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发区:转型升级正当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调研组

  自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南通、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我省已设立国家级开发区12家、省级开发区113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发区的实力不断增强,对全省的贡献不断增大。2007年,我省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711亿元,约占全省的1/3;进出口总额2533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60亿美元,接近全省的3/4。开发区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突出亮点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然而,当前开发区所处的形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油价屡创新高,原材料价格节节高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紧、环保紧、信贷紧,出口退税下调。我省开发区将如何应对?对此,本刊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深入到我省多个开发区实地考察,得到如下结论:我省开发区正在探索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大江南北已经吹响了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集结号”。
  
  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
  
  开发区要实现转型与升级,就必须彻底摒弃拼土地、靠政策、铺摊子的粗放式发展的老路子,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生态环境的死路子,摒弃开发区之间同业竞争、同构发展的窄路子,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
  制定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开发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我们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时,感觉这里不像工业园,更像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的新城市。科学规划使得园区有了明确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以及城市形态和建筑风格。开发之初,苏州工业园区便彻底摒弃了一般开发区那种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布局合理,一园多区的结构,使得信息科技园、生物科技园、出口加工区、创业中心、研究生园、民营企业园等重要功能区相互依存,衔接配套,既有助于创造单一功能集聚发展的“规模经济”,又有助于形成园区多种功能集群互动的“范围经济”。当然,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并非一日之功,早在园区动工建设之前,中新双方专家就协同编制了富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其后又相继编制了300余项专业规划,形成了严密完善的规划体系。10多年来,园区规划投入累计高达2亿多元。更为可贵的是。园区树立了规划的铁权威,坚定不移、严格有序地执行规划,园区开发至今,领导班子调整过多次,但开发区发展格局与当初规划设计几乎一模一样,其规划执行力之高可见一斑。当前,“规划先行”、“规划即法”的理念已为大江南北各家开发区所共有,通过编制和完善规划,开发区的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功能配套更为完善。土地利用更趋集约。地处沿江的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自创建之始,便不是考虑仅仅建设一个制药企业的生产基地,而是制定了打造中国功能最完备的生物医药集聚区、中国医药第一城的目标。于是一座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会展交易、康复医疗和综合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的规划跃然而出。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发不足两年,医药研发区已初具规模,21幢独立式研发楼、10万平方米的11幢标准厂房已交付使用。园内集聚了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休斯敦医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医药研发机构40多家,落户的医药生产、服务型企业近100家,落地申报医药研发成果100多项。
  推动产业集聚。开发区的功能之一就是产业集聚,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和产业,在空间上促进同类产业的集聚,拉长和加粗产业链条,并通过要素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共享,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升级创造发展平台,进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苏南,靖江是个后发展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坚决摒弃早期开发区那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坚定地走集约发展之路。该市撤销了所有乡镇的工业园区,集中精力建设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和靖江开发区,所有新上项目均进入开发区。集中发展实现了“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资源节约”。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引导和调整,靖江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民营造船基地。目前,靖江已经集聚了7家年产值在亿元以上、形成错位发展的造船修船龙头企业。为了拉长产业链,该市还规划建设了船舶配件工业园,招引英国格林锅炉、香港华凌船用电缆、上海中冶无缝钢管等20多个规模项目落户。数据显示,两年前靖江船舶产业的配套率不过8%,今年已达40%,以电机、柴油机、锅炉为主的船用动力系统已经基本完备。产业链的拉长,使靖江造船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技术含量,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主动。今年。靖江整个造船产业的产值可达300亿元,到2010年,靖江的造船能力可达千万吨,产值超过600亿元。
