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海 打造中国“智慧城市”样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不断创新突破的信息技术恰如“及时雨”,带来城市管理与运行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智慧城市由此孕育而生。城市信息化可谓智慧城市的基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信息港”目标,到2010年世博会全领域荟萃智慧创新,上海已为智慧城市铺设了城市信息化的坚实路基。经过多年发展和积淀,上海的城市信息化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市民也已享受到由此带来的较高生活质量。而新一轮智慧城市规划宏图,更是让这座城市快速驶上“智慧”的高速公路。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智慧城市定义认知、建设模式和应用体系,智慧城市体系范畴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在智慧城市认知上存在差异,但包括纽约、伦敦、东京和首尔在内的国际大都市,都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有关规划和建设。“十二五”以来,我国也将智慧城市视作国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和探索实践,智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完成规划部署。尤其是对上海这样一个拥有2400万人口的国际特大型城市来说,在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城市安全与管理等多个方面,均面临着严峻挑战,建设智慧城市无疑是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2011年1月,《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构建实时便捷的信息感知体系,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9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动员大会,宣布成立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正式印发《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着力围绕构建四大体系,大力推进24个专项和一大批重点项目,提出到2013年底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业国际可比、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良好局面。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上海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可以概括为“五个率先”和“五个第一”,即在国内率先开展大规模的光纤到户建设和改造、率先按统一服务要求推进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WLAN)覆盖、率先开展信息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率先开展信息基础设施专业规划编制、率先开展各类网络资源综合利用(即三网融合)试点;目前光纤到户覆盖能力和用户规模国内城市第一、WLAN覆盖密度和规模国内城市第一、城域网出口带宽国内第一、高清电视和高清IPTV用户全国第一、三网融合试点业务用户规模全国第一。
  在宽带城市建设方面,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光纤到户覆盖总量已超过680万户,比2010年底增加4倍多(下同),光纤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市城镇化地区。全市实际使用光纤上网的家庭用户超过230万户,增加7倍多,占全市家庭宽带用户数50%。光纤上网家庭的平均互联网接入带宽超过16M,全市家庭宽带用户的平均互联网接入带宽超过8M。光纤网络覆盖能力和用户规模提前一年完成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目标,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光网城市”。同时,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规模也已覆盖380万家庭,增加3倍多,基本实现中心城市和郊区主要城镇的覆盖,成为国内最大的NGB网络,用户在覆盖区域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高带宽接入。
  在无线城市建设方面,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已基本实现全市域覆盖;全市手机用户数超过3100万,其中3G用户数接近630万,是2010年底的2.2倍。无线局域网(WLAN)在宾馆、商务楼宇、学校、连锁店、公共设施等各类场所累计接入15600处,建成AP超过11.5万个,比2010年底增加2.3倍,接入场所数和AP规模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全市140个主要公共场所开通了i-Shanghai公益上网服务,市民可在当天累计免费上网2小时,到2013年底将在公共交通枢纽候客区、文化场馆活动区、公立医院候诊区等450余处主要公共场所开通该项服务。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就在世博园区内开通了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2011年以来,又作为全国六个试点城市之一,建成了覆盖陆家嘴、世博园区、张江园区和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等区域约110个基站的TD-LTE规模试验网,完成了国家试验任务,目前正在扩大网络覆盖规模。
  在通信枢纽建设方面,国际互联网出口宽带已接近500G,上海的城域网出口宽带也已达2460G,分别较2010年底提高57%和68%。
  在三网融合试点方面,IPTV用户超过162万,手机电视本地月使用用户近50万,有线电视互联网接入用户超过30万,继续保持这些业务用户规模国内城市最多。特别是上海的高清电视和高清IPTV用户总量已达约45万户,开通高清电视频道19个,高清IPTV直播频道也已达11路,点播片源超过3万小时,成为国内“高清第一城”。
  在功能设施建设方面,全市IDC机架数已超过18000个,比2010年底增加约50%。
  经过近两年努力,各项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完成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进度。
  信息技术应用覆盖面、渗透率明显增强
  在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方面,以推进“五大行动”为抓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市民生活等领域的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的覆盖面、渗透率明显提高,对经济社会各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智能城管”行动。适应上海特大型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需求,聚焦交通、规划土地、环保等领域,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城市管理网格化方面,深化拓展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在中心城区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郊区延伸,到2012年底,完成400平方公里的郊区城市化区域网格化管理拓展,闵行、长宁、嘉定、奉贤等区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和功能,与区域社会管理相联动。在智能交通方面,初步建立了多渠道、多载体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公交电子站牌已在浦东、杨浦等部分区县开展试点应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展完善,2012年内完成上海区域所有收费匝口ETC车道部署,实现主线收费匝口ETC车道三进三出的规模;泛长三角区域“沪、苏、浙、皖、赣、闽”五省一市已实现高速公路ETC互联互通;上海公共交通卡与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数字惠民”行动。