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企联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其琴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最重要、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课题之一,创业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因而被称为“就业之基”。根据国际国内的实践经验,解决就业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创业教育、改善创业环境,从而促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举措。大学生创业是当前政府、高等学校、大学生和社会各方面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呼唤和提倡大学毕业生创业,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观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创业教育的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不仅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着重突出教育创新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使自己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所有的大学生,不管是就业、创业还是根本不创业,都应该接受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被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 通过创业教育,其核心要旨是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勇气、素质和能力。有了这种素质,如果学生自主创业,他们会对经济社会作出贡献;如果学生不创业,在其他岗位任职,创业教育的锻造同样会令他们脱颖而出。
二、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局限
当前,由于传统观念和环境条件所限,高校在推行创业教育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创业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比较缺乏。一些学校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但只有少数高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其次,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在国外,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但是,国内即便在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的少数高校中,授课教师也多是学术专家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第三,没有形成一套比较权威的教材体系。如今,国外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十分受学生欢迎的教材,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但是,这些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即便是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一些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也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第四,在学校方面,虽然鼓励学生创业,但往往缺乏足够的空间作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场所和基地,也缺乏相应的培育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
三、构建“校企联合”的创业教育体系
为了完善学校创业教育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协助力量,弥补高校创业教育不足,应大力借用企业资源,构建构建“校企联合”的创业教育体系。
1. 建立“企业人导师制”。
一方面,大学期间,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进程中介入“导师制”,可从创业教育基础阶段开始,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对于社会和相关行业的了解,锻炼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另外一方面,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实际创业中,因为创业者初涉商界,市场经验的缺乏往往会使运营成本提高,造成经营管理不善。所以,如果有一个向导,陪伴他们走过最艰难的创业初期,他们的信心和成功几率会大大提高。如果项目提供方和相关部门能配备“企业导师”,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项目一经“上马”,就由专家再“送一程”――为创业企业免费进行回访,帮助这些企业会诊把脉,来解决问题。这将会大大提高新生企业的成功率。
2.开设“企业家讲堂”。
大学的创业教育课堂往往缺乏一线专家学者的直接指导。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创业报告”、“创业论坛”、“创新论坛”、“”和“成功校友创业成功报告会”等活动,用专家、教授、企业家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及成功的创业历程,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3.建立企业创业实习基地。
目前,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型,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校企联合”的创业教育模式,企业为学生开辟实习基地,搭建实践平台,营造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在学生的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四个方面进行积极地、有效地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良好平台以及更多的成长与成才的机会,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多方共赢。
4.设立企业创业基金。
大学生创业缺乏经验,更缺少资金。企业通过设立“大学生校园创业基金”,可有效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同时投资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并对创业基金有效指导、合理使用,从而不会使有价值的创业意向在没实施前就夭折,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资金支持,也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储备作相应的准备。
5. 培育企业理财观念。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理性财富观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大学校园之中,接触了解社会比较肤浅。因此只有通过实践的环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重新认识自己、审视个人的价值观。
实行“校企联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大学生走进企业、创业基地去参观和实践,看到企业家们创造财富的过程,领会财富对社会的价值,在亲自参与创造中感受财富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珍惜财富。这样通过实践锻炼逐步形成创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造福社会的和谐社会财富观。
因此,在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营造创业氛围的高校创业教育进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引进“企业”元素,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的资金支持、人力资源、专家指导和实战优势,有效构建“校企联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为我们国家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作出有益探索与努力。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0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