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周恩来的三位母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秋兵

  周恩来在家乡淮安生活了12年,对他童年教育起到主导作用的是他的三位母亲。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忠厚朴实,为养家糊口,常年飘泊在外。周恩来的两个伯父,四伯父周贻赓在东北谋差,基本不在淮安。八伯父周贻奎(周恩来以周贻淦嗣子身份称呼)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留下腿疾,因此,一直没有离开过驸马巷。由于父亲和伯父都在外地供职,因而,生母万氏、嗣母陈氏、乳母蒋江氏就成了童年周恩来的实际养育人和启蒙者。
  生母万氏是周家这个衰落下来的官宦之家的主妇,是清河县(今淮安市区)知县万青选的女儿。她性格开朗,爽直豪放,办事精明能干。
  万氏在周万两家有着很高的威信。她识大体、顾大局。小叔子周贻淦病危,为了冲喜消灾,尽管万氏自己当时只有一个儿子,还是遵照公婆的决定,将周恩来过继给周贻淦和陈氏。再者,万氏主持周府家务,处事干练,考虑问题细密周到。万氏处理复杂家务,排解纠纷的才干给周恩来留下深刻的印象。
  1946年9月,周恩来在接受美国记者李勃曼采访时说:“嗣母陈氏,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在我5岁时就常给我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
  陈氏擅长诗文书画,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丈夫周贻淦去世以后,陈氏便把幼年的周恩来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希望。在周恩来三四岁时,就教他认字块,练习书法,5岁时,教他吟诵古诗词。陈氏还经常给他讲一些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这对周恩来在思想上、文化上作了最初的启蒙教育。后来,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写了《射阳忆旧》,还回忆这段短暂的美好时光,“幼时喜闻故事”,对嗣母讲的故事,“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
  万氏生下周恩来后,不久便将周恩来过继给陈氏。陈氏无奶哺育,就在本城的南门大街小鱼市口施家巷雇了一位20多岁的蒋江氏给幼年的周恩来做乳母。蒋江氏出生于淮安古城东门外的一个农民家庭,勤劳而善良,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周恩来一直称她为“蒋妈妈”。蒋妈妈在用乳汁哺育周恩来成长的过程中,同时用自己的言行向他灌输了劳动人民的诚实朴素和勤劳善良,也教会了周恩来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农家知识。
  周恩来12岁时,四伯父接他去东北,临行前,蒋妈妈13岁的女儿病死了,她痛苦万分;又见周恩来要走,更加难舍难分。周恩来走后,她日夜思念。后来得知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蒋妈妈竟借了高利贷作盘缠,吃辛受苦地去看望他。两人见面,抱头痛哭。当时周恩来虽然正忙于学生运动,仍留蒋妈妈在天津住了5天。临行前,周恩来还请四伯父替蒋妈妈买了船票,并送她几十元钱。
  蒋妈妈于1942年去世,终年68岁。
  三位母亲,给了童年周恩来三种不同的养分。周恩来文采飞扬,才华横溢,这中间有嗣母陈氏的教诲;周恩来不搞特殊,紧紧和劳动人民同呼吸,这中间有乳母蒋江氏的影响;周恩来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成为全国人民爱戴的“大管家”,这中间有生母万氏的熏陶。(张秋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14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