围绕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领域,通过数字教育、数字健康、数字社区和涉农信息化等工程的建设,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在教育方面,以“电子书包”为载体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在中小学校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上海终身学习网已建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党员干部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8大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市民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渠道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医疗卫生方面,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将为每位市民建立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截至2012年6月底,已完成市级平台与医联平台,以及长宁、闵行、闸北等6个试点区县平台的互联互通,汇聚近3000万个人基本信息、8亿多条各类诊疗信息,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此外,覆盖全市34家市级医院的统一预约服务平台以及在各级医院陆续推出“一站式付费”服务,为市民看病就医提供更多便利。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全市确定了浦东新区陆家镇街道等16家智慧社区试点单位,围绕生活服务、智能家居、公共服务等应用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建设。在为老助残方面,针对视力障碍人士“上网难”问题,与残疾人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部分政府网站(“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市残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上海静安”门户网站等)完成了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士上网办事和接受政务服务提供便利;上海无障碍数字图书馆进行了无障碍设计,提供了上千本有声电子书供残障人士阅读。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部分区县搭建为老服务信息化平台,老年人通过电话、IPTV、移动终端等渠道可以进行订餐,预约各类家政服务。
  此外,从2002年起,市政府每年都安排一项信息化项目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让市民切实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2012年的实事项目是基于电子账单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使用100万份电子账单,目前平台已接入17家公用事业单位,实现了账单查询、缴费提醒、网上支付和账单管理等功能应用。截至2012年10月底,已有94万用户申请使用157万份电子账单。
  “电子政务”行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行政审批,加强政府信息有序开放利用,推进电子政务协同应用系统建设,促进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在电子政务协同应用方面,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已于2011年底完成建设,目前40家单位通过平台开展业务应用,17个区县完成区级平台部署并与市级平台实现业务联动,在企业注册登记、企业投资建设工程并联审批等方面开展业务应用。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建立了政府数据服务门户和政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平台,市建交委、市工商局等9个单位开展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试点,首批将对外开放179项数据产品和16项数据应用。在服务渠道整合方面,法人网上身份统一认证系统实现法人数字证书统一管理、一证多用、电子印章加载等功能,为各类法人在线办理各类政府事项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一证通”门户网站2012年8月15日上线,并设立了27个对外服务网点受理数字证书的发放和更新,目前已发放、更新证书5.4万张。涵盖咨询、投诉、建议、办事等各类功能的非紧急类服务热线――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试开通运行,逐步汇聚整合政府各部门对外服务热线,形成业务受理、跟踪督办、处理反馈、市民回访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
  “电子商务”行动。积极拓展电子商务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一体”,推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撑“四个中心”建设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上海市自2010年起连续三年重点实施电子商务“双推”工程,采用“政府贴一点、平台企业让一点、中小企业出一点”的方式,已扶持超过1.1万家中小企业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有效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应用普及、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品牌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市场供求活跃繁荣。2011年,上海市被批准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500亿元,同比增长29.5%,占全国比重近10%。
  “融合强业”行动。从信息化技术驱动、工业化需求牵引两个角度,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高端制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研发设计数字化,如中国商飞通过建设全球协同研制平台,向网络化协同设计转变,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化应用,带动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生产制造智能化,如上海电气围绕核心产品部署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技术促进自主研发制造,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科技创新。通过信息化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如利用物联网、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能耗和污染排放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对全市700家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水平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了能效监测效率。2011年上海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为75.53,预计到2013年将达到80。
  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大幅提高
