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豆新品种齐黄34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纵瑞收 徐冉

  摘 要:大豆新品种齐黄34,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适合机械化生产等特点,单产达5124kg/hm2,蛋白质含量45.13%,脂肪含量22.48%,抗大豆花叶病毒、抗霜霉病、抗炭疽病、耐旱、耐涝、耐盐碱、适应范围广,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的4大核心品种之一,该文介绍了齐黄34的主要特点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齐黄34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产;大豆;新品种;齐黄34;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0-0089-02
  齐黄34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诱处4号做母本,86573-16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齐黄34具有高产、稳产、高蛋白、高脂肪、高豆腐产出率、抗大豆花叶病毒、抗霜霉病、抗炭疽病、耐旱、耐涝、耐盐碱、广适、适合机械化生产等特点。先后通过国家黄淮海北片和中片、山东、江苏淮北和淮南区审定,安徽、河南引种审批;参加江苏省区试验,增产极显著,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的四大核心品种之一。该品种较好地解决了大豆高产与优质、高蛋白与高脂肪、高产与抗逆等的矛盾,同时在产量、品质、抗病、耐逆、适应性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是近年来国内育成的、适宜黄淮海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良夏大豆新品种。
  1 齐黄34的主要特点
  1.1 高产、稳产 在国家夏大豆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12.0%;国家夏大豆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6.13%;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8.52%。先后4年7点次实打单产4500kg/hm2以上,最高单产5124kg/hm2,是我国实收单产超过4500kg/hm2次数最多的大豆品种,连续8年在江苏省和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生产单产稳定在3750kg/hm2以上。2016年在安徽省埇桥区杨庄乡对齐黄34进行测产验收,平均单产3795kg/hm2;2017年9月16日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庆安镇骑路村对齐黄34进行测产验收,平均单产4126.5kg/hm2。齐黄34植株繁茂,较抗倒伏,荚大粒多,商品性好,品种生产潜力较高,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1.2 高蛋白、高油、豆腐质量得率高、品质优 齐黄34蛋白质含量45.13%,脂肪含量22.48%,蛋白脂肪合计67.78%,同时超过国家优质高蛋白和高油大豆品种标准。水溶性蛋白含量32.8%,比一般品种高3个百分点。加工豆腐的质量得率265.40%,较一般品种高29%,豆腐的保水性74.26%,含水量79.24%,硬度392.00g,粘性0.21mJ,口感细腻爽滑香甜,特别适于加工传统豆制品。
  1.3 抗逆性强 经鉴定齐黄34高抗大豆花叶病毒SC3、SC7、SC15、SC18等多个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和强致病株系,抗炭疽病。田间鉴定高抗霜霉病和拟茎点种腐病。中抗斜纹夜蛾。研究表明,在厌氧条件下齐黄34的糖酵解/糖异生通路被激活,为其生存提供能量,使齐黄34具有较强的全生育期耐涝性。齐黄34在NaCl浓度0.5%、1.0%和1.5%胁迫条件下始终维持较高水平的抗氧化酶活性,萌发率、芽长、存活率、黄化率均较好,表现出较强的耐鹽性。全生育期耐旱性较好,达到中度以上耐旱。较强的抗逆性使齐黄34经受住了连续多年的生育前期高温干旱、中期涝灾、后期干旱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实现高产、稳产,确保连年丰收。
  1.4 适应性广 齐黄34为E1基因型,具有低纬度开花晚,延长营养生长期的作用,同时极强的抗逆性,使齐黄34对各地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具有很好的抗性,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的4大核心品种之一,在安徽、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北京、天津、甘肃、贵州、江苏等10余个省市累计推广223万hm2,应用范围已突破20个纬度(大豆是较为敏感的短日照作物,一般品种的适应范围只有1~3个纬度)。
  2 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齐黄34的荚粒数2.6个左右,较一般品种高多0.5~0.6个,百粒重26~30g,较一般品种高6~10g。针对齐黄34荚粒数多、籽粒大、单株生产力潜力大的特点,栽培上以挖掘单株生产潜力为目标,应用“一三三”高产栽培技术,即通过适墒和精量点播,实现一播全苗;通过确保播种出苗、开花结荚和鼓粒3个关键时期的水分供应,构建合理群体,减少落花落荚,促进鼓粒,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通过种肥同播施用种肥、鼓粒初期追肥和鼓粒中后期喷施叶面肥,确保苗期、鼓粒中期和鼓粒后期3个关键时期养分供应,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在构建合理群体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单株的生产潜力,实现高产。
  2.1 选地 选择旱能浇涝能排的肥沃土地,有机质含量1.25%以上;或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0kg/hm2以上。施肥时加杀虫剂,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远离树木和建筑物。
  2.2 播种 黄淮地区6月上、中旬(确保6月20日以前),足墒播种,确保出苗。如果墒情不足,造墒后墒情适宜时再播种。判断墒情是否适宜的方法是,用手抓起耕层土壤,握紧能结成团,离地1m高放开,落地后能散开,土壤含水量70%~80%。适当加大播种量(播种量90kg/hm2以上),确保苗全。
  2.3 间苗 第1片复叶展开前间苗,留苗180万株/hm2左右(可根据当地条件自定),确保苗匀。
  2.4 浇水 大豆苗期可适当干旱,起到蹲苗、促进根系下扎、防倒的作用。严重干旱时于傍晚浇水。播种后30~90d(夏播开花初期-鼓粒期末期)确保水分供应,连续10天不下透雨就浇水,保证鼓粒期水分充足最为关键。
  2.5 施肥
  2.5.1 种肥 播种时施150~225kg/hm2氮磷钾复合肥作种肥。
  2.5.2 鼓粒初期追肥 播种后50d左右(夏播),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0kg。
  2.5.3 鼓粒中后期喷施叶面肥 播种后70~90d(夏播鼓粒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3次。
  2.6 病虫防治 随时防病、治虫,注意点蜂缘蝽等刺吸性害虫。
  参考文献
  [1]徐冉,王彩洁,张礼凤,等. 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大豆新品种齐黄34的选育[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3):107-108.
  (责编:王慧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1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