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智学校插班生情绪行为问题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培智学校插班生多为智障儿童,年龄一般在10岁以上,他们由于不能适应普通小学的学习生活而转学到了培智学校。相对于一开始便就读于培智学校,已基本适应学校生活的智障儿童,这部分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敏感、爱哭,易怒,注意力稳定性极差、多动、自控能力差等方面。智障儿童这些不良的情绪行为对他们的社会功能、家庭角色和个体身心的发展产生了损害,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在实践中,笔者综合运用了多种干预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家校联合 多方干预
  
  解铃还需系铃人。为了更好地实施干预,笔者专门约谈了这些智障儿童的父母,希望他们配合我的干预,在家庭教育上做好几点:(1)他们的孩子是特殊儿童,但首先是儿童,所以要把他们当普通儿童来对待。鼓励他们多与小朋友玩,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也要让他们与客人交流;对于他们的优点多表扬,对他们的缺点要明确地批评,对他们的无理要求,不能无原则地满足。(2)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很善于模仿,许多词语句子可能是从大人那儿学来的。(3)作为10多岁的孩子,应该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父母不应该继续包办一切。可以分配些简单的任务,动手能力的增强也能同时促进大脑的发育。
  
  模仿伙伴 融入集体
  
  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对象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学龄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年龄段。智障儿童由于认知水平低下,说理教育的效果并不好。智障儿童的形象思维远胜抽象思维,模仿能力并不比正常儿童差。所以我采取了模仿法来增强他们的合作性和交际能力。
  以我班小宇和小宁为例。小字是个12岁的女孩子,家中有父母和一个4岁的弟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来本校前就读于一普通小学四年级。她的小学老师认为她实在跟不上学习进度,建议家长将其转到本校接受专业的特殊教育。
  小宁是个男孩,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小宁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父母说他胆子小,别人对他说话,声音大点都会惊吓到他,很少跟小朋友玩。原小学老师说他上课时总是神游天外。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宁和小宇也不例外。好多次,我发现小宁站在旁边观看同学们玩,同学们玩到高兴处,他的脸上也会露出笑容。孤独非他所愿,他只是不懂如何与人相处,他需要一个榜样,一个示范。于是我分别指定了一个学生帮助他们,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地教他们读,帮助他们准备学习用具,学习整理课桌书包。学生活动时,我先让他们旁观,等其他学生玩得兴趣高涨时,再热情邀请他们加入,通过刚才的观察他们已获得了参与活动的方法,我带领其他学生接纳他们,给他们鼓励。这样,他们不仅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与伙伴交流的乐趣,还习得了与同伴友善相处的方法。一次谈话中,我问小宇喜不喜欢现在的班级和同学,她连连点头,眼睛亮晶晶的,说最喜欢的就是帮助她的两个同桌。从学生的反映和她的表现看,她现在已经完全融入了集体。
  
  阳性强化 促进学习
  
  按照行为主义理论,一个行为能否定形成并持续,要看它是否能得到强化。奖励能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惩罚能消除某种行为,但是奖励的办法对行为的影响更大,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淡化异常行为,合理安排强化程序,就能慢慢接近目标。学业成绩是学生自信心的来源,小宁的现状是所掌握的知识量远落后于班中其他同学;课堂学习注意力分散,效果差,如果教师不去关注他,他可以整节课做小动作,或者发呆。要想提高他的学业,必须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摸清这些情况后,我一方面上课时时刻关注小宁,不指责不批评,采用各种方法努力吸引他的注意力,如举例时候常提到他的名字,经常微笑着注视他,提些他能回答的问题让他回答等等。另一方面,降低对他的要求,以他有能力完成为度,单独为他布置作业。每次他完成了任务,我都会及时评价肯定,并让全体学生对他竖起大拇指,让他体会到被肯定的喜悦。等他能较顺利地完成一个低难度的任务后,我会略微提高难度等级。这样一步步提升任务难度,一次次阳性强化,小宁的学习有了较明显的进步。他的注意力稳定性也有增强,碰到教师的目光不再躲避,能注意听同学的发言。
  
  忽略消退 弱化缺点
  
  对某个行为进行奖励,可以使该行为得到持续,反之,对某个行为漠视、忽略,就会促使该行为逐渐消退。小宇有很多骂人的口头禅,经常无缘无故地辱骂同学,一不如意就哭,多次教育无果。我要求学生注意文明礼貌,当小宇没有异常表现的时候,要与她友好相处;小宇骂人、发脾气时不反击,要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同时暂时停止与她的游戏和交流,让她自己明白她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受欢迎的。大半个学期后,小宇与同学的交流已经基本通畅,在学生中调查,基本听不到小宇无故骂人了,偶尔我去上课的时候她还要告状,但是哭闹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经过半个多学期的辅导,这类插班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明显减少,他们与同学、老师的相处日趋融洽,哭少了,笑多了;学习习惯有了改进,基本能适应学校的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7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