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智学校课堂不良行为管理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堂管理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最重要因素,课堂管理通过对教学环境条件进行创设和对活动程序做出规定,使得学生最大程度参与课堂中,不良行为减少,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目前培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因此课堂管理也是培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
  关键词:培智学校;课堂;不良行为;管理现状;对策
  日前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一般包括智障、自闭症、脑瘫、学习困难及有各种情绪行为不良的学生。缺少日常的社会行为和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是这些学生的共同特征,表现于课堂上,漫不经心、做小动作、随意离开座位、大笑或大哭及其他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扰乱正常课堂教学,这已成为困扰教师重要不良。在培智学校,对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更具困难与挑战,而且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一、培智学校课堂不良行为特点
  (一)多数学生有不良行为
  在培智学校课堂,真正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并不占多数,这些学生往往能力较强行为习惯较好,占有了课堂中的绝大多数参与机会,是教师较易管理和控制的对象。而其他学生因为较多出现不良行为则成为失控的对象,他们较少参与课堂,不能以有效的方式与同学、教师发生交往。
  (二)非干扰性不良行为较多
  按对课堂功能实现的影响程度,不良行为又可分为干扰性不良行为和非干扰性不良行为。前者指既不参与课堂活动又对他人产生干扰对课堂秩序具有破坏作用的行为,如教室跑动、发怪声、拍手等;非干扰性不良行为尽管不参加课堂中的有效活动,但对他人较少或没有干扰,如凝神发呆、做小动作、沉默退缩等。在培智学校课堂,从行为数量及持续时间来讲,干扰性不良行为并不占多数,多数未能有效参与课堂的学生在进行各种非干扰性不良行为中度过他们的课堂时间。
  (三)个别性的不良行为较多
  按某一行为的主体数量,不良行为可分为个别不良行为和集体不良行为。前者是指行为的发动和维持者仅为一人的行为,如东张西望,自言自语等;而后者的发起和维持者在一人以上,如集体反抗教师等。在培智学校,不良行为也多以个别学生为单位进行,呈现“自娱自乐”、“漫无目的”的状态。
  二、培智学校课堂不良行为管理对策
  由于学生特点,培智学校课堂中的不良行为管理确实存在难度,然而不良行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严重影响,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阻碍却不容忽视。在培智学校,课堂管理中对不良行为的管理以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预防不良行为出现为主要目的。因此教师需在课堂管理的观念层面、制度层面、表象层面做出调整,以使之互相协调,共同创造积极效益。
  (一)“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能
  课堂中的各种活动总是围绕着一定知识的理解掌握而展开,学生在此过程中会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形成一定的看法、对课堂教学活动形成总的态度倾向,这又会直接决定他们今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态度和方式。因此教师是否能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授课、切实有效地传递知识技能便成为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因素。培智学校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特点、其认知和社会技能共同发展的需要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合理教学目标、选用多媒体教学乎段呈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利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性,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行为增加。
  (二)制定个别化课堂常规“约束”学生
  既然课堂常规也具有课程的性质,教师们就应该允许并设法使得课堂常规以适合学生水平的方式、按学生自己的进度学习。在培智学校,每个班级学生障碍类型及特点都不同,因而各种违反课堂常规的不良行为在性质、特点上都有较大差异,自闭症儿童课堂上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乱叫、拍手,学习障碍学生则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等,在矫正这些不良行为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制定个别化的课堂常规,這些常规不仅应具有指向对象的个别性,还应具有随学生行为表现发展而变化的阶段性特点,杜绝课堂出现“陪坐”现象,增强学生纪律意识,帮助学生建立符合课堂常规的行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三)及时发现并积极引导不良行为
  有效的课堂管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能注意到课堂内发生的所有情况,能主动控制教学的进程和用言语或行为手段及时处理所出现的不良行为。当不良行为出现时,教师应当尽可能将“萌芽”转态的不良行为扼杀在摇篮中有,并向积极方向引导,强化塑造正向行为,这在培智学校课堂管理中更具现实意义。
  某培智学校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在讲解一个字的写法时,一学生东张西望,神情散漫,注意力很不集中。这时老师并不直接对其进行提醒,而是请她书空此字,当这个学生磕磕碰碰地完成后,老师给予了表扬,还问她想不想得“星星”(培智学校常用的“代币制”标记物),当该学生做出肯定回答后,老师鼓励她要想得到“星星”就要继续好好表现,等凑齐一定数量的“星星”,可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结果一直到该节课结束,该学生均能较好听讲。这位教师的这种做法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也巧妙自然地将学生的消极表现向积极方向引导,不仅处理这一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且降低了对班级其他成员产生的干扰,同时也对其他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四)加强社会技能培养
  教会智障儿童终生受用的社会生活技能比教会他们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知识更为重要,部分学校开设了专门的社会生活技能课程,使得社会技能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但是从社会技能的掌握规律看,很多基本的社会技能如遵守秩序及角色行为规范却需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传授和巩固。另一方面,社会功能的欠缺又必然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因为不良行为干扰日常的教学进程及知识的获取,而凡是频繁出现严重的行为不良的学生,都缺乏某些社交技能。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社会技能培养在培智学校课堂管理中的意义,不仅从知识的理解掌握规律出发,更要从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回归适应主流社会的高度考虑课堂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