出现偏差,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降低,误诊漏诊时间会延长尿检者的时间,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近年来,人们更重视尿检结果的准确性,尿检质量控制得到应用,医护人员应在准备工作、样本采集及送检等各个尿检项目中均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防止主观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2]。本研究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行常规尿检的60例患者,组别有实践组、一般组,前者的30例给予常规尿检,后者的30例在尿检前给予质量控制,旨在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行常规尿检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一般组:n=30,女患者13例,男患者17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患者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为(37.14±6.29)岁;病程2~18d,平均病程为(7.62±2.48)d;行常规尿液检验即可。实践组:n=30,女14,男16,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为(38.67±5.93)岁;病程3~17d,平均病程为(8.05±2.71)d;尿液检验前加强质量控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无精神类,脏器类疾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尿液检验及质量控制能高度配合;委员会批准研究。
  排除标准:经期女性;尿液检验前有药物服用史或治疗史;尿液检验前未遵医嘱禁食禁水。
  1.2 方法
  一般组行常规尿检,首先清洁消毒检验仪器,并由专业人员检查调整仪器参数,保证检查室内的干净整洁,患者在样本采集后即送检,由检验科人员进行检测。实践组增加质量控制,内容如下,1)尿检前准备:①患者准备:根据医嘱内容,详细了解标本取样的操作及注意事项,并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标本采集,此前应避免食物摄入及药物服用,减少运动,让机体保持平和状态。②仪器准备:尿检仪器是保证尿检质量的重要因素,尿检前,由专人负责仪器的检查,确保仪器可正常运转,方能行尿液标本的检验。2)标本采集:在标本采集时应避免经血、白带、粪便等分泌物对标本的影响,女性在经期避免尿检,在检查前1d可进行阴部清洁,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部分尿常规检查需以中段尿为标本,而检查者可能存在留取前段尿后后段尿的情况,易发生样本被污染,要求医生强调此项内容。此外样本采集容器应保持透明、清洁无异物,减少外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3)标本保存:在获取尿液标本后,根据检查项目的需求将尿液保存在不同的试剂中,防止尿液变质,在规定时间内需送至检验人员手中。4)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在2h内送检,加强与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沟通,并规范实验室管理,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检验符合率及患者满意度。不合格因素:容器使用不当、样本污染、样本收集时间不当、样本检验时间不当等。满意度:此项指标由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的填写,在检验科人员讨论下,将问卷规划为结果准确性、过程方便性、质量控制流程等三项,各项均有100分,高分值即代表高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软件是SPSS 23.0,检验符合率用(均数±平方差)表示,患者满意度用百分数表示,前者用t检验、后者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检验符合率
  对检验符合率进行数据比较,实践组和一般组的差距大,数据在前者中是100.00%(30例),于后者中是83.33%(25例),实践组有优势,P<0.05。见表1。
  3 讨论
  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尿检能反映出疾病进展程度,检验科需保证检验质量及准确性,由于尿检过程较为复杂,需进行开具化验单、留取标本、送检等多个环节,若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错误,会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既往尿液检验未行质量控制,可能存在标本获取错误、保存时间过长等情况,此类情况下获得的尿检结果无法作为诊治依据,后质量控制得到实施,其特点是在标本采集、保存、送检等过程中予以针对性的干预,减少各环节影响因素的发生,能维持尿液检验的质量。
  通过对尿检异常标本的归纳,发现其异常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标本的不合理采集,很多疾病的尿常规检查需使用晨间首次尿,而部分检验者的尿液标本非晨间首次尿,可能会造成结果的偏差。尿检者在检查前多有身体不适症状,可能存在服药行为,或强烈的运动,此类因素均会使尿检结果准确性降低,要求检查者在尿检前停止服药,保持稳定的生理状态即可。此外,在尿检时可能存在仪器运行不畅的情况,若在检查中仪器故障,尿液标本留存时间会延长,质量会降低,无法对检验者身体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4]。标本采集中也有影响因素多的特点,若女性在经期或白带增多时获取尿液样本,可能存在样本污染的情况,要求女性提前进行会阴部的清洁,并避免经期尿常规检验。还有部分患者需采集中段尿,但在实际操作中采集了前段尿或后段尿,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这就要求医生向检验者强调各段尿液的差异,指导检验者獲取正确的尿液标[5]。   标本保存是尿检的重要流程,若未将尿液标本保存在合适的试剂中,加之较差的放置时间,会使尿液标本变质,所获得的结果很难作为疾病诊治的依据。在送检过程中,若未对标本行完善的保存,可能会与其他物质相接触,造成尿检质量下降,要求检验人员在送检时严格遵循要求进行样本的保存,同时要向检验者强调相关注意事项,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6]。此外通过实验室质量控制,能使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得到丰富,检验流程也会得到规范,可防止尿液标本在保存、送检中变质,对提高尿检结果准确性有重要作用[7-8]。本研究中,对检验符合率进行数据比较,实践组和一般组的差距大,数据在前者中是100.00%,于后者中是83.33%(P<0.05)。实践组对结果准确性的满意度评分数据是(97.38±5.62)分,对过程方便性的满意度评分是(96.72±5.43)分,治对质量控制流程的满意度评分数据是(95.39±5.08)分,和一般组比较,前者的三项数据均有优势,P<0.05。可见质量控制的实施,能有效提升尿液檢查的符合率,还能实现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床尿液检查实施质量控制,能促进检查符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为医生正确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汤荣睿,李娟,刘张玲,等.重庆市区域化检验结果互认可行性及质量控制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21):2637-2640.
  [2] 李婷婷,赵海建,王薇,等.京津冀地区56家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实验室18个常规化学项目参考区间结果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06):154-159.
  [3] 梁红丽,许素芃,练金凤,等.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在住院留置导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186-187.
  [4] 冯王富,谭荣朝,张春玲,等.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7):126-128.
  [5] 李雪燕.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06(61):131.
  [6] 梁杰昌,欧婷,邹文毕,等.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对尿检干化学结果的干扰及对策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37(04):620-622.
  [7] 付海燕.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3):12,14.
  [8] 冯实,卢淑兰,施玉梅.研究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03):122,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1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