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水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灵旺

  [摘要]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管理现状要求管理工作必须转变观念,即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基础上实现“自然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变”,将对水资源的管理提高到“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地位来认识。该文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对策和措施,即:在统一规划、管理的基础上,培育水市场主体,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确定水权分配原则,实现市场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对策水资源配置
  
  随着福清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显突出,水资源将成为严重制约福清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做好水资源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本文就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和对策作粗浅探讨。
  
  1水资源管理工作转变观念的必要性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控制性要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担负着提供和保障引水安全,防洪安全、生产安全等经济发展需要的重任,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前实现。
  在计划经济年代,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模式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福清地方不少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偏低,建设质量达不到要求,配置设施不全,用水浪费大,水质污染严重。东张水库始建于1957年,当时设计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二百年一遇。对比现行国家防洪标准二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二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原大坝工程防洪标准明显偏低。由于原大坝工程质量存在先天不足,工程运行一直采取限制水位运行,比设计正常蓄水位低1.0米。渠道工程养护长期投入不足,改造前水量利用率为40%,改造后水量利用率提高到60%。灌区农灌漫灌普遍存在。用水浪费大,制约城镇经济发展。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暴露出的问题日显突出。东张水库运行50年来,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排洪,在警戒水位以下开闸泄洪占总排洪年数90%,且洪水过后水位无法回蓄到正常水位,不仅给下游城镇防洪增加压力,同时也给年度兴利调度和跨年度水量调节及保证城镇工农业供水都带来一定困难。1999年汪恕诚同志在全国水利学会第七代表大会上讲话中提出“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指出水利发展新思路。强化水的资源意识,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加强水污染治理。这一工作思路将水利工作的重心回归到水资源管理上来。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要实现水资源“从自然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变”的工作新思路。实现这一转变有利于保障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首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运用经济杠杆和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水资源经济属性的认识,确定合理的水价,培育成熟的水市场,发挥水市场对水资源优化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其次,有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强调水的经济属性,确定了水是商品,让全社会人感知“水就是商品”。将人们身边的水与自身利益挂钩,通过利益驱动,调动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再次,有利于实现多年前提出“以水养水”的口号;有利于实现增强资源管理单位的后劲和活力;有利于实现单位工程管理和维护。
  
  2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2.1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科学合理管理水利资源
  由于水资源所处的战略性地位和其作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水资源管理必须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
  2.1.1 水资源管理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这是由 我国特殊国情和水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区域分布又极不平衡,年内和年际变化大,跨省河道等自然特性要求水资源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水资源的江河流域特性和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水资源要按流域统一管理、规划;城镇的现代化建设对水资源利用需要增长较快,对水质、水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对防洪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切都迫切需要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
  多年来,我国水资源管理部门分割、地区分割,使防洪减灾城乡用水、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都存在许多矛盾,造成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没有水资源的统一规划,也就没有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在世界众多国家,水资源开发的规划和水资源有效管理是一样重视,是并举的。有效规划是解决水的控制和利用的许多问题冲突的需求,极大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公平原则。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因而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脱离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水市场只能走向无序,后果不堪设想。
  只有坚持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才有可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为水资源具有循环可再生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应用是的不可替代性、经济上的利害两重性等特点。而循环可再生性是水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基本自然属性。水资源始终在降水――径流――蒸发的自然水文循环中,这就要求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形成一个水源――供水――用水――排水――处理回用的系统循环。
  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对水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导致江河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过度地围湖造地、侵占河道、湖洼、降低了河湖调蓄能力和行洪能力,加剧洪涝灾害;大量污水不经处理排放,超过河湖自净能力,水体污染,水生物被破坏等等,都是人类违背了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水资源利用的一般规律,导致水生态系统循环的破坏,最终又转化为水对人类的加剧侵害。为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根据水的自然属性,把水的利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好供、用、排各环节的关系,在不违背水的自然规律基础上,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再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1.2 水资源统一管理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地制定管理原则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在遵循合理分配、开发利用与环境协调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2.1.2.1 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和保护环境一体化。开发水资源是为了满足人民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防灾减灾和保护环境是为了支持和维护资源的持续生成和全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三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持,缺一不可。开发是人类永恒的活动,而防治和保护则是开发利用的必要条件。
  2.1.2.2 全面管理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具有互相转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尤其是地表水、地下水往往都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直接对象。利用水的流动性和储存条件,联合调度,统一配置和管理地表水、地下水、保护水资源、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2.1.2.3 开源与节流并重。我国人多水少,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的四分之一,黄河、海河等流域水资源量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增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而且影响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只有开发与节约、利用与保护并重,才能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保障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用水需要。

