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四平地区热量资源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50年来,四平地区温度上升明显,热量资源丰富,尤其是冬季增幅更加明显,这样在冬季,可节约大量的能源,例如在居民供热方面,可以减少石化物燃烧量,同时也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春季播种期可提前,增加有效积温,提高粮食产量。
  关键词:气候变化;热量资源;日较差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06.059
   热量资源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仅在一定温度变动范围内才可以进行,超越或者未达到某一界限将不能形成产量,甚至致死。因此,温度的日、月、年变化与作物生理活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1 年与季的变化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有气象资料以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4℃~0.5℃。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四平市近50年的平均气温也逐渐升高。从1988年开始,四平市年平均气温距平值均为正距平,呈逐渐上升趋势。
   根据对1961年~2018年各年平均温度统计,四平地区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几年年平均气温较20世纪60年代上升了1.7℃,远远超过了全球范围内的0.5℃。从每10年的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看,气温升高的增幅越来越大,尤其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气温升幅达到1.0℃。2010年~2018年的年平均气温为6.9℃,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气温升高0.2℃,比1961年~2010年50年的平均气温升高1.0℃。
   四平市历史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997年6月28日的37.3℃,日最低气温出现在伊通2001年1月31日,为-40.6℃。平均气温年较差较大,平均为38.4℃,明显反映出大陆性气候特征。5~9月气温日较差平均值为11.6℃,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子粒的形成。
   从季节来看,春季和冬季气温每十年均呈持续升高趋势,升幅較大,2010年~2018年的平均气温分别比1961年~2010年的平均值高1.4℃、1.6℃,尤其从1987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了20个温暖的冬季;2010年~2018年的平均气温分别比1961年~2010年的平均值高0.5℃、1.4℃。据有“世界气象组织”有关气象专家研究结果表明,未来50~100年的气候变暖仍将持续。全市历年(1961年~2018年)平均气温为6.9℃,其中四平市最高,年平均气温为7.2℃,伊通县最低,年平均气温为5.7℃。7月份最热为23.4℃,1月份最冷为-15.0℃。
  2 月变化
   气温的逐月变化可用相对温度来表示。所谓相对温度,就是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为零,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100,各月的气温均以百分率表示。从全区各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看,四平市夏季(6~8月)气温变化很小,相对温度只差4%~7%。冬季(11~2月),除初冬气温下降明显外,隆冬和晚冬气温变化也不大,相对温度只差10%左右。春季(3~5月)气温急剧上升,秋季(9~10月)下降迅速,上升和下降均达20%左右。春季适时早播,对于延长农作物生育期是很有意义的。
  3 日较差
   四平地区各(市)县作物生育期(5~9月)的平均气温日较差基本一致,都在11℃以上,只有7月和8月减少到10℃左右,而春秋季日较差较大。
   在农作物生长期内(5~9月),尤其是乳熟期开始后,平均日较差的变化对农作物有机物质的积累有重要意义。白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当昼夜温差不超过植物所能承受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情况下,白天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积累的有机物质越多。夜间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消耗有机物质越少,这样积累多,消耗少对产量形成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近50年来,四平地区增温趋势明显,热量资源更加丰富,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尤其显著,20世纪80年代以来,增温幅度明显加大,并且冬季增温比春、夏、秋季都显著。
   四平地区各县(市)作物生育期(5~9月)的平均气温日较差都基本一致,都在11℃以上,只有7~8月份减少到10℃左右,而春秋季日较差较大。
   四平地区热量资源逐年增加,积温变大,各季、各月平均气温都呈现增温趋势,特别是冬季最低气温增幅尤其的大。这样在冬季,可节约大量的能源,例如在对居民供热方面,可以减少石化物燃烧量,同时也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春季播种可提前,增加有效积温,提高粮食产量。
  参考文献
   [1]侯琼,李建军,王海梅,云文丽.春玉米适宜土壤水分下限动态指标的确定[J].灌溉排水学报,2015,(06):1-5,34.
   [2]刘永宏,段玉玺,白育英.大青山南麓阳坡油松生长的适宜土壤水分环境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05):69-72,76.
   作者简介:吴恒,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天气预报、气象服务、防灾减灾;于秀娟,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天气预报、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田甜,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天气预报、气象服务、防灾减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05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