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孔淑花

  【摘 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可以帮助其理解并掌握数量关系与逻辑分析方法,在透彻理解题目的基础上作答,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与正确率。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审题能力较弱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审题习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其对新知识的强烈好奇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减少因审题不仔细而出现的解题错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之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24-0121-03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清问题的条件,明确解题的方向,从而得出正确结果。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很难集中精力进行思考,从而导致无法细致、认真地审题,也容易因为忽视有用条件而造成解题错误。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审题能力,便可以在仔细分析题目后,利用有用的条件快速、正确地求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并积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高效审题。
  1 审题能力相关概念
  审题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问题条件,思考解题思路的思维活动。审题能力具体指发掘隐含条件,并用条件来进行解题的一种能力[1]。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若拥有良好的审题能力,便可以将问题中的每个隐含条件转换为有利于解题的直观条件,从而结合具体的问题来拓展解}思路,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审”是指详细研究、细致考察,审题并非单纯地读题,而是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既有感知对问题进行发散和整合。
  2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相关理论依据
  2.1 学习习惯说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从习惯入手,而行为主义提出的学习习惯说指出,学习过程就是习惯形成的过程[2]。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供了关键的理论依据。相关学者在研究审题能力培养理论的过程中,将审题能力视为一种学习习惯,认为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形成关于审题的行为方式,可见这一意义上的审题能力培养容易受到不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习习惯说提倡将审题能力培养视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过程,由此引导学生将一些简单的条件反应构成复杂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能力。
  2.2 操作性条件反射
  审题能力培养的另外一个理论依据则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主张由刺激引起行为改变,这是一种与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有明显区别的一种心理学理论[3]。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指出,引发反应与自发反应存在明显区别,教师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种引发反应,而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后,便可以通过自发反应达到认真、细致审题的目标。由此可见,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审题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对于强化和矫正学生的审题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3.1 创设情境,培养审题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的审题能力相对薄弱,原因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而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思维[4]。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初步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按照正确的步骤审题,并学会区分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由此形成良好的审题思维。
  如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首先,教师可以围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四者的关系来讲解除法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判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商的位数的方法,同时提出有关除法口算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除法知识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的审题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之中,根据教师的指导,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并在审题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区分除数与被除数。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围绕验算,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除法的计算法则和验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审题思维,避免因审题草率而出现计算失误。最后,教师可以出示笔算除法的步骤,将不同的数学符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审题,根据教师列出的步骤思考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审题思维。为了培养学生按规律写算式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审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入理解整数除法的算理,由此形成良好的审题思维。
  3.2 把握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项周期较长的活动,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细节,使其有序审题,不断提高观察能力,最终正确作答[5]。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强化解题指导,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利用课后习题强化学生的细节意识,让学生能够立足实际问题寻找有助于解题的条件,运用所学知识把握题目条件,准确了解题目信息,快速作答。
  如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整数加减法习题,引导学生复习所学数学知识,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引出小数加法、减法计算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小数加减法有初步的认识,并在审题的过程中观察整数加减法算式与小数加减法算式的区别,由此提高观察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围绕生活中常见的购物问题,指导小学生逐步分析问题之中的显性条件,并结合具体的要求列式计算,让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解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习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使之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求解具有一定难度的小数加减法应用题,让学生经历探索算理的全过程,使之能够运用既有知识经验探索和解决新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并提高审题能力。教师要在学生审题的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遗漏的隐性条件,让学生在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细致观察问题,正确作答,并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应用题。

nlc202209231434



  3.3 发散思维,提升审题意识
  教师利用小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可以提升其审题意识[6]。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审题,使之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解题方向,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提升审题意识。
  如教学“简易方程”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的方程知识,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交流、分析的过程,鼓励学生阐述自己发现的方程规律,教师据此引导学生了解解答简易方程的意义和基本思路。在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数量关系或等式性质来阐释解方程的过程,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解答具体方程,进而提升学生的审题意识,使之懂得求解简易方程的规律,获得成功的体验。然后,教师可以归纳有关简易方程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让学生按照步骤求解未知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掌握解方程的正确步骤,并在审题的过程中正确区分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由此提升审题意识。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思考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快速列出方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题意识。
  3.4 合作探究,掌握审题方法
  教师要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方式,指导学生整合所学知识,探究不同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审题方法,使其能够在合作探究之中运用不同的审题方法分析题干,在整合各种问题条件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7]。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探究活动,同时讲解高效的审题方法,让学生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学会运用正确的审题方法,不断提高审题能力。
  如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分数加法的合作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不同的题目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解决分数加法问题的不同方法,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之能够在合作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要鼓励小组之间交流分数加法计算技巧,同时讲解有关分数减法的知识,通过开展小组实践活动,让不同的小组求解分数加法、减法、加减法混合计算题,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时,教师要传授学生高效的审题方法,面对同分母计算时,直接进行求解;面对异分母计算时,先将分数通分,把异分母化为同分母,由此提高解题效率。最后,教师要总结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的表现,重点围绕审题能力培养来总结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在审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后续的学习中运用教师传授的有效方法进行审题,切实提高解题效率。
  3.5 学习反思,培养审题习惯
  学习反思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关键一步,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有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8]。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反思解题中常见的错误,让学生明白审题的重要性,使之通过反思明确学习方向,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不断提升。
  如教学“分数除法”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整数除法的学习过程,再引出分数除法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根据整数除法算式写出不同的分数除法算式,通过新旧知识迁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同时,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师要出示简单的分数除法计算习题,运用图示法指导学生求解,让学生能够根据}目条件总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以及法则。然后,教师要开展不同形式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巩固所学的分数除法知识,并在训练中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分数除法的算理,促进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审题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审题过程,并总结审题步骤,根据不同已知条件的内在联系,化抽象为具体,深化对分数除法计算的认知,从而正确解题。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显著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审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以学生的审题薄弱点为切入点,开展不同形式的审题能力培养活动,指导学生把握条件细节,不断发散思维,思考解题的正确方法,从而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审题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题能力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玉芳.以学定教,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教育观察,2020(48).
  [2]艾丽,丁永亮.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2).
  [3]王晨.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6).
  [4]洪朱涛.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模式的创建与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
  [5]王先贵.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审题[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
  [6]车亚平.小学数学学生有效审题能力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3).
  [7]张乃叁.小学应用题审题技巧的指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1).
  [8]许一芹.谈小学数学审题习惯的养成[J].华夏教师,2019(22).
  【作者简介】
  孔淑花(1981~),女,汉族,甘肃永靖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nlc2022092314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0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