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介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挺

  [摘要] 该文以“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结合居住区开发的现状及景观设计的介入问题,来重新定位景观设计与居住区开发的关系,并探讨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介入的时间与模式,指出景观设计在现今居住区开发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居住区 景观设计 生态 介入
  
  1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现状
  
  中国的城镇化已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中国的城镇化率已从1990年的18.9%上升到2007年的43.9%,随着居住区大量涌现,人们不得不面对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困扰。1995年以前,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深受苏联小区模式的影响,采取居住区一居住小区―组团的分级结构模式,居住区空间也随之划分为三个层次。
  明确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的性质和规模是为了在规划设计中有共同的语言,便于配备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但在这种小区模式下使得人们认为居住环境的概念就概括为“绿地+场地+小品”的小区绿化模式。这种模式下的环境设计集中表现为绿地的分级与组织及环境要素的配置,强调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的高低成为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人们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总是认为其是建筑规划的延伸,更多的是一种绿化,及美化环境的概念。同时空间层次的划分,限定了小区的景观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如意。
  
  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介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优秀的城市住宅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而且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通过居住区外景观环境的塑造,让居户有了与大自然沟通的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当前房地产开发策划理念也从卖地段走到了卖环境的市场营销阶段,但是与建筑设计相比,景观设计在我国快速发展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对于景观设计的介入,开发商往往在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有其专门的设计理念、思路以及对于环境空间的看法,但是现在的居住区开发设计中景观设计的介入往往是落后于整体开发。有时建筑都快结顶,木已成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成了简单的绿化设计。
  在这里提出的是一种“大景观”的概念,现代景观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绿化设计、美化设计,而是对整个项目设计过程的全面介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大方面:
  2.1 立意主题的建立
  人们在居住区营造中的最终目的是营造一种场所精神,即认定自己属于某一地方,这个地方由自然和文化的一切现象所构成,是一个环境的总体。栖居于同一个地方场所的人们通过认同于他们的场所,旨在认识、理解和营造一个具有意义的日常生活场所,一个人的居住的真实空间。那么如何才有场所性,场所是由两部份构成,即场所的性格,场所的空间。空间是构成场所现象之基准组织,而场所性格则是所有现象所构成的氛围或真实空间,而居住区景观就是将场所的性格及空间互相结合,通过各种总设计手段表现出来。,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景观规划使人们认定自己属于某一地方,是这个地方自然和文化的一切现象构成,是一个环境的总体。那么对于居住区来讲,他们的场所精神就是开发商想要营造的一个最终目的,虽然这包含了各种条件与因素,但是对项目风格的确定是首要的一环。
  2.2 全程的设计介入
  新的景观设计模式,改变了以前那种等待建筑设计完成以后再作环境点缀和修饰的做法,使环境设计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全程。景观与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与开发商的项目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居住区景观设计,在介入时间上应该大大前移,应在项目准备开发时就应介入,与开发商建筑设计单位及策划单位共同参与,并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及时对项目规划及定位提出修改意见,真正做到景观与项目的完全融合,做到景观设计与建筑风格及规划空间的完全统一,避免简单地成为对建筑规划的补充及修正。同时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应注重小区业主的参加空间及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对于以后居住者意见的尊重。
  居住区的发展犹如一座复杂而且精密的钟表,一发而动全身,项目操作应考虑各方面综合要素,一般在景观前期介入。对于建筑规划设计从景观设计角度有以下建议:
  首先,规划时对建筑体量的设计和处理上做合理的考虑。比如将过大而单一的体量通过变异、高低、长短、错位、退台的变化和组合等,以作为改变其方盒子形象丰富住区景观的一个重要手法;住宅单体设计时将常有的阳台、露台、空调机位,构件等立面上的各种元素及色彩、质感、装饰件等,结合体量组合及造型,进行优化整合设计,从而使建筑与室外的空间环境相互穿插融合,使住区的视觉空间环境成为一个自然统一的有机整体。良好的住宅单体外部的造型设计,则又将为住宅套型内部提供良好的室外景观资源。应使造型及色彩对住区景观环境产生积极和正面的作用,而非是消极和负面的影响。
  第二,套型设计应强化户内外视觉景观的交融。对住区环境质量的精心营造,几乎可使每一栋住宅楼都会具有不同特色的环境处所,如何将楼层所处的外部环境资源景观纳入户内,又是继外部景观环境设计后的又一个值得研究的环节。方法当然是很多的,关键在于设计意识上的重视并巧妙运用。
  第三,提高室内视觉景观质量并注意室内空间的互借。从户内视觉景观分析,如果将住区室外环境作为远景、露台和阳台的景观设计为户内提供中景、套型设计时再有意进行室内近景的组织,将室外景观通过序列组织而连续延伸到室内,能使住户感受到远、中、近等三种不同层次的景观,达到扩大室内空间感觉。改善封闭郁闷的效果,为营造室内空间感和流通感,从而营造开敞、舒适、宜人的居家环境。
  2.3 介入范围的扩大
  现代居住区景观涉及面与传统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另一个巨大区别就是对设计范围的不同理解。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园境小品,休闲设施,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及其界面,乃致人的视线组织等都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范围之内,从而大大扩展了“绿化+场地+小品”小区绿化模式的设计对象范围,而这不仅仅是一个设计范围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对于居住区景观设计理念的不同理解。在关注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同时,景观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视作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居住区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2.4 介入手法的丰富性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不再拘泥于某种设计风格和手法,而是根据具体的项目环境及介入时所处的项目开发阶段而定。现代艺术(如解构主义,后现代,波普艺术)及新的哲学的发展都为景观设计拓展更多的设计理念提供了灵活多变的构图手法,将现代的几何构成手法和流畅的性线形态

