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与护理沟通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究检验与护理沟通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并提出质量控制办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检验科收到的900例采集的标本,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送检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检验与护理沟通措施干预。通过两组样本的最终检验结果合格率比较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中结果不合格率为2.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合格率(15.33%),P<0.001。结论:通过在检验过程中加入检验与护理的沟通干预,有效的提升了检验结果的合格率,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参考性,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检验结果;临床护理;分析前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156-01
现代医学的发展是治疗手段和检查检测技术的共同进步所推动的,检查检验结果作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救治的重要依据,其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同的检查结果可引起完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所以提高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升检验科室的工作质量是提升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1]。这就要求从临床取样到检验科室出具检查结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本研究旨在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水平,采用检验与护理沟通的环节进行干预,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后,检验结果的合格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提升了临床工作的准确性,对改善医疗机构的诊治水平和治疗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检验科收到的采集样本900例,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对照组中分泌物样本192例,体液样本114例,血液样本144例。干预组中分泌物样本187例,体液样本119例,血液样本144例。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情况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送检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检验与护理沟通措施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组织培训
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对于样本的管理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护理人员在取样工作中仅遵照护理工作指南进行。要求医院护理部门定期组织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样本采集、管理等的理论知识和管理制度的培训,由检验科医师进行授课。提升护理人员对采样和送检前样本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定期组织演练,提高护理人员采样操作的熟练程度的准确程度。
1.2.2 加强监督
医院成立样本管理监督小组,开展对样本质量的定期性督导检查,记录统计不合格样本情况。定期组织召开总结交流会,总结提升样本合格率的成功经验,护理与检验科室共同分析导致不合格样本出现的问题。提出提升合格率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措施执行过程进行监督。
1.2.3 完善制度
医院检验科根据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监督制度,定期组织对检验科医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组织学习检验科各种检查项目指南的学习。使检验工作的操作和流程具有一致性,明确流程和规范。
1.2.4 畅通沟通途径
医院成立检验工作管理小组,由检验科作为牵头部门,其他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加入小组,定期开展沟通交流,畅通联系通道,建立内部微信群。护理人员要及时将医师的指导意见和医嘱要求反馈至检验科,做到采样前或送检前的信息共享。
1.3 评价指标
通过两组样本的最终检验结果合格率比较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如患者的检验结果如临床表现出现较大差异,或检验结果的数值不符合逻辑,存在太低或者太高的偏差,认定为不合格样本。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计数单位进行分析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中结果合格样本437例,不合格样本13例,不合格率为2.89%。对照组中合格样本381例,不合格样本69例,不合格率为15.33%。两组比较,干预组的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详见表1。
3 讨论
检验科室作为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为临床工作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据,在入院前、入院中和出院的决定判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
本研究选取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部分患者的送检样品,通过对护理工作、检验科室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的培训,医院管理层面和科室沟通层面的干预,不断优化检验流程,提升检验结果质量。检验科和护理人员作为检验工作的直接参与者,通过组织定期培训的形式,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取样工作重要的认识,提升护理人员样本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送检前样本的质量,为检验工作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检验科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流程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环节。通过对于操作流程的一致性培训,保障了不同操作人员在面对相同检验项目时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提升结果的质量[2]。通过成立管理和领导小组,在医院层面加强了对检验过程的监督,对于各种可能影响结果的环节进行控制,并通过经验交流不断完善流程,提高质量。畅通的沟通环境,打通了之前护理工作与检验科沟通不畅的壁垒,使临床一线工作与检验工作的意见得到了有效的衔接,临床意见可以畅通的反馈至检验科,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可以第一时间被临床获知,并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3]。使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得到了协调进步,统筹性的提升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通过在检验过程中加入检验与护理的沟通干预,有效的提升了检验结果的合格率,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立强. 检验和护理沟通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29(2): 116-117.
[2] 占红. 检验和护理沟通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7(2): 124-125.
[3] 孔祥菊. 检验与护理沟通是提高检验质量的首要环节[J].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7, 28(8): 67-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85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