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试验区:煤炭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传林 陈祖云
毕节试验区煤炭资源丰富,9个县(市、区)均产煤,含煤面积1.2万km2,
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5%,已累计探明煤炭储量256.9亿吨,占全省已探明煤炭资源量的45%以上。是贵州省主要的优质无烟煤产地,是全国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中规模居第五位的云贵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唯一的大型煤炭基地和最大的无烟煤产地。
自1988年6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正式批准成立,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毕节试验区煤炭工业快速、稳步、健康发展,迅速成为全区的主要支柱产业。
――煤炭产量和税费大幅增长,煤炭工业已成为地区支柱产业
特别是2001年以来,全区煤炭产量和税费年均分别增长500万吨以上和1亿元以上, 2007年煤炭产量2786.03万吨,煤炭税费98652.2万元。其间2006年达最高峰,煤炭产量2903.18万吨,煤炭税费102000万元,煤炭税费收入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22.79%。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持续下降
2001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高达31.8,2005年为8.7,首次降到10以下,到2006年进一步下降为8.44,其中合法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为6.13。2007年全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至5.99,6年中减少了25.81,其中合法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至5.56。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煤矿办矿水平不断提高
1995年底,全区共有在册小煤矿5000多个,非法采挖普遍。通过关井压产,到2000年底,全区有小煤矿940个,单井能力平均不到1万吨/年,管理粗放,不具备安全条件。通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等工作,全区持证小煤矿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区正全面开展煤炭资源整合,整合后地方中小煤矿为555个,设计生产能力8637万吨,煤矿安全基础改善,采掘机械化、管理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
――地质勘探、开发规划成效明显
2000年以来该区实施的主要煤勘项目29个,勘查面积1395.9km2,勘查资源量81.79亿吨,钻探工程量250900m,累计投入煤勘资金约2亿元。其中有10个项目地勘工作已结束进行矿井建设。
围绕“西电东送”电源点建设,全区及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六个县市完成总体规划的编制,且通过省或国家相关部门审批。根据已批准的规划,仅上述六个县(市)煤炭生产能力就将达到8580万吨/年。同时编制上报了《云贵煤炭基地规划(毕节地区部分)实施意见》和《毕节地区“十一五”煤炭开发规划》。
――以大矿为主的煤矿建设稳步推进
全区规划大中型煤矿32个,设计生产能力5505万吨/年,其中已经建成投产的4个,在建的10个,已落实业主尚未进入建井阶段的7个,未确定业主的11个。
全区在建小煤矿86个,总设计生产能力为1281万吨/年。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进一步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近期发展目标,即:2010年,全区煤炭年产量将达到6000万吨左右;新建大中型骨干矿井17个以上,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规模达到年产3000万吨以上,市场供给份额不低于50%;地方小煤矿总数控制在400个左右,平均单井规模15万吨/年以上;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至4.5以下;形成合成油100万吨/年,合成氨、甲醇、二甲醚、醋酸等产品约150万吨/年的规模;建成1至2个煤矿设备制造企业;煤层气年利用量达到1亿立方米以上,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32%以上,矿井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并实现100%达标排放,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25%以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9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