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宋代文人名号的文化意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名号包括名、字、号三部分,古人一出生便有名,成年之后就会命字,中年以后则有号。“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和字是父母长辈取定,这两者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号是古人除名、字以外的别名,是对人的别称,多是文人雅客自封的。本文从“名”文化意蕴;“字”的文化意蕴;“号”的文化意蕴几方面,就宋代文人名号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名号;宋代文人;文化底蕴
  一、关于名、字、号
  名号包括名、字、号三部分,古人一出生便有名,成年之后就会命字,中年以后则有号。“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和字是父母长辈取定,这两者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号是古人除名、字以外的别名,是对人的别称,多是文人雅客自封的。古人的名号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取也不尽相同,名号的由来和演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是中国社会结构和民族融合的表现,更是社会意识形态岌展变化的彰显。
  二、“名”文化意蕴
  父母往往对自己的孩子寄托着莫大的希望,而宋代文人中的名就体现了这种父母之爱,或希望孩子能忠君爱国的,或企盼孩子能建功立业,或不求孩子大富大贵、只希望孩子能平安度过一生,或鞭策孩子修身立德……
  忠君爱国这一思想始终体现在宋文人的取名中。爱国文人谢枋得父母为其取名为“枋”,就是希望他方行屹立,能像大树一样顶天立地,后立字“君直”,“直”是“枋”的说明补充,其父母是希望他一生刚正不阿,辅佐君王,做个正臣,一生报效国家。
  古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王陟,为宋代进士,“陟”本义是由低处往高处走,引申为升,其父取名为“陟”是希望他在今后的事业中步步登高、升迁。这名字都是父母期望孩子在事业上能有所建树。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说过“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君子修德以为祖也”,历来古人都将修身立德置于做人之根基,父母通过命名取字,希望孩子能自我反省体察,持身谨慎,懂得一些处世立德的智慧,让身体和心灵达到完美统一的境界。
  三、“字”的文化意蕴
  名是父母在孩子出生的三个月内所取,而字是等到孩子行成人礼时再定,宋人命名取字,体现了父母长辈对晚辈完美理想人格的要求。在宋代文人的字中,还体现着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诗人辛弃疾,早年父亲病逝,由母亲抚养成人,后其母又立字“幼安”,字和名意思相近,希望弃疾一生都能平平安安,无忧无疾。再有宋代史学家郑樵,字渔仲,“樵”为砍柴,“渔”为打鱼,两者互为辅助,意思相近,合则为樵渔之人,其父母只企盼他能像樵夫、渔夫那样自由自在度过一生,这种爱子之情在当时以官为荣的社会上是难能可贵的。
  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完善自己了才可能有所作为,所以,很多宋代文人的字里蕴含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慎行《得树楼杂钞》所记:“陆放翁名游,字务观,其义出于《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名和字意义相顺,父母希望儿子不要只追求外物,要修身正心,懂得其物的内涵意蕴,博览才能增进见识。
  四、“号”的文化意蕴
  相对于字的正式严肃,文人的号则是文人雅客在中年之后取定的,多表现出轻逸随性的。号的来源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本人自封的,二是由他人所起并且得到世人公认的。在《异号类编序》中曾说“别号之兴,大抵始于周秦之际,瑰奇之士,不得志于时,放浪于形骸。兀界自喜,假言托喻,用晦其名,然而其人既有著述以自见,则闻于当时,传诸后世,其名虽晦,其号益彰,鬼谷鹘冠之流,盖其著也,自是以后,通人慕之,竞相相标”,这就说明了在封建社会,别号日益兴起,尤其是一些著名的文人雅士,都各有其号,少则一个,多则若干,来以号铭心,这些别号与文人的居住环境、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有关。
  宋代文人名号的命名不仅受个人、家庭的影响,更离不开他们生活的社會环境。当时儒、佛、道三教开始合流,儒家主张的独善其身,佛教盛行的超脱自然,道家的乘物游心,因此,文人多自号“居士”表露自己的心迹,如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张九成(号横浦居士、无垢居士)等,从这些“居士”名号中,能窥探当时文人受社会思潮影响,都有着超脱俗世的隐逸情怀。
  综上所述,宋代文人雅客一般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号,名号往往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心理,甚至透射出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和社会历史,很多名号都表现出主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的如古岩中的潺潺小溪,宁静平和;有的像幽深的林壑,神秘莫测;有的是广袤的原野,任情地放飞志向,名号折射的就是文人的心,它连着历史,牵着现实,引去未来。应该说名号作为研究文化的一个侧面,它从其中的一个角度,彰显了中国文人的文化心理,反映了中国文人深沉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思想的底蕴。
  参考文献
  [1] 李庶民.略谈名与字、号的关系[J].青少年书法,2006(8):38-39.
  [2] 张海鸥.宋代的名字说与名字文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5):16-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