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福泉葛镜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贵州是一个巨大的桥梁博物馆,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的桥型齐备,从古老的桥梁到现代的桥梁都有创新、在国内引人注目。
  
  贵州山高路险,河流纵横。河流穿行山间,常有高岸深谷,又多急流险滩,渡河不易,架桥更难,故有“上山爬陡坡,下山蹬着梭;对岸呼得应,要走一天多”的民谣。
  明代以前,人们在小河上筑跳蹬,架木桥或石板桥;在水流湍急的河上用溜索、竹索桥、藤索桥过河;大河上往往以船过渡或用浮桥。明代将中原盛行的石拱桥技术传入贵州,产生了一次飞跃,两百年间便建起了230座石拱桥。石拱桥可在河中砌筑若干坚固的石墩,由单孔桥发展为多孔桥,通过拱券把桥上的重力均匀地分布到桥墩上,不易倒塌。因湖广通往云南的大驿道经过贵州,兴建石拱桥颇多,如镇远的祝圣桥、平越(今福泉)的葛镜桥、贵定的清定桥、贵阳的霁虹桥、兴义的木卡桥等。葛镜桥历时400多年,至今完好,工程技术的难度超过其他桥梁,在贵州桥梁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在全国也不失为桥梁佳构,1985年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越为驿道必经之路,城东南3公里的江是麻哈江支流,这里地势险峻,“两山壁立千仞,相束一江,水黑如漆。有风不波,雾罩山昏,鲜见天日”。昔日过河,均用溜索,人夹着溜筒从高空溜到对岸,沉溺河中者不计其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平越卫指挥葛镜决心修桥利民,但因山势陡峭,水深流急,屡建屡塌。起初选址在上游的马腰河,很快就被大水冲毁,因名“上倒桥”。继而建桥于下游鸭爪坝,也未成功,称为“下倒桥”。再建于中游的五里枯,亦遭失败,称为“中倒桥”。几经失败,但葛镜仍不灰心,对着滔滔江水发誓:“桥之不成,有如江水”,同志是耗尽家财,前后30年终于将桥建成。清代贵州总督张鹤鸣至此,深感敬佩,遂命名为葛镜桥。砌桥的石料瑞方整齐,形如豆腐。当地人以此桥修建不易,可能是得神仙相助,相传张三丰在福泉山修道,于是编出了张三丰用豆腐架桥的故事,故又俗称“豆腐桥”。
  葛镜桥是一座3孔石桥,全长51.44米,宽8.5米,高30余米。桥位于叠翠山北麓,从绝壁峭崖上堆砌起来,在江心建立一座30多米高的桥墩,最大跨度19.62米。其余两孔,建在沟壑、山谷之中,实为旱桥,跨度分别为11.3米和6.26米。此桥用规整的石块砌成,以糯米、石灰加羊桃藤拌和作黏合剂,并用铁水灌注桥面缝口,坚固异常。400年的风风雨雨,葛镜桥依然屹立,桥上布满藤蔓杂草。显得古老、苍劲。桥头山上有葛镜墓,石壁上有多处石刻。丁尚固有诗赞云:“葛镜成桥善意深,讹言豆腐到如今。若非访古寻真迹,枉费仁人好义心。”朱扶枢的题诗写道:“溪山险阻竟沟通,百尺桥横峭壁中。砥柱江流石不转,人谋亦可夺天工”。抗日战争期间,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迁到福泉,院长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异。交通大学对葛镜桥进行考查,测试认为这座古桥“各孔静重和对称的活载完全无问题”,可载10吨重的货车。
  贵州是一个巨大的桥梁博物馆,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的桥型齐备。从古老的桥梁到现代的桥梁都有创新、在国内引人注目。石拱桥在中国起源虽然古远,但著名的桥多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如赵州桥、卢沟桥等等。石拱桥技术传到贵州人手里,结合地理环境而有许多创新,葛镜桥就是一个典型,无论选址、测量、设计、构筑上都有较高的科学含量。福泉葛镜桥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之光,显示了贵州人民的创造能力,成为贵州开发的历史见证,在全国有特殊意义,因而被专家们评为“国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0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