  建设生态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开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同步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已成为各开发区的共识。苏州高新区的生态环保事业走在全国前列。1999年,苏州高新区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首家IS014000国家示范区,2007年又成为全国唯一实施循环经济的国家级高新区。循环经济是把工业生产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循环流动的生产过程。每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都变成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所有物质都能得到循环往复的利用,从而实现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苏州高新区就是按照这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鼓励和指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在招商引资中,苏州高新区引进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实现了“工业链”向“生态链”的转变。2005年以来,苏州高新区引进和开工建设了“补链”项目近20个,总投资近20亿元。全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企业多达270家,已形成了“松下电工线路板产品链”、“福田金属废水代谢链”等10余条生态工业链。他们还建成全国第一家环保产业园,江苏省环科院等50余家科研机构和环保企业已进驻,涉及与环保相关的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等7大类。国内首家国际环保产品技术交易中心也在这里落户。同时,苏州高新区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的条件努力创造出一个“真山真水园中城”的新苏州城市风貌,建成了何山公园、白马涧生态园、大白荡公园等一批生态公园和公共绿地,规划区各类绿地总面积达134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3%,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3平方米。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曲线的左端为技术、研发,底部为加工、制造,右端为品牌、服务。过去,我省许多开发区中一般加工制造业占据了较大比例,这些产业居于“微笑曲线”底部,规模虽大,但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品牌营销,只能赚取一点微薄的加工费。在生产成本提高、宏观政策调整的新形势下,开发区亟待转型升级。而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开发区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按照调高、调轻、调绿的原则,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优化,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全球1/8的数码相机产自哪里?全球1/4的笔记本电脑产自哪里?是昆山开发区。昆山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有300多家IT企业落户区内,总投资40多亿美元,形成了配套功能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650亿元,占整个开发区工业产值的64%。但是,昆山开发区的同志早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产业仅仅集中在零部件生产或整机组装,尚未进入核心部件生产。我们没有电脑芯片、液晶显示面板生产技术,没有软件设计知识产权,说白了,也就是个高级技术代工。”三四年前,他们便开始谋划产业的转型升级。组装一台笔记本电脑,需要800多个零部件,其中有780多个能在当地找到供应商,而剩下的如液晶面板、芯片等高附加值部件,园区内却没有生产。为此,昆山人花费4000万美元从日本买来液晶面板的核心技术,并联手国际投资者,启动了龙腾光电项目,而且掌握51%的股权。龙腾光电主要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第五代薄膜液晶显示面板,这是继北京京东方、上海上广电之后,国内第三条5代TFT―LCD生产线。随着2007年9月第一批手提电脑液晶显示面板正式下线,昆山人升级IT产业链的远景变成了现实。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昆山开发区从2005年开始有计划地实施“腾笼换鸟”,通过产业转移和政府协商收购的办法。将一部分早期进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出去,腾出土地和环保容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昆山开发区6.1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中,已搬迁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40多家,腾出土地近1500亩,转移各类劳动力2万人左右。其中昆山开发区及江苏省第一家外资企业,生产手套和箱包的苏旺你公司也将工厂搬迁到苏北和安徽。
  地处太湖之滨的无锡新区。在目睹新区产业主体结构由外资制造业主导、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力相对薄弱的现状后。提出要围绕“五年六个1000亿元”的产业发展目标(到2012年,IC产业、光伏产业、光机电产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物流商贸产业、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产业均实现产值1000亿元),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重点建设“三大”高地:光伏太阳能制造和研发高地,以尚德项目为重点,努力建成世界光伏生产基地,同时建成中国光伏产业标准基地、光伏产业标准质量中心;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高地,以海力士和华润两大项目为重点,不仅要建成中国最大、世界著名的半导体生产基地,还要建成占据“微笑曲线”高端的中国IC设计第一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高地。依托I-Park和江苏软件外包园两大载体,加快清华科技园无锡分园、中关村软件园无锡分园、江苏软件园无锡分园的建设,重点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旗舰型服务业外包项目、全球软件外包100强项目,加快推进中国电信国际数据中心项目建设。
  发展动漫产业也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常州市的动漫产业起步较早,2004年在全省率先拿到了“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牌子。几年来。常州动漫产业从民营企业的保纳园起步,并采取“退二进三”的方式,在常州高新区科技园建成了动漫基地,园区可使用面积已达8万平方米。基地已聚集了120家中外企业,位居全国动画产业基地之首。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有影视动画制作公司,有手机动漫、网络动漫、应用动漫等数字内容企业,有衍生产品研发、授权、销售公司,有产权交易、投融资等中介服务机构,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已经形成。当前,常州动漫正在谋求新发展。将动漫产业向数字内容产业扩展,向创意产业延伸,通过创意创新,把数字内容、工业设计、城市规划、衍生产品开发、金融中介服务、现代时尚消费等企业发展起来,通过逐步积累,把城市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培育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城市产业形态,不断提升常州城市品位。
  
