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以定襄县宏道镇为例,從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最后展望了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经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11-0036-37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Hongdao Town, Dingxiang County as an example, starting with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alyzes the strategy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et era, and finally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the Internet era.
  [Key words]  internet; aagricultur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我国农业经济长期以来都是以销售初级农产品为主,受到信息和交通限制,部分地区农产品销量没有达到预期。互联网改变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电商平台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自媒体增加了产品广告宣传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也要进行创新,利用好一切互联网资源,助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1  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1.1  推动农业经济产品革新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的这些优势能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理念、生产模式和技术的创新,促使农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品经济效益也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还能实现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和系统化发展,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
  1.2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含量。过去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以小农经济模式为主,如此很容易受地理环境、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和一体化发展,弥补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不足。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还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有助于推动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1.3  提升农业产品经济效益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能帮助及时收集、处理和分析农业经济相关的信息,以便实时掌握市场变化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经营管理决策。同时,互联网开放了农民的思想,让他们逐渐向现代化农民转变,进而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追求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  利用互联网整合农业资源
  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农业资源。我国地大物博,农产品种类丰富,在交通运输行业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农产品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在一代一路的影响下,部分农产品已经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要整合农业资源,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从而保证农业经济可以长足稳定发展,打破传统农业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的被动局面。例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枣夹核桃”的销售量进行分析,对消费者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整合农业资源,打造销售量更好的“枣夹核桃”。当代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食品安全、营养价值更为看中,而不是单纯地看产品的价格和数量。为此,可以利用国内优质的大枣和优质的核桃来生产顶级的枣夹核桃。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可以给做不同包装,比如作为婚庆喜糖果品的“枣嫁核桃”,针对情侣的“抱抱果”,针对学生的“益脑聪明果”。此外,还可以将青枣清洁密封后,作为鲜枣销售到德国等国家。总之,互联网时代,要利用网络数据,整合农业资源,构建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链。
  2.2  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
  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来增加产品销售渠道。农产品既可以作为初级产品销售,也可以深加工后再投入市场销售。销售初级产品的风险是产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最后造成生鲜腐烂,不仅给农民造成了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来扩大自己的销售渠道,这点对以销售初级农产品的农户尤为重要。例如,在西瓜成熟的季节,果农要利用淘宝、饿了么生鲜销售、美团商超等平台来增加产品销售渠道。在淘宝销售的优点是可以赢得更多的客户,全国网民都是潜在的消费者。在饿了么和美团等生鲜平台销售的优点是节省运费,可以短距离进行销售。农户如何选择电商平台,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产量和当地的物流实际情况。总之,互联网时代,要利用电商平台,根据自己生产规模来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来增加销量,避免生鲜农产品积压。
  2.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化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的销售受到品相影响,同样是梨,会根据大小或者口感等进行等级划分,优等果越多,经济效益就越好。影响果蔬品相的因素有很多,对同一方土地的果蔬而言,种植方法对其影响最大。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农业产业化,从而全面提高果蔬品质,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例如,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或者施加叶面肥。这样就可以短时高效完成工作,并且保证肥料或者农药均匀,从而保证农作物的涨势基本相近。总之,互联网时代,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农产品经济价值,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4  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农业生产者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要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新时代的农业生产者。传统农业生产者都是生产粮食和蔬菜,这些农作物都是当做食材。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在不断增加,这就会出现某些农产品相对市场过剩的情况。为了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方面要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同行业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增加产品的用途,让农产品在非食品领域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从而增加市场份额。例如,从植物中提取色素,作为食品色素或者化妆品色素。在消费者意识到化学品对身体的影响之后,各种纯天然的商品都备受青睐。魅可口红中所用的色素是从小辣椒中提取的。同理,其他高产且色泽饱满的农作物也可以作为色素提取材料。再如,玉米中含有叶黄素,对眼睛非常好,如果将玉米中的叶黄素提取出来,也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总之,互联网时代,农民要用知识武装自己,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者开拓农产品的其他销路,从而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
  2.5  利用自媒体强化农产品宣传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要利用自媒体强化农产品的宣传,为自己的产品代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农民利用自媒体宣传农产品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第一,营养价值。当代社会,大众都非常注重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不同地域的水土不同,作物的营养价值也不同。例如,有些地域的水果富硒,这就是非常好的卖点。通过自媒体来对水果进行富硒宣传,可以增加消费者,并且可以卖上好价钱。农民在自媒體上宣传自己家的果蔬,最具有说服力,产地直销。第二,乡土情怀。不同地域的农产品有其当地特色,每个人都有乡土情怀,尤其是对上年纪的人来说故乡的水果蔬菜更具有吸引力。所以,自媒体在宣传时,可以结合当地的风景来宣传,引起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这样就可以提高农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第三,人格魅力。自媒体的最大特色是真实,例如“农民王小”在节目中就呈现自家的家常生活,这种平平淡淡的幸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具有较高的人气。王小与网民成为了朋友,渐渐为自己家乡代言,无形中促进了家乡农业经济的发展。总之,互联网时代,农民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和自己生活的优势,做好农产品宣传。
  3  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3.1  农民角色商业化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会受到深远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的角色是耕种。互联网时代,农民在自媒体宣传、电商平台销售、农业资源整合的应用过程中,对商业销售和营销方法会有一定了解,农民的角色会向着商业化发展。当农民具有商人的品质,农产品的深加工也会随之得到深化,农业的产业链会持续增长,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3.2  农业产品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农业产品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互联网时代供求双方会互相影响,受到消费者选择偏好的影响,农产品的种类也会发展变化。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产品改良也会层出不穷,这就会增加农产品的种类。随着网络的发展,农民会从销售初级农产品向着深加工方向发展,这样也会出现更多的农产品商品。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让农业经济发展迎来了春天,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新时代农业生产者,利用自媒体做好农产品宣传,利用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利用信息技术来助力农业生产,利用互联网整合农业资源,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因此,互联网时代,农民要做好角色转变,利用好网络资源丰富自己,包装产品,拓宽渠道,增加产量,以农业产业链来保证农业经济的长足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煦,刘鑫.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驱动机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8,6:123-125.
  [2] 崔佳,赵秀荣.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多元化营销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8,4:132-134.
  [3] 侯银莉.“互联网+农产品”型网络营销体系构建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1:68-70.
  (编辑:赫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8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