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栾兰

  摘 要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融合了科技与人文的双重性的设计专业学科,通过对科技与人文在设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作用反思,来规划设计美好的生存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科技;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新兴学科,宏观上它包括了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二个方面,是人类聚居环境中提升宜居水平的设计专业。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作为影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科技与人文正在走向日益融合、互补的方向,两者融合的程度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能否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共处等重大问题,这也正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1.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基础,在有限的资源与经济条件下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每一位环境艺术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现代设计师的道德感即是在于对地球生态的责任感以及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坚持。
  诚然科技本身的存在已经不可逆转,现今社会某些对于科技全盘否的观点是形而上的。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C∙斯诺明确地提出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以来,一方面国内外理论界热烈讨论“两种文化”对立带来的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科技这把双刃剑,应该是扮演着我们积极寻找两种文化融合的各种可能路径的劈荆者。
  同时,人文的融入与引导是使科技走向生态、回归自然本源的驱动力。以人文文化为主体,让科技回归人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文是万学之母,是一切学问的母亲,也是今天所谓的自然科学的母亲……我们要不断重申母体性,而且希望这些长得高大威猛的了儿子们要不断回归自己的母体。”
  科技和人文在漫长的人类长河中,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两者不断发展完善。将两者在环境艺术设计内部的充分“融合”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的环境艺术设计活动提供了工具、材料和合理的依据;而人文需求则使人类的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充满了情感表现和精神寄托。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只有使得科技与人文恰当的融合,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融合体现了人类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
  2.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农耕时代到工业社会的演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出现了一系列诸如人口爆炸、能源危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该如何对待其所生存的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人在生活世界中构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方式的设计实践,它与人类其它的主动创造性行为一样,它不是单纯某个设计师个人行为,而是人类的共同体的行为。设计是规划未来,是规划未来的生活方式,规划人性的发展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就是要将科技与人文恰当的融合,设计规划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环境与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应当吸收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新成果,积极致力于将新技术、新成果运用于将低碳环保生活理念转入现实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和思维方式,构建集约永续的资源利用体系。以人和自然共赢为本,构建生态友好的宜居环境体系。如在景观设计中加强雨水的收集与综合利用,采用渗水路面技术,利用雨水涵养地表水源;结合建筑、绿化和沿河湿地建设雨水收集净化设施,作为绿化用水和景观补充用水。这些都结合了环境景观建设和节水的要求,选择本地适生植物类型,使得规划绿地系统建成后,除满足城市景观、休憩功能以及隔音降噪等功能外,可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形成滞尘带,调温当地小气候环境,并结合各项生态环保管理措施的实施,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3.环境艺术设计是使得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桥梁
  从原始自然生境到现代城市环境,从“天人合一”生态观到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环境艺术的设计、建设与人的生存、生活都息息相关,从全球范围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行业迅速发展,设计师已经能够掌握并运用高新科技探求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的环境空间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已归纳出被国际社会承认的三条基本设计原则:
  1)要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2)要有利于使用者身体健康;
  3)要有利于使用者的精神和谐,身心愉悦。
  这就要求我们在科技、环境、节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更新与探索;倡导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建设的实用性与文化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提升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文化艺术品位,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推动我国城市化与环境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并促进环境艺术教育与环境艺术产业发展对环境艺术创新人才的需要。
  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将以人文领先科技制胜为本,将成熟的科学技术成果运用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中去,同时强调高新技术成果带来的有利因素,使得科技成为重要的环境构成、建设的材料之一,以及环境艺术设计自身所综合的科技含量和人文因素,这些都将会成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2] 邬琦姝. 谈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宁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 G4.
  [3] 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6(3):278.
  [4] 任梦非. 现代环境设计浅谈[J]. 中国园林,2004(3):60-63.
  [5] 刘兵.《新人文主义的桥梁》.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9.
  [6] 李乐山.《设计调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
  [7] 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演讲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3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