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红十字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立明

  1911年11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公布第一批分会,迄今为止,江苏红十字运动已整整100年历史。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法”)颁布实施以来,江苏红十字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至2010年,全省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共有5000多个,会员404万,注册志愿者12万。江苏红十字运动的100年,是几代红十字人历经筚路蓝缕、艰难曲折而不断发展壮大的100年,是矢志不移致力于救助弱者、服务民众的100年。100年中,红十字运动积累了许多宝贵精神财富,凝结成“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对慈善事业发展,对全社会道德弘扬,对保障和促进民生幸福起到重要的作用。
  
  扶贫助弱、服务民生:红十字运动的职责所系
  
  江苏各地早期的红十字组织,绝大多数因爆发战争,当地仁人志士为救伤、救难、护民而自发筹建。每有战争,各地分会就组织救护队、担架队、掩埋队到战地服务,建立临时医院、难民院、妇孺所、救济院等机构,尽力救助和保护伤兵、难民等弱势人群。遇到洪涝等自然灾害、各种传染病和火灾等突发事件,则主动募集款物,以义赈施粥、义渡、义塾等多种形式救助和安置灾民。除救护赈灾,在社会服务方面也主动担当,如举办医院诊所、组织巡回医疗、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等,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有些分会还建立妇孺营养站、平民食堂等机构,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红十字工作属地管理以后,江苏各级红十字会尽力当好党和政府人道工作助手,自觉主动地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扶贫帮困、服务民生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分会主要工作是参与卫生防疫、除害灭病。为基层卫生单位开办护理、化验、妇产科等人员培训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培训红十字卫生员、普及防病和救护知识;有些分会还协助有关部门建立洁水码头、改造公井和公厕、疏浚河道、帮助居民订立卫生公约等。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红十字总会先后派出7支国际医防大队共666人赴朝,其中江苏各分会就有322人。改革开放以后,省和各地红十字会积极参与灾害救援,省内发生洪涝、冰雹、暴风、干旱等灾害,省和各地红会总是第一时间投入救灾。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中,省红十字会本级募集、接收和拨发救灾款物6800多万元,其中物资达1.6万多吨;全省各级红十字会配合卫生部门共派出红十字后援救护队943支、3万多人次,救治伤病灾民100余万人次,派出红十字卫生防疫队806个、1.4万多人次,受益人次达2191多万。对外省和国际上的救援,全省红会同样尽力以赴。如1985年援助非洲募捐款208万元,2005年初为支援印度海啸灾区募捐2700多万元,2008年支援汶川地震灾区14.8亿多元,2009年支援台湾莫拉克台风灾区4200多万元。为了更好地扶贫带困和改善民生,省红十字会自1996年起开始发展红十字志愿者、在社区建立服务站,至2010年,全省有社区红十字服务站2600多个,社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1800多支,使红十字会的援助和服务进一步延伸到广大群众身边。
  正如省红十字会吴瑞林会长指出的,红十字组织“源于战时救护、凸显灾害救援、扎根平时救助”。救助弱者、服务民众,是红十字运动的宗旨和基本职责,正是在服务民生的过程中,红十字会建立了信誉,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成为群众心目中的“慈善大使”。
  
