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烟台市健全农业“新六产”发展服务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烟台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系列决策部署,严格按照执行省政府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借助烟台市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大胆探索“新六产”发展多元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烟台市对于农业“新六产”发展尚初步探索阶段,而对于农业“新六产”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更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服务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这将给农业“新六产”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总体看,我市发展农业“新六产”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品牌
  一、农业信息化平台利用率低
  第一,平台信息传播无法满足需要。浏览烟台市几大农业信息网站基本上都是单向性信息传递,没有交互沟通的渠道和链接。虽然各个板块实时更新政策和农业最新行情,各个网站不同办款行业分析也很专业,但是能满足广大农民信息需求量确很少。
  第二,农业信息平台整合度偏低。烟台市农业信息平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农业信息平台领域基本上形成了烟台农业信息网、烟台农业服务网、烟台农技推广网“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大网站虽然建设主体、服务定位不相同,但是信息重复率较高,大量关于农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发布与政策解读,信息重点是种植业和果品业,而在实用的农业技术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和价格行情预测等领域没有实现数据共享。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不理想
  第一,培育对象缺乏有效针对性,参与积极性不高。烟台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可选劳动力资源。但是总体上看,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十分短缺,农村劳动力外流情况严重,导致本地农村从事农业经营的劳动力年龄偏大,且素质水平较低。
  第二,培育对象素质偏低,培育组织难度较大。据2018年烟台农业局官网数据显示,现有农村人口484.2万人,农村劳动力279.9万人。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大量人口方由农村流向城镇,在流出农村人口中,其中适龄劳动人口高达78.43%。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在烟台市农村劳动力结构中呈现出老龄化特征,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对农业、农村不抱兴趣,而现实的农村劳动力中除了少数的基于农村各种自然资源留守的养殖大户,多数都是高龄的劳动力。
  三、農业科技创新制约因素明显
  第一,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表现在很多方面。农业创新资源分散。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调不多,在科研攻关中各自为政,科研力量分散,“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现象严重。市场机制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除市农科院、登海种业等少数几个创新骨干外,国家、民间科研机构以及绝大部分企业的市场意识淡化,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科技产业化发展缓慢。
  第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一是农业科研周期长,经济效益难保障。如农业新品种的研究投入大,开发周期长,例如培育一个小麦品种或者玉米品种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选育一个苹果品种甚至需要二十年,对科研机构来说往往是短期只见投入不见回报,正是由于回报周期长抑制了很多课件机构研发的热情和动力。二是国有科研机构财政拨付方式不合理,科研精力无法保障。如烟台市农科院财政拨付的经费低于其总支出的50%,需要依靠科技人员“跑项目、找经费”补充,没有充足经费保障,科研人员物质激励不足,使得科技人员没有精力专心从事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
  四、烟台农产品品牌建设短板明显
  第一,品牌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低。烟台市农产品进入了品牌集群化的初级阶段,更多的农产品被穿上了“品牌”的外衣,但是品牌比较杂乱。部分品牌化的农产品还未成熟,开发规模较小,且经营比较分散,难以形成品牌合力,弱化了品牌效应,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从现有的品牌农产品来看传统的农产品在其中要占相当大的比例,例如鲁花花生油、龙大肉食、欣和调味品、喜旺肉食、威龙葡萄萄酒、张裕葡萄酒等。有些传统产品的特色正在逐渐弱化,导致品牌农产品出现了退化现象。
  第二,品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烟台市大部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仍然较低,品牌潜力有待于继续挖掘。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技术改造、创新发展、现场管理等方面投入较少,部分海产品在产后保鲜、贮运、加工等环节缺少科技支撑。许多企业农产品生产虽然规模可观,但是农产品只限于初级开发,大多数滞留在初次加工上,产品精深加工开发不足,导致二次增值产品少。
  五、烟台市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繁多
  烟台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大省,201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8718254万元,与2015年相比,涨幅为7.6%,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幅分别为4.8%、7.4%、13.7%、6.9%、2.34%。烟台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立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但是这并不意味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经成熟,恰恰相反,就烟台市而言,农村金融服务过程存在的问题繁多。
  第一,农村金融机构少,业务比较单一。从金融市场供给来看,农村金融提供的业务单一,中长期类型的资金提供较少,无法满足养殖大户和乡镇加工企业的资金需要。整体而言,农村金融机构少、产品单一现象越来越明显。
  第二,金融支农力度下降,资金严重外流。近年来,烟台市农村金融供给总量持续增加,但实际支农力度确实持续下降,供给垄断现象日益凸显,资金外流严重。对于乡镇企业而言,解决资金需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然而农村金融体系的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农业银行,并且垄断趋势明显。
  第三,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金融机构管控难。高风险的农业是弱势产业,其贷款本应要有较高的利率才可能补偿风险,但是国家为了更好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对高利率贷款进行严格监控,多次强调实行优惠利率。从而导致了利率补偿机制失效,信贷风险无法得到补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29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