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人落脚北京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光茫

  沈从文说:“在中国,要想成为作家,必须到北京住三年。”
  北京是首都,是历代封建王朝科举选士的地方,自然而然就成了文人最集中的地方。
  17世纪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纳兰性德的。一个乃一代英主,雄韬伟略,皓如皎月;一个是御前侍卫,却诗才俊逸,灿若朗星。
  康熙皇帝自己就是一个勇武、强悍的骑手加射手,他身边的侍卫也是一流角色。纳兰性德不但能文,而且还是个武将。满族人尚武,纳兰性德被父辈们授以武功,从小练就一身搏击之术,精于骑射。这样看来,纳兰性德倒是个文武全才。只是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令北京城的星空黯淡了许多。
  民国初年的北京街头,辜鸿铭灰白小辫、瓜皮小帽和长袍马褂的装扮,令行人回头率达到百分之百。他对西方文明鞭辟入里的批判,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外国人引为高见;他狂狷不逊的怪异行为,令国人视其为怪物。辜鸿铭对于北京,对于那个新旧交替、中西交汇的时代,是一种文化上的“板块碰撞”现象,碰撞出的,是一座绝尘仰止的高山。
  北京是“鲁迅的诞生之地”。1912年,一位江南书生,身形单薄、风尘仆仆来到北京,走进了菜市口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的“藤花馆”,一住便是4年。4年后,这位书生搬到会馆的“补树书屋”。“补树书屋”是个值得纪念的地方。1918年,这位书生开始使用“鲁迅”的笔名,在这里写成了《狂人日记》。
  张恨水与北京的渊源最深。张恨水虽是南方人,却在北京起家。因为依傍北京读者对《啼笑因缘》的认可,所以张恨水对北京感情极深。他曾说:“北平是以人为的建筑与悠久时间的习尚,成了一个令人留恋的都市。所以居北平越久的人,越不忍离开。”从《春明外史》初露锋芒到《金粉世家》的大红大紫,再到1930年《啼笑因缘》推出,张恨水在小说界的声誉已无可复加。
  北京在林语堂心中,有着沉甸甸的份量。1923年,林语堂从德国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在北京满打满算只呆了三年多。林语堂后来旅居欧美,用英文写就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以及介绍北京的著作《辉煌的北京》。三年成为永远。
  老舍是著名的“京味作家”,在北京胡同里长大。北京是老舍的家乡,中国文化是老舍的心跳。他用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艺术的北京”,从此人们对北京的关照,就不能不带上老舍的眼光。
  还有徐志摩。徐志摩曾两度在北京大学任教。上世纪30年代的北大,在人文科学的领域上崇尚独立精神,葆有自由的校风,徐志摩一方面受到北大自由民主风气的熏陶,一方面和胡适一道,带给北大文学思想上的解放与启发。
  北京与文人,很难分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1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