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游莉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它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及其沟通和内部控制监督等要素组成,是企业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各类企业在履行自身职能的同时,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意识淡薄,内部环境较差。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部控制健全有效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够,态度模糊,甚至抵触,因而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审计委员会及相关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员工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企业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等方面的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乎内部控制理论规范的做法,导致有的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即使有内部控制也是形同虚设。
(二)风险评估走过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关注和管理的焦点。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要控制这些风险。管控这些风险就必须先对这些风险加以识别、评估并进行有效的风险应对。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因循守旧,简单地“萧规曹随”,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实际重新评估风险。
(三)控制活动乏力。
企业应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预算与绩效考评等控制手段,来实现控制目标。然而,很多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控制薄弱、费用支出失控、资产流失、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但由于规章制度本身不科学、不严谨,再加上内部环境不理想,造成内部控制成为“橡皮泥”。
(四)沟通及监督不到位。
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当建立健全信息与沟通机制,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内部监督特别是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然而,不少企业对内部审计性质、作用与职能认识不足,导致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行政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一些企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或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信息沟通与衔接不够。
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极易形成账物分离的资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核算单位管物不管账、账物不符的问题,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外部监督对企业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检查不够。
目前,作为企业主要外部监督力量的财政、审计部门,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去外部推动力和约束机制。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工作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企业全员共同的责任。企业可以定期不定期地举办财政法规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培训班,提高全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立起个人、单位、财政三位一体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为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要使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每个员工,并适应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企业业务职能的调整,就必须及时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使内部控制真正发挥积极作用。
(三)强化监督控制。
领导应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单位进行定期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企业还要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并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把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纳入考核体系,以促进与内部控制有关部门及员工尽心尽职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四)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然要求。企业可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24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