  构建创新体系,推动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变
  
  我省开发区产业主体是制造业,这里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世界工厂”。然而在“世界工厂”响亮的名号下,园区制造业在付出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员工低工资等种种代价之后,收获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当发展形势突变,园区制造迎来高成本时代,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园区制造”该往何处去呢?我省开发区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他们在新一轮发展中,高举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大旗,着力构建和完善创新体系,不断推动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变,在做好“世界工厂”的同时,努力争做“世界办公室”、“世界实验室”。我们重点调查了培育“尚德”奇迹的无锡新区,他们正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批“尚德”型企业正在这块创业的沃土上成长。
  建设“三创”载体。无锡新区开发建设16年累计建成“创新、创业、创意”载体面积达102万平方米,他们计划今后5年新增“三创”载体500万平方米,打造T―Park太湖国际科技园、I-Park创新创意产业园两大品牌。“三创”载体人才、技术、资金密集,科技中介、公共技术、商务商贸集聚,为“尚德”型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产业服务、技术支撑服务、公共生活服务等集成服务,为“尚德”型企业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目前,新区共有省级研发机构17家,市级研发机构32家,8家博士后工作站及院士项目;阿特拉斯・科普柯、朗盛化工、布勒机械、江森自控、宝长年、日立麦克赛尔等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也落户新区。
  培育创新主体。创业投资是尚德发展成长的动力之源。无锡新区注重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鼓励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天使”计划,建立集财政科技经费、政府主导的种子基金、政府引导的创投基金、市场主导的风险投资以及资本市场融资于一体的资金支撑体系。仅2007年,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就达1亿元,政府科技创业种子基金达1000万元,创投资金规模达22亿元,基金总数达22家。新区还做好民营科技型企业上市促进工作。继尚德公司登陆纽约证交所之后,2007年,又有西姆莱斯、美新半导体分别在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硅动力、中兴电子、威孚力达、凯尔科技、力芯微电子等重点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准备上市,证券市场创业板的“无锡新区民营科技板块”正在形成。
  集聚创新人才。无锡新区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区之路,目前区内已集聚各类人才1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3万人,海外人才和海归人才3000人,涌现出包括施正荣、郑茳、曹参在内的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留学归国创业者,以产业高地带动人才高地建设,以人才集聚提升产业的良好发展格局业已形成。未来5年,新区将引进1000名IC设计人才、1000名海外留学人才,并启动实施“515”计划,5年内引进15名海归领

军型人才来新区创业,形成领军人才、行业精英、创业先锋“百川到海”、竞相云集的局面。
  
  革新管理方式,推动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长期以来,开发区的投资运作主体是政府,由于缺乏市场化的动力、手段和资源,开发成本、质量效率难以控制。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开发区要实现转型升级,离不开管理创新。我省许多开发区在管理创新方面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我们着重调查了津通工业园的管理模式。
  位于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津通工业园,由外商独资企业津通集团独立筹资开发。随着市场机制的导入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运用,园区在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外资企业的高效、灵活优势,在加强园区管理和为企业服务方面超越了传统开发区管委会的行政管理服务模式。津通模式的核心在于:准确把握现代工业扁平化发展趋势,在提供标准厂房的同时,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服务对象、集聚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平台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咨询、通关、物流、财务等公共服务,以此降低资源要素对企业发展的制约,降低投资者的投资和运作成本,缩短产品进入市场周期,实现了外商“拎着皮包就可以在这里办企业”。在这方面,园区着重打造好“四个平台”:
  生产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与产业运营链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引进一批生产性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配套服务。现已吸纳世界500强瑞士SGS通标国际、美国Rubber Shaw32业设计、嘉里大通物流、远东货运代理等20多家现代服务型企业和机构进驻园区。同时,通过与30多家全球服务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或通过建立ERP、URP信息平台整合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认证、外贸、咨询、法律、会计、设计、广告、信息、物流、仓储、通信、金融、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租赁、会展、环境、科技等领域的集成现代生产性服务。美国GE在中国考察了100多个园区后,最终选择落户津通,就是看中了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目前,津通工业园的欧美企业从用工到设备,几乎全是外包。
  融资保障平台。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金融服务至关重要。津通一方面引进德国发展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等4家境外银行办事处,提供融资、订单、专利、抵扣等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设立风险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风险投资“一条龙”服务。园区与上市公司力合股份公司共同成立了创投基金管理公司,现已托管包括美国DUEYFUS基金公司、KKR基金公司等在内的6家国内外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近2亿美元的投资基金。由“海归”博士团队创办的津通激蓝光电,生产LED背投光源,津通提供的2000万元风险投资基金使其如虎添翼,企业尚未批量投产,已有大批订单在手。
  人才集聚平台。借助省、市出台的引进海归创业人才的各种政策,依托省级“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江苏创业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平台,实施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双轮驱动战略,引进了何宏昌、孙润光、胡浩明等一批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成为津通国际工业园的一大亮点。同时,积极探索出技术入股合作、网络虚拟办公室等人才柔性流动新机制,引进一批园区、企业发展亟需的人才和技术。
  国际合作平台。倡导园区、产业、企业和技术等多方位的国际化合作,津通工业园积极牵头与IBM、微软、IEEE、NEC、上海爱因斯特、美国马里兰大学和美国硅谷留美博士企业家联合会等企业和组织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津通工业园先后被联合国中小企业联合会、美国电子协会、欧盟机械制造协会等国际组织列为“外商在华投资重点推荐工业园区”。
  开发区转型升级是一篇刚刚破题的大文章。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省开发区一定能在产业发展水平上取得新提升,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在集约开发水平上取得新进展,在环境建设水平上取得新飞跃,从而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全省先进产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体制创新的示范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
  
  (调查组成员:游新华、杭邦华、戈尚达、尤展)
  责任编辑:尤 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10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