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驱动 科学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国强

  从今后5年发展进程看,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以改革开放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以创业创新为浙江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和活力。对此,代表们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5年来,浙江的经济跃上了新台阶。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800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640亿元,年均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由16978元增加到37130元,年均增长12.7%。这一切,代表们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时备受鼓舞,信心满怀。
  代表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提出了破解发展瓶颈的真知灼见,体现了他们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强烈的责任心和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提升民营经济,让浙江“金名片”继续闪光
  
  产业集群的“块状经济”是浙江的先发优势,目前已有相当规模,但大部分是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空间上的简单集聚,处于价值链低端。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浙江应如何提升“块状经济”的能级,来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生产体系?浙江要实行“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政府有哪些创新的措施与之配套?
  省人大代表、乐清市市长潘孝政,谈起“块状经济” 转型升级,有许多切身的体会。
  他说:“我们政府竭力做好服务引导工作,例如,引进荷兰一家认证公司落户乐清,对低压电气产品进行国际认证,引导企业创自己的品牌,打入国际市场。”
  他建议说:“政府应该抓住关键点,钱要花在刀口上,例如,在推进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上下功夫,搭建区域支柱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平台,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政府出钱请专家攻关等。”
  电器业是乐清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产品种类最齐全的工业电气生产基地。乐清市政府耗资8000万元建设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科技型苗子企业和加快高新产业发展的主渠道,取得了较好效果。
  此外,乐清市政府还推动企业建创新平台、建研发中心,目前正泰、德力西集团都有了国家级研发中心。
  领先全国的民营经济是我省一张“金名片”。但民营企业同样也面临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快速进军国内市场、兄弟省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挑战。民营企业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新飞跃?
  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代表在谈到民营企业创新话题时说:“我亲耳听到一位曾在创新中遭到失败的民营企业家却发出这样的声音――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我宁愿等死不找死。企业家对创新是又爱又怕,企业要做大必须创新这个趋势看得很清楚,但又有恐惧感,一旦创新失败,企业马上倒掉。”
  民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创新,这是共识,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又如此惧怕创新。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省民营企业的创新?
  除了风险大,民营企业还普遍感到缺乏创新人才,毕竟相当多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企业治理结构对外来人才有排他性。
  民营企业从家族企业起步,有凝聚力,但规模做大后,融资问题、产权纠纷问题以及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难以解决。“以融资为例,贷款是一个途径,但银行贷款像一把雨伞,天晴时借给你,而在下雨天却收回了。对许多温州家族企业、民营企业来说,融资要靠亲朋好友拆借来解决。”周德文代表说。
  民企创新面临诸多困境,企业上市无疑是一条破解途径。
  “上市可以增加企业创新动力,增强创新实力。”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老总,浙江海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小奎代表解释,增强实力,是指企业上市以后可以尽快融资,“有钱搞科研”;增加动力是指,上市公司面对的是广大股民,如果不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股民,没有市场,最终会走向倒闭。“几万双股民的眼睛,帮你盯着资产,希望你搞研发、搞创新,比你企业内部几双眼睛盯着效果肯定要好。”
  潘孝政代表接过话题说,世界500强企业没有一家不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依靠自身积累,只能像蜗牛爬一样,上市不仅融得资金,更可以促使企业产权明晰,管理规范,使家族企业变成公众公司。“连公司老总的个人喜好、身体健康状况,公众都关注着,公司还敢弄虚作假?”
  他以乐清的华仪集团公司为例说明这个问题,该公司上市后,管理更加规范,经营业绩大幅提升,2007年上缴利税就增加了5000多万元。
  
  集聚创新要素,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中最具成长力的产业。近年来,创意经济、网络经济、总部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在我省一些中心城市出现,成为我省发展现代服务业新的领域,无疑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金融、物流、软件、创意、会展、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代表们对此提出了诸多好建议。
  “目前我们重点扶持软件、动漫、信息等行业,这些新兴产业介于二、三产业之间,我们称为‘2.5产业’,契合了鄞州区靠近宁波市中心,能发挥同城效应的区位优势。”鄞州区区长薛维海代表说,我们就是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利用周边6所高等院校和浙江大学软件园这一软件产业聚集度高、发展成熟的软件产业基地,制定具体的产业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企业进入。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产业,资源消耗少、创新能力强、利润空间大、产业链较长,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
  薛维海代表建议说,各地政府在发展“2.5产业”时要注意产业链的完整性,努力实现开发、制作、销售一条龙,边制作、边研发,减少企业运行成本。
  总部经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企业来说,实施总部、研发总部与生产基地的空间分离,客观上是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必然结果。目前,许多浙江人在外地创业发展势头良好,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培育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潘孝政代表建议,有条件的县市可以设立总部经济园,邀请在外创业的浙商将总部迁到家乡,发展总部经济,提升区域经济质量。
  开发区作为地区科技和经济发展龙头,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开发区的综合实力,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现有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116个,但开发区普遍规模小,总体实力不强。
  以前产业带通常围绕主干交通道设立,开发区规模偏小,如今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瑞安市市长蒋珍明代表在开发区产业布局的宏观层面谈了他的看法:“必须采取海滩围垦,建立沿海快速通道等措施,加快台温沿海产业带建设。这些新平整的土地可以建设成为形成规模的开发区。同时,要设置企业进入门槛,搬进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在产业带中改造提升。”
  1月17日,台州代表团分组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时,金全才代表提出,台州3年内能完成25万亩滩涂围垦,建议省政府与中石油协商,正式确定大石化项目落户台州,促进温台产业带建设。
  当前,政府对开发区发展业绩的评价考核,采用的是开发面积、建设资金投入、招商数量、经济产出,以及发展速度、增长幅度等指标,并不足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开发区建设实际的质量和效益。为引导开发区真正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载体作用,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基地,“还要加强与发展质量、综合效益以及增长潜力相关的指标考核,如高新技术企业数、企业拥有专利和名牌数、土地投资密度、土地产出率、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比、开发负债率、区内外企业配套率、技术转移和吸收率等。”蒋珍明代表建议。

