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当代中国金属手工艺术的三股支撑力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潮

  摘要:当代中国金属手工艺术作为一门从传统延续而来的手工艺门类,在当代文化环境下体现出异于传统的特征,而这种特征的形成则与当代中国金属手工艺术的构成力量有关。本文从当代中国金属手工艺术的构成力量以及作品风格角度出发,试图理清促成当代中国金属手工艺术形态的构成力量。
  关键词:当代;中国;金属材料;手工艺;构成力量
  中图分类号:J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6-68-3
  中国的金属手工艺术发展历史悠久,然而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却面临着几近泯灭的地步,如民国后期到建国前期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社会的动荡,压缩了金属手工艺术的生存空间,区别于一般日用金属器具生产的金属手工艺术对于大众来说变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高层次需求。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金属手工艺术的发展才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面对历史遗留的气息薄弱的金属手工艺术,政府对中国传统的金属手工艺术进行了行业整合、艺人抢救等政策措施,组织因战争因素而流离失所的艺人归队生产,把因受战争因素而几近毁灭的金属手工艺术重新带回人们的生活中,一些金银首饰、金银摆件得以重新开始生产,在北京、四川等地,一些身怀技艺的老艺人开始恢复诸如京派花丝、四川平填花丝、金银镶嵌等传统工艺等的创作,在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都相对匮乏的条件下,开始摸索中国现代金银细金工艺的发展道路。到了1958年,全国各地的金银器行业掀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在全国很多地方兴办了工艺美术学校和首饰技术学校,在传统的口传心授的师徒式的技艺传承方式之外,又多了一些更为普及化的、现代化的、西式的手工艺技术传播方式,同时,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革新,硬件设施的更新,特别是现代审美意识的转换和设计观念的形成,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金属手工艺术作品体现出在沿袭传统金属手工艺术作品的形制、题材和工艺技法基础上,出现了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贴近大众生活、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同时在制作技艺上得益于生产制作工具的改进,出现了种种新工艺、新技法,在生产的效率问题和技术难度问题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到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新的设计思路的开拓、新的生产工艺的研制,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各种经济上的、文化上的对外交流活动,这一时期内的金属手工艺术可以说是我国金属手工艺术发展历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带有本土民族特色的金属手工艺术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下呈现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金属手工艺行业发展壮大,出现了各类工艺美术大师和优秀作品,与此同时,受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金属手工艺术也面临了“传统”如何“现代化”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在面临后现代主义理念为主导的背景环境,立足于自身传统的进化成为重大的挑战,催生了中国金属手工艺术行业从业者对于自身性质的思考和发展道路的探索。
  时至今日,纵观当今中国金属手工艺术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主要有三股来自不同背景的力量共同支撑。
  一、来自原来国营工艺品工厂的技术能手
  五六十年代进入政府创建的国有机构的手工艺人大多有着扎实的手头功夫,与建国前老一辈的手工艺人相比也更具有现代艺术修养与意识,具备在工艺技法以及艺术题材方面进行创新的能力,他们大都被政府机构评级为国家级的、省市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在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享受一定的待遇,他们或是在国营工艺品厂担任独当一面的设计师,或是成立个人的工作室或者公司,在中国当代金属工艺领域树立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些国家级的、省级的、地方的工艺美术大师,搭建了我国建国以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金属手工艺术发展框架,为保存和发展我国传统金属手工艺术作了奠定性的贡献。
  二、来自复苏的民间工艺
  地方工艺或少数民族传统金属手工艺术历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特别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原因,致使少数民族工艺能够有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下演变,这些少数民族工艺的传承者,掌握着传统金属手工艺技法,扎根乡土文化,至今沿袭着传统的工艺技法和制作材料,忠于创作体现浓郁地方或少数民族风情和审美文化的金属手工艺术作品。同时,这些由复苏的民间工艺得益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使闭塞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金属手工艺术得以与经济发达地区产生交流,使传统的、地方化、民族化的金属手工艺更加贴近了百姓的生活,甚至在有些地区,走出区域化环境的传统金属手工艺术成为了当地的一项重要产业支柱,成为了地方文化的一张颇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如云南大理新华村的银器街、新疆喀什吾斯塘博依的铜器一条街等等。
  三、来自高等教育体制中的专业教师
  进入90年代后期,各大高等美术院校相继成立了金属以及与金属相关的学科和专业。一部分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高等文凭的教师通过进入工厂以及向民间手艺人学习技术的方式,在大学中建立了金属手工艺或者首饰工艺的专业;另一部分教师则从海外留学归来,他们引进了西方手工艺工作室的运作方式,也连带引进了一些西方金属艺术学科中的一些或传统的、或现代的工艺技法。这些教师建立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我国高等院校中金属艺术学科框架,并在他们的努力下得到逐渐的发展和完善。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设立金属手工艺的学科和专业,无论是对于传播工艺技术还是延续工艺文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解决传统金属手工艺术的当代传承问题和现代金属手工艺术建立和发展问题的一条重要解决方法。