  汇聚爱心、弘扬善举:红十字运动的社会使命
  
  红十字运动秉承“志愿服务”的理念和原则,广泛发动,深入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与参与,让凡人善举广为人知,成为汇聚、调动全社会爱心和物质资源的源泉,促进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省和各地红十字会为救灾救助进行大规模社会募捐始于1985年的援助非洲灾民,随着“红十字会法”颁布施行,江苏红十字会把社会募捐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不仅是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救灾募捐,而且大力开展经常性的募捐筹资,以增强备灾救灾和社会服务能力。1995年在全省范围开展“红十字备灾救助基金”(后改为“人道救助基金”)募捐,省和各地红十字会建立了人道救助基金。2004年起,省红十字会开始项目募捐,每年确定人道救助、社会服务的十件实事及筹资目标,以争取爱心人士和企业的捐赠合作。2008年以来,全省红十字会接受救灾、救助捐赠款物达18亿多元。
  除了募捐筹资外,我省各级红十字组织也十分注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独立或合作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给红十字运动增添新的内涵。省红十字会连续15年在元旦春节前举行“博爱送万家”和参与“三下乡”活动,各地红十字会建立了多种救助项目,如响水红十字会资助孤儿集体食宿的博爱学校,宿豫县红十字会帮助孤儿的“母亲工程”,邳州救助儿麻肢残患者的希望之家,盐城、通州红十字会资助大重病学生的青少年互助金项目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开展帮助寻亲为主要内容的台湾事务服务,九十年代开始开展社区服务、遗体捐献,2000年以来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关爱艾滋病患者、捐献器官等工作。2005年建立了造血干细胞移捐医院协作组,至2011年8月,已入库资料9.5万多份,实现移植204人。南京遗体捐献志愿者成立专门组织(简称“志友”),积极参与红十字会和社区的公益活动,出版《志友通讯》,成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一支重要队伍。
  在红十字组织募捐筹资和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人道主义和慈善意识深入人心,社会互助氛围日益浓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为共识,红十字运动日益成为社会公德、个人美德弘扬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红十字运动的公信源泉
  
  红十字运动靠志愿服务起家、靠社会支持发展,救伤救难救助的人力物力,主要来源于公众捐赠和志愿参与,公众是否信任支持是红十字会立身之本。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以来,始终倡导要按照“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江苏省各地红十字会自成立起,就和总会一样,将公开透明、树立公信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不可须臾离开的重要原则。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红十字会更多地参与救灾救助工作,社会募捐随之增加,为做到公开透明、规范管理,中国红十字会根据国际红十字运动救灾救助工作原则,制定并逐步完善募捐、救助、采购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按照制度开展各项工作。省红十字会对各种捐赠,都通过内部简报通报、新闻媒体、网络等形式公布。2008年汶川地震后省红十字会每天接受捐赠款物最多时达1000多笔、每一笔捐赠都在第一时间上网公布,并注明收据号;对所有通过银行、邮局或网上捐款,即使没有留下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也每笔开出收据入账;接收捐赠登记表注明捐赠者姓名、单位、数额、联系方法、是否定向等内容,尊重并认真落实捐赠者的意向并报告落实结果,无法落实或确需改变的,都与捐赠者商量且得到书面同意后作出调整。省红十字会1995年建立备灾救助基金时,同时成立了基金管委会、制定了管理办法;与有关企业和爱心人士合作建立专项基金,都签有协议、制定办法、成立专专门管理小组。认真传递好捐赠者的每一份爱心,精打细算,采购援助物资公开招标、货比三家,让每一笔捐款发挥最佳效益。省和各地红十字会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规定,每年将捐赠和人道基金等收支情况向理事会报告。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省和各地红十字会多次接受国际联合会、中国红十字总会或财政部委托的专项审计,审计部门对江苏红十字运动募捐款物、彩票公益金和财政拨款的收支管理使用等情况都给予了高度肯定。
  由于一些事件影响,红十字运动的信誉也曾遭到社会质疑,我省红十字会按照总会要求,更加认真、严谨、细致地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内容、提高捐赠使用效率,争取做到让每一个捐赠者知道每一笔捐赠的使用去向和结果。“公众善心伤不起”,红十字运动的声誉是在100多年风雨砥砺中形成的,是千千万万善心善行累积的结晶,这种信誉的建立来之不易,而摧毁往往只源于一个哪怕细小的“丑闻”,在江苏红十字运动百年之际,我们既要向社会呼吁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更要以强烈的自律意识、自省意识,改进工作方式,提高透明度,让红十字精神薪火相传。
  
  (作者系江苏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责任编辑:尤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09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