  
  创新指向“深水区”,再创体制机制优势
  
  人才是我省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沿海其他发达省市相比,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例如,高层次创新人才紧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只占人才总量的3.9%。
  省长吕祖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全面加强自主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时指出:“改革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制度,推行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报告的字里行间无疑透露出通过机制创新培养人才的信号。
  衢州的巨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汤月明代表谈起人才问题时,可谓感慨万千:“以前我们企业浙大毕业生较多,现在就很少了,此外,优秀人才也很难留住,在衢州不少企业也有这种现象。”
  汤月明代表并不讳言,作为有5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巨化集团公司的确也存在分配制度相对平均的做法。但为稳定人才队伍,巨化集团公司也在设计一些新机制。例如,创设了员工职业生涯设计规划,设置专业系列岗位,以前干得好的人,从事行政岗位,但行政岗位毕竟有限,现在工作出色的员工也可以通过担任主任会计师、主任营销师等,给予相应待遇。
  “借鉴外企等用人机制中好的因素,对国有企业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进行改革,这是必然的。”汤月明代表说。
  对解决人才不足问题,许多人大代表就如何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发表了意见。
  周德文代表说,围绕我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要形成一定的机制引进我省急需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人才团队。他建议引才机制需要包括以下内容:征集引才需求,根据我省重点产业发展目录,由相关部门向省内重点企业和创业创新载体征求引才需求,编制引才目录;发布与对接,向省外发布浙江省年度重点引才目录,符合引才目录的海内外人才与省内相关企业和创业创新载体对接;申报与推荐,相关企业、创业创新载体负责申报人才资助计划,其中省(部)属企业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评审与审定,由科技、企业管理、财务投资等方面资深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引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研发专家的管理能力、研发水平进行评价。
  “应设立浙江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专项资金,列入省级预算。引进人才的依托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以改善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浙江菲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姚宇平代表补充说。
  代表们认为,当前,政府科技投入体制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政府科技投入还倾向于将资金大部分投入到高等院校和政府所属的科研院所,企业得到的资金很少。“企业是创新主体,主体得到的创新资金应该增加。”在接受采访时,周德文代表建议。
  姚宇平代表对此也很有感受,他所在的菲达公司承担的一项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列入863计划后,政府投入1/5的研发资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政府对创新项目的扶助力度还应加大”。
  此外,有关部门、各地方在创新活动中彼此分割、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相互脱节,科研活动分散重复的现象仍较为严重,显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也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中科院嘉兴中心微系统所分中心主任刘海涛代表指出,科研项目重复投入,虽然也会形成竞争机制,但不可避免地造成浪费,这就提出了国家不同创新体系如何互补的问题。嘉兴科技城模式有一定借鉴性,嘉兴市政府将中科院、科技部在嘉兴的分部整合起来,统筹选题、攻关,这样就避免了重复研究。
  
  相关链接: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
  
  吕祖善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政府必须把主要着力点放在改善发展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上。今后五年,要充分运用和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研究采取有力举措,部署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
  
  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一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
  
  推进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建设,重点构建比较健全的区域能源支撑、综合交通运输、水资源保障、信息传输和抗灾减灾网络,加快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组织实施一批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快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组织实施一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工作格局,全面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节水节材工作,初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基本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使全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居全国领先水平。
  
  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和方式,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均衡发展,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
  
  完善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深入开展低收入农户生产经营帮扶、下山异地脱贫和转移就业服务,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调整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力争基本消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乡镇,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形成低收入群众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实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
  
  全面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利救济机制,确保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劳动权、教育权等各项权利得到依法维护,群众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领域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治安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严厉打击,全省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27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