  而就当代中国金属手工艺的品种而言,在以金、银、铜、锡、钢、铁等金属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材料的基础上,因加工工艺的不同、表达内容的不同而产生了带有不同特色的工艺技法,这些工艺技法地域分布广泛,各依托一方水土文化,与民族文化同脉同根。
  如俗称的“京派花丝”工艺,长期以来浸润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从清代发展至今,风格上形成了自身富丽堂皇、繁复浑厚的宫廷式艺术风格样貌;工艺上形成了以花丝与宝石镶嵌结合、累丝、掐丝等技法特点为主的表现形式;材料上从传统的以黄金材料为主到今天的用黄金与各类宝石、钻石、玉石、珐琅、木材、骨、角等材料综合使用的状况;表现题材上在以传统的佛教题材、神话题材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叙事性的、记录性的现实生活题材。而长期以来一直以地方性特色存在的诸如“四川花丝”、“云南花丝”等工艺又有着与“京派花丝”不同的工艺特点。“四川花丝”长期以来以“平填”技法特色为主,在片块的区域内,以等高的银丝勾勒图案,平填后的银丝成平板状,所以“四川花丝”体现出的是浓厚的材料化的二维图案魅力。而“云南花丝”则体现出贴近自然的活泼和生动,也体现出较强的地域性特征。由于云南地处高原、山区,交通不便,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相对闭塞的状态,然而正是得益于这种闭塞的状态让一些传统手工艺得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传承下来,由此我们今天可以看到“云南花丝”作品中那些贴近生活的表现题材、充满少数民族人民经验智慧的工艺技法,以及作品中透露出的质朴自然、纯真善良、祈盼幸福的美好意愿。   产生于明代宣德年间的景泰蓝工艺,是一种以铜为胎,与掐丝后的金、银、铜丝焊接并在表面施以珐琅釉料的工艺。历经朝代更迭,世事起伏,景泰蓝工艺有幸得以相对完整地保存和延续下来,风格上从清代的细密繁复转换为今天活泼自由的时代风格;工艺上从传统的景泰蓝衍生为今天的与精巧富丽的金银细金工艺相结合;材料上从单一的铜胎与珐琅料到今天的金银胎、宝石、黄金、玉器、木材等综合材料;表现题材上在传统的吉祥如意装饰图案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具有现代装饰意味的、反映时代生活气息的装饰图案。
  通俗称谓的“金银细金工艺”,在其整个发展脉络中,由于作品成型技术的要求以及加工技术的催进,从最初的“蒙镶”工艺发展到了与今天的多种金银加工工艺结合的状况,成为行业内通俗称谓的“金银细金工艺”。工艺上从最初的蒙镶、錾刻、锤揲基础上到今天的融合西洋镶嵌法、电脑刻花、浇铸成型、花丝工艺、景泰蓝工艺等等多种传统的或现代的工艺手段,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工艺技法;材料上从传统的金、银、铜、宝石、玉等材料为主的基础上扩展到今天的牙、角、骨、钻石、螺钿、木材等材料领域;表现的题材在传统的富贵、吉祥、长寿、神佛题材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表现当代审美偏好、对美好事物的祝福、纪念、祈福的题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少数民族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产生了地域性极强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当然也包含了各式各样的少数民族金属手工艺,这些少数民族的金属手工艺而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始终都是中国金属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
  如始创于云南石屏的乌铜走银技艺,是民间艺人的长期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一种以铜为画纸、以金、银线为画笔的手工艺术。首先在铜上勾刻出各式装饰纹样,再填以金、银材料,经融合处理后,形成了黑白、黑黄的装饰效果,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描绘云南风光秀景的壁画就是采用乌铜走银的技艺制作的作品。
  至今已逾300多年历史的斑铜工艺同样是云南的一项传统民间技艺,在古朴浑厚的铜色底蕴上,绽放着闪烁、迷离的结晶状“斑花”,素有“金属宝石”之称,而今的云南斑铜工艺,不仅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实体而存在,已经更广泛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妆点家居环境的装饰用品。
  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历来有佩刀的习惯,刀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含义,有信任、友好、祝福等美好寓意。刀的形制和用途也分为很多种,有装饰用刀、生产工具用刀、祭祀用刀等等,制刀业成为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因此,少数民族制刀也带有着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且因民族文化的不同带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如新疆的英吉沙地区盛产著名的英吉沙小刀,小刀的制作与多种工艺结合,刀身装饰华丽,多镶有彩色宝石,色彩夺目,刀刃锋利,有的还刻有装饰图案,带有浓郁的西域风情。
  在具备现代教育体制的艺术院校中的金属手工艺专业是中国现代金属手工艺的前沿阵地。从工艺思想方面而言,院校中的手工艺群体的作品具有承前启后、中西兼顾的特征,广博地观照了传统的、现代的、西方的和东方的手工艺设计思想,而局部地非独守一技之长。
  以上列举的这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金属手工艺品种,有的或与传统一脉相承,保留了地道的传统工艺程序和材料加工手段,有的或是脱胎于传统工艺技法,用今天的材料和技术践行传统的工艺思想,诸如此类的工艺技法和艺术作品构成了当下中国金属手工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带有较强的传统样式和工艺传承性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正随着当下艺术设计学科自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演变出新的现代性特征。
  当代中国现代性的促成因素当然来源于中国传统金属手工艺的三股支撑力量。在这三股支撑力量的促进作用下,当代中国金属手工艺术进行着自身的艺术体系的进化,也进行着对来自于西方当代艺术理念手法的借用与糅合。而从中国的本土环境来看,在这种由内因而主导的演变过程中,中国现代金属手工艺术即使在面临“西学东渐”的巨大潮流时,也将秉持不可剥离的、内在的本土文化气质。
  作者简介:
  王潮,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手工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190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