  2012年1至9月,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2680亿元,去上年同期增长18.5%。从信息产业整体上看,规模稳中求进,能级逐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一是聚焦重点专项。重点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网络、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卫星导航等重点专项,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二是聚焦重要园区和产业基地。上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已形成以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为引领的产业格局,是国家软件名城,国家微电子、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软件等产业基地。当前,正在大力推进洋山云海数据中心建设,集聚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咨询服务等高端数据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数据资源集聚区;建设崇明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发展高端数据服务业,成为上海市“十二五”信息服务业规划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载体之一。三是聚焦关键技术。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任务,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专项的主要承担地区。同时,聚焦突破高带宽网络、智能分析决策等共性技术,加强传感器、海量数据处理、信息安全等的关键技术研发。四是聚焦政策突破。制定出台落实国务院《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地方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加快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营改增政策试点为契机,制定落实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剥离的相关政策,促进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加大
  近年来,上海市圆满完成建党九十周年和“世游赛”等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任务,全市未发生重特大信息安全事故,城市信息安全态势总体可控。一方面,身份识别、容灾备份、网络监控、安全软件等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信息安全测评数字认证、应急防范等功能性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城市综合信息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互联网安全监察支持系统等技术设施,提升监测互联网有害信息和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强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测评、综合检查等监管制度。
  2013年是上海市全面落实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的谋划之年,要依托能级不断提升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市民生活等领域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产业能级,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完成智慧城市建设第一轮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
  (本文由2012上海市智慧城市宣传周工作小组供稿)
  延伸阅读
  体验中心 零距离“智享生活”
  近日,首批上海市智慧城市体验中心面向市民开放。除红星美凯龙2050/2500未来生活体验馆外,其他8家――云计算创新展示中心、天脉聚源新媒体云计算体验中心、上海市民健康生活方式体验馆、智慧静安主题馆、陆家嘴街道智慧社区市民体验中心、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信息生活体验馆、东方有线NGB业务体验中心和南码头街道智慧社区市民体验中心,均免费对外开放。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信息生活体验馆
  体验馆总面积约3288平方米,是未来信息生活的展示厅,让参观者亲身体验未来信息生活方式,在轻松氛围中了解信息技术应用,感受高速发展的信息文明。体验中心设乐活家庭区、无线个人区、企业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区、视频会议区、结束区等十个展区、100多个展项。通过逼真的社区场景结合先进的媒体互动技术,可以体验智能门禁、智慧物业、远程医疗、社区IPTV等各类业务,以及未来视频会议的真实效果场景。
  东方有线NGB业务体验中心
  体验中心面积约300平方米,充分展现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建设成果,体现上海在推进三网融合试点中取得的成果,向市民展示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的应用示范。体验中心由现网业务展厅、创新业务展厅和VIP体验区三部分组成。VIP体验区里,提供通过对人体姿态识别来控制游戏画面的3D体感游戏,与IMAX影院一样逼真的7.1声道环绕立体声,达到720p高清画质的专业级高清视频通讯,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家庭安防、智能家居应用,涵盖市民所需衣食住行各方面资讯的电视虚拟社区等。
  云计算创新展示中心
  展示中心通过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创新展示和交流手段,向参观者介绍可见、可触、可应用的云计算产品和应用案例,切身体验云计算带来的便捷、舒适的工作生活方式,从而真正了解云计算的核心价值,推动云计算的发展与壮大。展示中心包含云揭秘、云之心、云体验、云间咖啡等功能区,从云计算概念演绎到设备展示、全产业链企业及产品展示、云体验以及产业支持政策与服务机构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天脉聚源新媒体云计算体验中心
  体验中心分别面向三网融合、社区文化、数字教育等智慧城市的重点领域,为来访者打造近千平方米的体验空间,内有大量的高科技视频互动体验设施,连接了国内最大的海量电视视讯库。通过海量视频智能处理能力和视频互动展现技术,将云计算、无线互联网技术与文化、教育、政企管理等方面融合发展的一系列前瞻性应用,以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上海市民健康生活方式体验馆
  体验馆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题,通过标准和规范化的客户服务体系,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并开展自我健康管理,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是体验式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公共平台。设有健康生活方式误区厅、爱心护脑主题厅、控糖降糖主题厅、智慧生活体验厅、健康促进教育厅等近10个展示区域。
  智慧静安主题馆
  展馆通过创意互动的传播手段,搭建集技术展示和市民参与为一体的“智慧城市”综合传播平台。分为门厅、序厅、时尚、社区、家庭、商务、政务和社会服务八个互动体验版块。其中,社区板块包括社区灾情防范、幼儿和独居老人的安全监控、社区一卡通使用、远程抄表等;家庭版块让市民体验足不出户就医、娱乐、购物、学习的方便。
  陆家嘴街道智慧社区市民体验中心
  体验中心展示的互动项目以城市建设中的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为核心,重点突出对城市建设和居民衣食住行具体生活中实际面临问题的破解方法、民生科技应用方法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门禁管理系统、菜场管理系统、志愿者服务系统、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系统等。
  南码头路街道智慧社区市民体验中心
  体验中心主要展示先进技术、产品和创新便利的服务方式在居民生活、社会各主体工作运营中的实际应用,包括智慧沙盘、社区平安、RFID无线射频技术创新应用、智慧小区、智慧校园、智慧家庭、互联网优质应用资源等展示区域。在智慧小区体验区域内,智慧医疗可为参观者测量血压、心电图等,并通过网络将测量数据实时上传提供至后台专家咨询团队,在10分钟内打印出专家诊断建议。
  红星美凯龙2050/2500未来生活体验馆
  体验馆利用目前世界先进的电子技术,以及声、光、影像技术,以在不远的将来所居住的生活空间为主题,提供观看、触摸的体验性展示空间。通过演示将想象中未来50年和500年后的人类生活逼真地呈现在参观者面前。比如在“未来客厅”展区中,客厅的墙壁可以根据用途随时变化,可以化作明亮的窗户,化作隔壁的房间,甚至化作购物或观看体育比赛的空间。参观者触摸到客厅桌面的装饰品时,一连串卡通影像会从手下自动跳跃而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526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