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动态对等与汉英谚语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燕丽

  摘要:谚语时含建议和普遍真理的话语。总的说来,谚语寓意深刻,节奏感强。 学习一种语言的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以及该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翻译本质上来讲是文化间的交流,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的交际。在翻译中能否实现文化内涵从源语到目标语的成功转换可以判断翻译是否成功。该论文就是讨论在尤金・耐达的动态对等原则的指导下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互译的最佳策略。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动态对等原则
  
  1、引言
   谚语是一种承载着文化信息的话语,它凝聚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经验。谚语中涵盖的智慧精华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更新。汉语中的谚语和英语中的谚语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这些谚语的翻译往往并不能传递谚语本来涵盖的文化含义,读者也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其他语言中的智慧。因此,作为一个负责的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在进行谚语翻译的时候,要与谚语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再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文化涵义的缺失。
  2、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比较
  2.1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语言特色
  明喻是一种用比喻词指出两种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修辞方法。英语中有很多运用明喻修辞手段的谚语。例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汉语中同样有这样的例子。例如: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暗喻是指没有比喻词的提示,但是用一种事物说明另一种事物。英语中例子例子有:Smile is a good medicine. 汉语中:话是开心的钥匙。
   换喻不像明喻、暗喻等比喻形式那样利用不同类对象的相似或类同点构成比较,而是利用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来唤起他人的联想,从而避免直说。汉语中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在这个谚语中,用老骥来代替老年人,用千里来指代更高的追求。英语中的例子:Good hand, good hire. 在这个谚语中,用”good hand” 来指代有能力的人,也是换喻的体现。
  拟人也在谚语中大量出现。汉语中的例子有:失败是成功之母。把失败看成是成功的母亲,赋予失败生命力,整句话显得鲜活生动。英语中的例子:Fact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本身事实不会说话,在这句谚语中,赋予事实人的言语功能。
  2.2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来源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谚语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经验。谚语体现出的是大家公认的真理,指导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下面的例子说明了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对谚语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
  (1)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s.
  (2)A small leak may sink a great ship.
  (3)春天不忙,秋后无粮。
  (4)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文学作品是谚语的重要来源,每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对该民族语言的谚语的影响是很大的。下列这些谚语都来自汉语或者英语的文学作品。
  (1)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准。From Francis Bacon, of Study)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Everything is ready except the east wind that is crucial.----The Three Kingdoms 《三国演义》)
   2.3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区别
   中国人和英国人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他们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英国人习惯放牧,捕鱼和航海。所以英语谚语中有很多跟捕鱼和航海有关的谚语。例如:
   (1) No fishing like fishing in the sea.
  (2)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
   中国人以农业为主,所以汉语谚语中有很多和种田有关的谚语。例如:
   (1) 种田不用问,用好水和粪。
   (2) 好树结好桃,好种出好苗
  中国和英国的气候不同。中国的春天刮东风,英国冬天刮东风。这两个民族的人对东风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人认为东风温暖湿润,英国人认为东风寒冷干燥。因此在谚语中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例如: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When the weather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
  3、动态对等与英汉谚语的翻译策略
  动态对等”理论由尤金・奈达于1964年首先提出,在圣经翻译领域颇具影响力。这一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力求目标语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等同于源语言对原文读者产生的影响(Nida 1984:118)
  在动态对等原则的指导下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来进行谚语的翻译,这样才能翻译出谚语中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谚语的意思。下面介绍几种翻译策略,分别用不同的例子阐述不同种类的谚语适合那些翻译策略。
   3.1 直译
  直译是指要完全保持源语的意象以及结构的翻译方法。直译的好处是可以原汁原味地保留语言的特色。如果英语汉语中的谚语含有同样的意象和寓意,代表完全对等的文化色彩,那么就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is literally translated as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 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这句谚语的翻译采用直译的方法,实现了意象和意思的完全对等。
  3.2 意异
   有时候,谚语不能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会造成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要采用意异的翻译策略。例如:有眼不识泰山被翻译成Do not recognize somebody’s eminence. 在这句谚语中,泰山是文化负载词,西方国家的人不了解泰山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所以为了避免误解,采用这种翻译方法来实现意思上的对等。
   3.3 直译加注释
  在汉英谚语翻译的时候,直译并不能完全表达清楚谚语所含有的寓意,然而为了实现对等,需要使用直译的方法保留原文的意象和文化色彩。为了读者更好理解翻译过来的谚语所表达的本来意思,注释是必不可少的。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既保留了原文的原汁原味,又可以让读者充分吸收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实现功能上的对等。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A lover sees a Xishi in his beloved. Note: Xishi i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ancient China.)
  4. 结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参与跨文化的交流。不同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谚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因为两种文化的差异,谚语的翻译需要一定的策略来处理两种文化下的读者对同一个谚语产生的不同反应。为了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使得目的语的读者看到翻译的谚语时产生与源语相同的反应,不同的谚语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为了实现各种目的,可以分别使用直译、意译以及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进行汉语谚语的翻译。
  
  参考文献
  [1]Nida, E.A. (1984). “Approaches to Translating in the Western Worl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22:9-15.
  [2]Nida, E.A. (2002). Language and Culture:C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郭建忠,(2000),《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胡文仲,(2000),《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1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