揉合到环境中,丰富发展了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为人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居住环境,为人们营造诗意的空间。
  多样性的物业类型和多样性的建筑规划所形成的空间是景观设计得以存在的母体,也是它的基本载体。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对建筑规划空间进行梳理,由于不同的建筑空间规划会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景观设计必须通过对原有的设计理念及不同空间的大小、类型进行整理,采用点一线一面模式,将各种元素构成的点贯穿起来。节点、地标、路径、边缘、区域,由主导元素构成的点形成网络序列。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点线面的结合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由于居住区的物业类型多样,每一种类型所形成最后空间的类型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景观设计就应对其物业的不同类型提出不同的设计模式组合。
  
  3 设计遵从自然
  
  中国的建筑与环境关系深受儒家道家的影响,中国人对于居住空间环境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有机统一,这是一种哲学境界与审美境界,更是一种人生理想,庄子在几千年前就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反映出人们从自然界获取生存条件,必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观点。
  对于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与尊重,强调土地的固有属性对人类使用的限制性和造宜性,应认识和理解地质学、水文学、土壤学、植物学和野生动生物学,它们可以为设计提供可靠数据,这也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给予人们的经验。所以对于景观设计中的自然性与生态性,一直是衡量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4 交往活动空间的重要性
  
  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动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居住者使用,所以强调活动空间的重要性,来增加人们的参与性。
  当前我国居住小区常常是功能分区明确,居住空间的功能被划分为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彼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互不交。住宅的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建筑密度等都经过精心的设计达理性的结果。公共交通与居住分离,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条理。但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是一种含混的、复杂的内在机理。简单划一的物质空间缺乏生活的情趣,容易造成精神上对环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这也是现代居住区中出现的“城市病”――邻里老死不相往来。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正是要打破这种简单划一的物质空间,通过创造多元化、多层次、含混性的居住空间,来反映生活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公共活动空间对于人的感受主要通过空间的不确定性、多义性及含蓄性来表现。
  
  5 结语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持久发展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对于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使设计目标更加科学化。同时应积极倡导居民参与设计规划,这将有助于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更合理,从而促进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4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