  2.1.3 必须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
  水资源统一管理系统是比较复杂的,涉及面广,管理措施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其主要的手段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及宣传教育手段等。
  法律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手段。从水资源产权到体制管理,从规划到管理、水环境保护、防汛抗旱调度、工程管理、水行政执法等都要通过立法,划清各部的责权利关系,从而规范各部门之间的行为。
  经济手段主要是建立合理的水价,充分发挥价格经济杠杆作用。
  水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常出现水灾、旱灾、突发的水污染和公害事件及水事纠纷等,需要紧急调动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灾、抗旱。需要协调地区、部门间的水事矛盾,又需要用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经常性的事务进行处理。
  科技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也是搞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理论和新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各宣传媒介宣传水法,使全社会人都珍惜水、保护水。
  2.2 确立水资源配置的“两级市场”模式
  水资源配置模式的确立,在考虑自身的特性基础上,充分借鉴现有自然资源的市场管理模式。水市场实质上是水权市场,即权力的分配与转让问题。因此,水市场的构建可以按“两级市场”模式进行。
  一级市场是水权出让市场。目前东张水库基本上按这一模式操作运行。一级市场由政府垄断,依法组织水权出让。
  二级市场是水权转让市场。目前福清小(二)型水库基本上按这一模式运行。取得水权的组织或团体,可就其拥有的水权进行转让,但转让必须经出让方批准同意方可进行。水权在二级市场流通,促使水资源从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发展,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调控。但二级市场必须遵循如下一些原则,一是转让者必须首先满足自身用水需求。二是受让者保证水资源合理使用,明确水权是使用权,而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三是有偿使用和限期使用。四是向政府部门交纳一定的租金。上述这些原则主要是防止利益的驱动,不顾用水情况,盲目追求效益最大化。
  在水市场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市场法规法则。一是出台水市场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建立水市场,二是对水权交易科学定价,三是制定水权交易规范文本,降低交易风险。
  2.3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养好水市场
  2.3.1 改革管理单位体制,培育成熟的水市场主体
  水市场主体必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现有的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经营性质不清、经营责任不明。改制后经营性资产的运行维护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进行。
  2.3.2 按经济杠杆操作,促进水价改革
  水价背离价值,无法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也就不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时,水价低于供水成本,也是管理单位亏损的主要原因。价格与价值背离是导致水资源浪费的根源之一,进行水价改革,通过水价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全社会节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改革,形成价格补偿机制,保证管理单位正常运行,使供水工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2.3.3 确立水权分配,培育水市场
  对水权的分配必须按以下几项原则进行:一是优先使用原则,二是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三是用水和排水统筹规划原则,四是有偿使用原则,五是不宜买(卖)断的原则。考虑到我国水资源分配状况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水权分配应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进行。
  总而言之,只有明确水利管理模式,解放思想,转变水利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水利体制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水利事业的明天才有可能迈向辉煌。
  
  参考文献:
  [1] 陈志恺. 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J]. 2003, 23(1):1-5.
  [2] 刘广, 李红,等.水资源与山东可持续发展[J]. 中国水利, 2003, (2):57-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3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