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主义新农镇建设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费先梅

  【摘要】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乡二元化问题的解决,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着偏颇及负面效应。建设新农镇有利于推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化以及农业产业化,可以化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设新农镇应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基本原则,以政府为依托,以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必要辅助。   【关键词】新农镇 城乡二元化 城市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提出始于上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央又在1984年1号文件、1987年5号文件和1991年21号文件多次提及,在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新农村建设为民众素质提高、城乡二元化问题的破解提供了可行之路,对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我们现在所积极倡导的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与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全面认识、改革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与国家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是有现实意义的。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偏颇及负面效应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人口居住区,其居民叫农民。千百年来,我国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居住分散、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下为特征,并且其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往往以“重农”为基本国策,以“士农工商”为阶层划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农民”是其身份而不是职业。长期的观念以及历史问题积累,使得农村公共设施薄弱、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社会福利缺失以及生活水准较低成为普遍现象,农村也就成为了贫困和落后的代名词。中国广阔的农村和众多人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为突破这个瓶颈的关键。   自2005年党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以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政府主抓,责任落实到部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都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各地县乡两级政府也纷纷制定出台新农村建设规划并督促落实。例如在2010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6725亿元,较前一年同期增长19.7%,但总体来看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先期投入建设的资金,主要突出在基础设施方面,并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最容易产生成效,事实上这些基础设施也多以原有村庄为基础,采取诸如拓宽村内道路、延长出村通道、修建水利设施、改造饮水环境以及旧房翻新等举措。而对于农业发展方向、农村社会福利的安排、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对以及农民医疗和养老等问题虽都有涉及但客观效果并不乐观。也就是说新农村的外表看似光鲜,但是其距离具备真正的内涵尚还遥远。近阶段,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化转化的过程逐渐放缓,个别地区由于城市就业环境的紧张,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虽然这种现象现在还处于偶发阶段,但是其反映的城乡双重矛盾问题却值得我们重视。从本质上说,新农村建设的依旧是“农村”,并且在实际上固化了村庄与农民,减慢了城乡融合的进程,并且农村面貌改观吸引农民返乡看似是农村进步,但从深层次上是拖了工业化的后腿。   我国的工业化历程是十分艰难的。究其原因是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而且在人口、观念、传统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落后与不足,以至于“三农”问题成为了社会矛盾的焦点,谈话的热点,工作的难点,政策的重点,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瓶颈点。工业化的真正难点就是集中在对农村问题的解决上。   历史上工业化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业化实现的重要指标就是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10%左右。我国截止到2006年底,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56%,大约有320万个自然村,60多万个行政村,常住人口劳动力总资源达到大约5.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近四成,其中从事第一产业者达70%强,这对于工业化对农村人口数量的要求标准来说,弥补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农村工作都应围绕这个目标,都要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农民产业工人化。   在现有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农村与农民的固化,大量惠农政策吸引农民返乡或劳动力游离使得工业化劳动力资源短缺。尤其是在现有户籍制度、就业、教育等有形无形的壁垒面前,导致农民从工业化道路中回流农村,也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背离了我们的目标。而要实现国家的高度工业化。最终我们还是要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和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这将有可能导致新农村建设投资的巨大浪费,甚至还有可能导致资本消耗,如何破解困境?合适的思路方法应该是建设新农镇。   新农镇建设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新农镇是由周柯、王海杰先生提出的新概念,所谓新农镇是相对于新农村而言的。两者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新农镇是属于城镇,而不是农村,各项配套公共设施比较齐全。其次,新农镇的居住人群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工人,或者说这里所集中居住的居民是农业工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这时的“农民”已经是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的标签。并且包括从事工业、商业等其他行业的人居住,但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大部分也是从农民群体中分离转化而来的。新农镇的居住方式不同于农村居民散落居住的状况,居民集中居住又符合了城镇的主要特征,对于规模化和产业集聚也将产生有利影响。第三,新农镇中由于相应的物质文化生活设施相对完备,科教文卫事业覆盖整个农镇,可以满足居民的较高生活需求、塑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新农镇建设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推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实行新农镇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农镇各项事业得以发展,改善经济状况,推进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居民也可以全面享受包括劳动、医疗、教育、养老等各项保障,享受城市化的成果,从而实现镇容整洁、镇貌换新,镇风文明。这也正是现在新农村建设的追求目标。   有利于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化。打破户籍藩篱,实现居住环境转变的新镇民将会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使得从事旧式农业生产的农民大量减少,而从土地上游离出来的劳动力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原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也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化,进而实现“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化。   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全新建设的新农镇以其各种优势吸引大批散居村民,这样就可以实现大量的耕地还原,村庄农户的集聚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城镇。分散化的土地田块就可以实现集体化耕作,进而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这为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同时,新农镇居民的集中居住,首先可以实现自然而然的市场规模化,其次居民得到及时的培训,科技、信息的渠道更加通畅,并将其相关知识及时服务于农业生产,实现科学知识向实际生产力转化,实现实际需求与科学知识的良性互动。并且多种产业的联合发展,可以拉长新农镇产业链条,最终实现全面现代化。   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集群,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新农镇的各种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集中建设,节约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可以有利于农镇的招商引资,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显著下降,可以说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但客观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二元经济状态阻碍了工业化的深层次发展。新农镇的建设,可以有效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作业,并增加就业,增加个人及财政收入,这样城乡差别的缩小、现代化的深入,可以有效地消除二元经济和二元结构的存在。   新农镇建设的基本思路   建设新农镇的指导思想是改变旧的村庄散乱的格局,统筹规划建设,从而改变现有新农村建设中以村为基点建设的思维方式,具体举措可以采取以乡镇为基本单位进行建设,把用在“示范村”建设的投入集中用在镇的建设上。   新农镇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归并村庄,还原耕地,并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并实现其产业工人化的转化;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促进居民增收,缩小城乡差别,消除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   新农镇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新农镇进行建设的核心是发展,但归根结底还是农民问题的解决,因此在进行规划建设时,农民的感受和利益的考虑要放在首位。新农镇的规划要科学化、专业化,力争规划高起点、建设高层次、发展高水平,全面统筹综合发展会使新农镇处在高起点、高层次上,并且我们还要在新农镇中贯彻循环经济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以新农镇建设应以政府为依托,以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必要辅助。因为是处在不同的基点上进行农村改造与建设,因此在实际上也并没有增加政府的负担。并且,新农镇的各项事业可以实行产业化,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吸引资本投入建设。由乡镇级部门统一筹资规划进行建设,兴办当地特色产业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农民可以通过置换的方式换取城镇中居住的房屋,耕地还原后的集约化管理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在引入公司制管理后还会加速这一进程。农民就业方式和职业的变化还会促进其向产业工人转变,进而推动养老、医疗等的全面保障,消除城乡二元化。   当然,新农镇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逐步扩展。(作者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