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大学生职业观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常柏

   摘 要:当代大学生职业观的偏离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的认知呈现出主观主义倾向;职业理想世俗化,功利主义明显,社会责任意识缺位;职业道德与职场要求距离较大以及职业技能欠缺,职业规划不明晰。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养成大学生的正确职业观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大形势教育的力度,增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使大学生向非正规就业观念转变;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引领大学生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职业观。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职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12-0085-02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最高哲学范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崇高目标。我国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应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观偏离的现状
  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的认知态度,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方面的反映。它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主要内容。职业观直接支配人们的择业意向、从业态度、创业效果等。职业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职业观的内涵,不同历史、社会文化环境对职业的评价和选择有不同的标准。当代大学生职业观受到了现时代整个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大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认知表现出主观主义倾向。职业的价值不仅指职业自身是否有用的问题,还包括个人及社会对其作用的认识、选择和需要。受传统职业思想,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认为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才是体面的选择,才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去个私经济就业以及灵活就业不过是无奈的屈就。以至于毕业后养猪、卖猪肉、送盒饭、竞聘环卫工人、卖红薯等等,这样的自立自强、自主创业的行为为许多大学生所不屑。近几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成为“国考”,其激烈竞争程度比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很多艰苦职位无人报考,有的人等不来高薪工作就不就业,导致自愿性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到普通劳动者的岗位就业是人力资源配置的一种常态,可是,就业者本人,以及整个社会都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导致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职业认知的误区。
  2.职业理想世俗化,突显功利倾向,社会责任意识缺位。人们的行为总是受思想观念的支配。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和憧憬,是对职业所带给自己的生存需要、个性满足以及社会责任的想象和希望。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往往是报酬高低、福利如何、是否稳定,他们更强调职业的个人价值,重视个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而忽视职业的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感明显缺失,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世俗化倾向。加之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各领域所发生的道德失范,是非不辨,善恶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导致他们更多地关注“小我”而无视“大我”。
  3.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尚未成熟,与职场要求距离较大。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着职业的行为规范和习惯传统,是实现职业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保证。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无疑受到了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缺乏忠诚度,跳糟频繁,甚至不辞而别,轻视职业品德,缺乏诚信,团队协作精神欠缺,艰苦奋斗精神不够等等问题。2006年由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完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整体对比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的选择,对“品德”的选择成为二者最大的差异:不论是2006年度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品德都被他们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2006年度毕业生选择中“品德”排在最后一位,在校大学生中“品德”排在倒数第二位;而对“品德”的选择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排在第三位。[1]这种差距,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离职场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4.大学生职业技能欠缺,职业规划不明晰。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特别是文科院校,仍然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内容明显欠缺。虽然大学生有较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各种兼职,但从兼职中所获得的“新信息”的质和量都不足以对他将来的职业选择行为有实质性的帮助。同时,相当一部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压根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因而面对就业难就更显得焦虑和迷惘。加之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依然存在,于是,人生期望、职业愿景变得模糊动荡。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大学生职业观养成的现实启示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大将就业提到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大学生科学职业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1.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大学生职业观的养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即“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只要生产力没有发达到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程度,那么,我们就难以摆脱“物的依赖”,甚至“人的依赖”。“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2]85也就是说,只要生产力没有足够发达,那么,大学生的职业观,就受到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无法驾驭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68。发达的生产力,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就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扩大自主择业的空间。同时,社会化的生产力提供了普通交往的活动空间,可以促进其能力的丰富和提高,促进其个性的丰富和发展,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对待社会和职场的期待。
  2.加大形势教育的力度,增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成熟稳健的职业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化的产物,大学生职业观的养成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也即大学生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我们在革新了技术、能源基础、家庭结构和工作性质的同时必然也改变了人。”[4]因此,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背景下,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形势教育的力度,因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正处于风险社会之中。具有全球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三个基本特征的风险社会“不仅仅是一个认知概念,还是一种正在出现的秩序和公共空间”[5]。增强对风险社会的认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把握风险的规律,增加就业和创业的成功的机率,还是战胜挫折、增强自信心的重要法宝。同时,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增加大学生实践环节,强化职业规划训练,在实践中增长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其职业选择积累经验。
  3.强化政府就业公共服务职能,促使大学生由正规就业向非正规就业观念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就业环境由原来的正规单位、终身制和全日制就业的刚性就业向非正规单位、弹性和灵活就业的自主就业转化,就业具有了开放和流动的特征。这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角色,成为就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另外,按照马斯洛的人的需要理论,当人们进入关注社交和自我实现需求阶段时,他们对于灵活就业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因为他们喜欢自我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大学生向非正规就业观念转变,使他们逐步摆脱对于“物的依赖”,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4.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引领大学生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职业观。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养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中的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深远。应该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领大学生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职业观。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媒介应该客观、全面、公正地分析评判职业价值,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冯冠.以契约精神引领高校职业观教育[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托夫勒.第四次浪潮.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226.
  [4]叶凌雪.风险社会中成人教育的责任与使命[J].文教资料,2009(4).
  责任编辑:黄 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5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