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努力打造一流的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苏州工业园区是服务外包企业财税优惠政策全国唯一试点地区。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抢抓服务外包全球化机遇,主动承接以BPO(业务流程外包)、ITO(信息技术外包)为重点的国际服务业转移,大力推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服务业倍增”三大行动计划,努力提升园区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截止2006年底,全区共有各类服务外包企业4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占25%,实现服务外包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其中离岸外包占10%,主要涉及软件、动漫、现代物流、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等领域。园区的服务外包产业呈现出“高质量、高增长、高效益”的良好发展态势。
  园区跨国公司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园区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6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6家,在园区投资了102个项目,这些国际大型跨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将自己的信息技术业务和业务流程业务外包给区内企业。我们因势利导,积极帮助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市场,率先承接区内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逐步推进其承接跨国公司母公司的离岸外包业务,将企业做大做强。
  园区广泛开展了服务外包的国际合作。园区国际科技园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中国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积极推动园区与北卡在科技服务领域尤其是软件研发、外包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园区软件园与微软(中国)公司签署了SaaS(软件即服务)孵化器项目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帮助苏州及中国软件企业开创和发展基于SaaS模式的软件;园区新宇软件公司与印度著名IT企业戴塔麦特签订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合作协议,计划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首期1500人的BPO基地。此外,我们还利用美国、日本等国的中国留学生资源,帮助区内企业开拓离岸外包市场。
  园区服务外包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理念,像抓加工贸易那样抓外包服务,像招外资工业企业那样招外包服务供应商,引导企业向高教创新区、综合保税区、中央商务区、国际科技园区、服务外包产业园、中新科技城等重点区域集中。目前,园区已建成主要用于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专业载体面积360万平方米,上述载体已集聚了专业承接各类服务外包的企业200多家。
  园区发展服务外包的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训方面,利用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等各类机构,开展计算机软件技术、外语、市场营销技巧、BPO专业知识等多种培训;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强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试行办法》,鼓励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在资金扶持方面,专门设立服务业引导资金、知识产权资金、人才发展资金和科技发展资金,帮助服务外包企业降低成本、培养人才、开拓市场、扶持上市等。
  下一步,我们将以创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为契机,重点打造四大服务外包基地:以国际科技园为核心的软件外包基地,力争2007年软件产业产值达75亿元,外包额超1亿美元;以综合保税区为核心的物流外包基地,力争2007年新增进驻企业40家,外包额达10亿元;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专业服务外包基地,力争2007年各类专业服务机构达100家;以独墅湖高教区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基地,力争2007年国家或省部级研究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或分中心等达到20个。为此,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落实。根据今年2月园区管委会下发的《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服务外包发展的目标、思路、工作重点,我们将专门成立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制定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中长期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建立服务外包统计和目标考核制度,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给予引导资金扶持、创业投资资金注入、海内外上市服务和指导。同时,以国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政策试点和创建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为契机,一方面组织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发挥试点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建设一流“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为目标,用足用好基地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做好服务外包各项政策的先行先试工作。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健全完善市场驱动、政府推动、企业联动机制,不断拓展合作渠道与市场网络。今年3月,我们组织了去日本、印度的招商活动,目前,正在研究落实到新加坡、日本等地设立服务外包接单窗口,准备组建5个左右以提供咨询、洽谈承接、售后服务等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服务外包接包窗口,鼓励跨国公司在园区设立服务共享中心或发包中心,搭建区内企业与国际服务外包提供商之间的合作平台。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外包接单员,充分利用海外留学生和跨国公司华裔管理人员等资源,努力形成一支100名左右的专业外包接单员队伍,密切与境外发包企业联系,争取更多的海外订单。拓展一批重点外包合作项目,鼓励区内企业参与跨国公司业务发包,培养30家左右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大中型企业,全方位接纳离岸服务外包业务。
  三是加强载体建设与功能完善。加快推进和完善园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国际科技园、综合保税区、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生物纳米园、中新科技城等重大载体建设,提供更多符合服务外包企业要求的办公用房。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物流外包和金融后台服务等领域,提升园区服务外包能级,确保“十一五”末全区服务业载体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信息服务。组建成立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推动和引导企业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的互动结合,抢占产品的技术和市场制高点。开通园区服务外包网站,为服务外包企业与国内外市场对接创造条件,扩大服务外包企业的市场空间。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人才培育引进的力度。我们将制定出台“关于信息安全的保护办法”,规范服务外包交易行为;成立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和知识产权举报中心,受理服务外包发包和接包企业的投诉;建立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基金,补偿外包企业的经济损失;完善苏州软件园互联网数据中心功能,强化企业的数据安全;帮助企业通过质量认证和安全认证,推动和引导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自我规范。针对高级服务人才紧缺的实际情况,依托高教区、职业技术学院等人才培养主阵地,设置服务外包相关专业,充分发挥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的积极性,建立高校培养、专业机构培训和企业培养的多层次培训体系,完善市场招聘、校园招聘、海外招聘三大网络,开辟服务外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强化人才政策激励,加快构筑优秀人才集聚高地,努力形成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强大智力支撑。
  五是加强亲商服务,营造服务外包发展的最佳环境。不断强化亲商服务理念,加快政府行为入世和职能转变,全面推行24小时服务工作制、社会服务承诺制和上门走访服务制,着力打造“高效、透明、公平、规范”的服务型政府。建立服务外包统计网络和监测评价体系,健全产业发展监测、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努力提供完善的科技、政策、人才、中介、管理等服务,不断提升商务环境满意度。加大发展服务业的宣传力度,借助新闻媒体对园区服务外包进行专题宣传,营造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浓厚氛围,打造促进服务外包大发展的最佳环境。□责任编辑:尤 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11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