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罗店花神堂轶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昌龙

  花神堂位于宝山区罗店镇赵巷西街120号。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与该镇城隍庙诸殿同时建造,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
  诞生至今有380多年的花神堂,虽屡遭毁损,但仍不失为古镇罗店的历史地标性建筑,如今,翻开花神堂这本“线装书”,依旧能看到古镇罗店的兴衰起伏和隽永的文化内涵。抹去历史沧桑的尘埃,许多丰富而鲜活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
  古代罗店是个产棉地区,“东去吴淞路不遥,人家尽种木棉花”(古时将棉花称木棉)。自元代传人黄道婆纺织技艺后,罗店农村纷纷淘汰落后的纺织工具,采用了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和织机等方面的技术,先进的手工作坊大大促进了棉花业的发展。
  清代进士、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著文写道:“横塘纵浦水潆回,吉贝花铃两岸开。朵朵提囊看似茧,便携花簏捉花来。”诗中的“吉贝”就是指棉花,丰收时,人们都带着竹制的箱子前来采摘,盛况可见一斑。在罗店,农人织出的紫花布、斜文布、花棋布深受各地棉商的喜爱,棉花与棉制品畅销江、浙、皖等地。由于棉花与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密切相关,“棉花”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高于一切,因此,棉花被罗店人视作“万花之王”、“万花之神”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经济的繁荣,使得镇上一些商贾们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十分需要有一个彼此相助、互通信息的场所。为迎合这一需求,“花神堂”建筑便应运而生。逢年过节,远离故土的同乡们相聚一堂,聊叙情谊,他们或到城隍庙烧香拜佛,或到镇上布长街的老茶馆、老戏馆、喝茶看戏,还可到花神堂后面的小罗浮吟诗论文。
  清咸丰年间,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接踵而来又有英法联军之役,罗店镇域内的城隍庙与花神堂均毁于战火。
  光绪十三年(1887年)花神堂开始重建,它充分利用临水(今练祁河)的优势,由石板铺成的台阶通向水面。总占地218平方米,建筑面积94平方米,计正间3间,东侧厢房1间。在花神堂内,主祀花神的殿堂居于正间最显著的地位,是整个建筑布局的中心。堂前有天井,正墙门周围有围墙,为砖木结构建筑。正厅高爽宽敞,结构精巧,前厅两大柱,南为拱形廊,重檐高耸,斜梁与木雕巧妙结合,梁上雕花盘龙图案清晰可见,厅堂的窗棂古朴、雅致。花神关系百姓的生计,所以装饰得金碧辉煌。慈眉善目的花神像,身披鲜红锦锻端坐上方,俨然帝室王居。正门门楣上的匾额“花业公所”四字由当地书法家朱六阶所书,内由状元洪钧所书“万花主宰”,意在保护一方生灵,两侧砖雕均刻有名辞。在平时,花神堂由专人负责打扫、献飨,始终保持着祠堂的庄严肃穆。
  据说,花神堂的重建源于一个传奇的故事:
  当时,有个叫陈正泰的棉花业会头,夜里梦见一位如花似玉的仙女,和天上的牛郎、织女一起来到罗店城隍庙。仙女对陈老板说:她是天上的牡丹仙子,任百花之王,一直是花神堂的主管。因近些年江南地区种植棉花的人远远超过种植花卉的人,她实在忙不过来了,于是请来牛郎和织女,想把耕田、种棉花、纺纱织布的事务移交给织女分管,并让他们帮助当地农人,男耕女织,过上美好生活。但仙女又说,老花神堂已被烧毁,织女的住所请陈老板先给解决。
  
  陈老板梦醒后,越想越觉得牡丹仙子的话有道理,只有让棉花棉布行业繁荣起来,大家才能过上富裕日子,于是决定提取自同治年以来花业行头积累的所有厘金,重新建造一座花神堂,还请来状元洪钧题写扁额“万花主宰”四字。新的花神堂造好后,罗店地区的棉花果然旺发,继陈正泰花行之后,二十余家棉行相继开业,成为罗店各业中领先的一大行业。
  罗店花神堂既是同业行会聚会的场所,又是他们维系业内利益的一个殿堂。堂内的“花业公所”规定,每成交一笔棉花买卖,要根据金额数按百分比抽取厘金,时称“抽厘”。但公所的成员不仅仅只限于买卖事务和祭祀花神,他们组织的各种民俗活动也十分引人注目。
  在清代和民国期间,每逢农历二月十二为花神诞辰日,农人商贾要举行迎神、祭神的活动,求神驱邪避瘟,风调雨顺。这天,众人抬着花神夫妇的神像上街巡游,前面鸣锣开道,沿途设点停留,迎神供斋礼拜,后有踩高跷、荡湖船、舞龙等民间艺人边行边演,如遇庙会则更加热闹,祭祀盛典,充盈市井,甚至要延续数天,镇上棉业同行还要在当日举行列会或聚餐,以示庆贺。
  在花神堂北面辟有一块区域,凿池引水,建三曲石桥,又叠石置亭,周围花草树木以梅花居多,取名小罗浮。商贾中的才子与镇上文人墨客常常结众到小罗浮品茶游憩,享受林泉佳趣,作一番遐想神思。用今日的话来说,昔日的小罗浮是一处集商务活动与文化沙龙于一体的理想之地。
  
  古时罗店,曾先后出现 “白沙吟社”、“小罗浮诗社”、“罗溪吟社”等诗社。光绪年间,花神堂名声在外,因此小罗浮诗社的应和者中有许多人来自大江南北。民国7年,出版发行了4卷《小罗浮唱和诗存》。捧读这些诗篇,细腻的音韵恍若犹在耳畔回响。
  2005年8至9月,罗店镇政府在花神堂遗址(原罗店标准件厂),按照历史风貌“整旧如旧”,重现花神堂及小罗浮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在花神堂西侧,建造一座青砖墙,墙上将设浮雕展现当年罗店城隍庙的盛景,花神堂南侧,设一“哦松堂”,既为游人休憩落脚之地,又使花神堂更加绿影婆娑,润泽可悦。
  花神堂在罗店人的血脉中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花神堂的重建,凝聚着罗店几代人的热切期盼。宝山区计划用5至6年的时间,重塑明清时期“金罗店”的风采,与罗店“北欧新镇”形成“一镇两貌”的格局。因此,喜获新生的花神堂既是古镇罗店大规模改建的一个起点,又是老镇改造划时代的一笔,它将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罗店发展史上留下精彩的一页。(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7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