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岳贤锋

  【摘要】我国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对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深挖资源的深度特色,加强多元开发,在完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加强武术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借助上海世博会的时机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武术旅游发展。
  【关键词】武术文化 旅游资源 发展对策
  
  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到2020年,世界范围内将有15.6亿人次国际旅游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地和巨大的客源地。中国武术文化融会了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中医、养生、气功、美学等,武术旅游具有观赏、休闲娱乐、强身健体、提高身心素质等功能,是唯我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我国开展武术旅游的地方很多,但学术研究较少。以中国期刊网刊载的文章为例,搜索自1979年至2009年标题中含有“武术旅游”的论文,只有12篇。卫志强等分析了武术旅游社会文化背景,提出中华武术与旅游业有共同特性,有相结合的可能性,认为武术旅游发展前景广阔。①胡幸福认为,武术文化旅游开发的历史机遇已经凸现,武术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可以带来双赢。②李蕾等认为,少林武术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它的开发不但有利于武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向国外的传播,而且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③闫士芳等分析了河北省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深度开发、与其他文化资源没有形成良好对接、发展环境不完善等,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宣传、深入挖掘,加强赛事品牌建设等发展对策。④他们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开发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上,对许多实质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可见,武术文化旅游的学术研究落后于现实的发展需求,进行我国武术旅游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指存在于各种武术文化中,能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方面的武术练习地、建筑、艺术活动;精神方面的思想、精神、传说等。
  武术物质文化资源类型。首先,我国武术拳种众多,如少林、太极、木兰、咏春等,风格各异,在国际上影响巨大。武术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世界人民识别中华民族的语言和符号。其次是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武术场馆,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名人、电影明星等,颇具开发价值。第三是神奇奥妙、独具特色的武术医药。古人习武过程中,发现了不少健身延年术和医疗药方。如少林医药是少林僧众长期同大自然灾害、疾痛损伤斗争过程中留下的丰富医疗经验和独特方药,涉及内科、外科、骨伤、儿科、五官科、伤科等,治疗方法有点穴、药物治疗、针灸等,为“技击家所密”,独具特色。第四是价值极高、品位上乘的自然、人文景观。中国许多著名的武术门派都与名山名寺水乳交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优美,武林精神和景点的文化品位进一步得到了升华。第五是武术影视演员、武打演出、套路、服饰、器械、图书、音像制品等其他武术文化资源。
  武术内涵文化资源类型。我国武术根植于数千年历史的沃土之中,蕴藏着很多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深刻的阴阳平衡、身心同修、道艺统一等中国传统哲学、宗教思想。同时,武术历来讲究“十年磨一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些可以塑造人勤奋、刻苦、果敢、坚强的品质。另外,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武术文化节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内外游人观光旅游,比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 河南省相继举办了“河南武术旅游节”、“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全国少林拳大赛”、“中国嵩山国际少林武术旅游节”、“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等各种大型活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掀起武术热。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深度挖掘武术文化旅游资源,注重产品的特色化、多元化。目前,我国武术文化旅游仍停留在武术表演节目、武术博览会等形式上,虽然能吸引来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代表队竞技或表演,但大多仍是“武术搭台,旅游唱戏”或“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的“两张皮”形式。武术文化旅游的发展要紧紧把握“武术是特色,文化是灵魂,旅游是基础”的特点,推出体验游、康体保健游、休闲游、习武夏令营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不仅可观赏精彩的武术技艺表演,获得审美满足,更要参与到习武活动中,体验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特有韵味。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是为了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如针对青少年可开展学习、竞赛竞技性项目;中青年可开展如学术交流游、武术民俗文化游项目;中老年可开展保健、养生活动项目。另外,按照拳术特点、游客性别、旅游时间、兴趣爱好等也可推出不同的旅游项目。武术文化旅游纪念品必须有一套设计先行、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投资、院校介入、协会参与、品牌营销的纪念品设计开发新思路,要有较高的文化底蕴,能够向世界传达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武术文化旅游涉及部门较多,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为战、管理松散,缺乏市场调控,造成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问题。甚至有些景区与其他企业之间出现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事件。例如:“青城派”和“青城派掌门”这两个名称被抢注商标;少林寺的商标问题也较为严重,国内有些公司注册少林寺商标,美国、日本、荷兰、南非等国也出现少林、少林寺、少林拳等商标遭抢注的现象。因此,武术旅游除了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外,还需要国家旅游局及其他部门加强管理和立法,完善市场机制,使其一开始就处在良性环境中,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
  借助上海世博会,大力推进中华武术文化旅游。近几年,我国曾派人到五大洲60多个国家进行武术表演和交流,不仅宣传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增进了国际友谊,中国武术已风靡欧美及其他地区。据悉,国际武联自1990年成立以来,已有100多个成员国,其中欧洲会员最多。中国武术已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尤其是太极拳。日本早在10年前就号称,其太极拳练习者超过100万人。欧洲也有各类太极拳组织30多个,成员近4万人。我国应抓住上海世博会契机,树立武术文化旅游在国际上的形象,塑造品牌,同时要在传播方式、品牌沟通、宣传促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世博会作为展示中华武术文化的广阔舞台,大力推进中华武术文化旅游。
  整合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开展区域协作,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行优势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旅游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有效地克服各地的局限性,产生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武术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培育拳头景区景点,以点带面促进武术文化旅游的发展;联合各种武术流派,举办“华山论剑”、传统武术节等活动促进中华武术旅游的全面开花;推进武术景点与各地自然景观的联合,从规划、市场、营销等方面开展合作;精品景区共同开发境外市场,联合营销,加大武术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着重发展与世界各地的武术文化研究机构、武术团体、协会等的联系与协作。
  加大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有些地方盲目开发武术文化旅游资源,景区存在严重商业化、城市化现象,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损坏,制约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作为“佛教圣地”、“禅宗祖庭”的嵩山少林寺,如今蒙上了浓重的商业化色彩,游人到此再也找不到“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优美神秘景象。众多商业活动使少林寺展现于社会大众面前的是一种浮躁复杂的形象。因此,要保证武术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其思想文化内涵,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保护,才能为武术文化旅游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加强政府调控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武术资源,使武术旅游遍地开花。我国武术旅游不论是资源开发程度、经营状况、管理水平还是经济、社会效益,在地区间差距都较大。就河南而言,集中体现为“少林过热,太极过冷”。陈家沟有很好的武术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全世界有近1亿人喜爱太极拳,但陈氏太极拳基本上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旅游上呈现出一片冷清的景象。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除了二者之间在资源上的差距外,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水平、思想观念、机遇把握、政府重视程度等都是其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因此,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均衡地配置政府资源,加大对陈家沟景区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把它作为河南省的又一武术旅游精品景区来开发和建设,最终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康体、避暑、影视城等于一体的旅游经济区。(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本文为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编号:B249)
  
  注释
  ①卫志强,秦伟:“中华武术与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第1期,第28~31页。
  ②胡幸福:“论武术文化旅游开发的天时地利人和”,《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第1期,第80~84页。
  ③李蕾等:“少林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第3期,第112~114页。
  ④闫士芳,韩红雨等:“河北省武术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83~86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2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