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长华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1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关键词:小学 数学 主体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凸现学生主体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某学科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的喜欢的程度。“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凸现学生主体的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才会愿学、乐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用“情感”开道。有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注意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其次,教师要转变观念,重塑角色,改变教师在课堂的中心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导向,视“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把微笑带进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点燃他们心中希望之火,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课堂上要用深情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和创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表见解,即使回答错了,也不会有人嘲笑。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关注非智力因素,培养坚韧意志
培养能力是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的作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坚韧性意志和创造精神有着极大的好处。有的学生脑袋瓜挺聪明的,但是,成绩一直上不去,这里有好多原因,其中自信心不足,耐挫能力差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因素。学生的心理出现了偏差,走进了误区,学习的主体性发挥也就几乎等于零了。缺失了主体性的学生怎么能学好数学呢?针对那些主体性发挥不够好的学生,可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小组的第一次活动不是教比教材更深一点的知识,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耐挫能力。要告诉学生该如何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怎样对待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实践证明,这种穿插在兴趣小组学习时反复进行的工作效果相当不错,不少曾经在兴趣小组学习过的学生由于意志坚强了,兴趣增加了,成绩也就有了明显地上升。
三、渗透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知识里,体现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除了要设计一些情境外,还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学生一旦具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不断获得学习成功,增强自信的动力,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就注意演绎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出示了一个缩小了长方形的长的图形――正方形,要求学生计算面积,学生就用s=ab这个公式计算出了正方形面积。这时稍加点拨:这是个什么图形?学生恍然大悟,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数学知识的运用是演绎思想体现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能自觉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从中得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学到的知识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知识才是“活知识”。
四、激发学生的求异创新热情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否对数学具有持续学习的原动力,就在于其能否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管学生在知识基础、反应能力等方面有着形形色色的差异,可这并不等同于每个人都没有进步的可能。只要学生敢于大胆思考、小心落实,即使结果可能出现差异,但其必然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一定的进步,也能运用数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一定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与课堂内容的结构,设定不同的实现目标,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的主动实践,同时对于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师也要注意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应该用一种宽容大气的视角来看待学生的表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塑造一颗富有自信又具有开拓性的心灵。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橡皮泥等教学用具,在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由想象,大胆创作“,捏造”出他所知道的生活中的事物。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国辉.合作教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4-79.
[2]郭义东.小学数学新课改漫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5-78.
[3]方形凯.小学数学教法[M].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2-106.
[4]周桂杰.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教学管理,2004(9).
[5]陈洪洲.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小学生教学研究,20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7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