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与路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微教育”是新世纪兴起的新型教育模式,因其独特优势在国内外高校教学中应用趋于广泛。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缺陷、泛在网络盛行和大学生应用网络的常态化现状为“微教育”在高校的应用提供了现实和可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微教育”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存,形成了完全自主式单一建构模式和教学并重式双维建构模式两种主要形态,呈现不同特色。最后,针对“微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具体的内生和外延路径。
  关键词:微教育;大学生群体;应用;模式构建;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6.069
  如今,微博、微信、微课堂等“微媒体”和“微平台”日益普及,由互联网开创的科技智慧时代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习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领域相结合,创新了现代教育路径,“微教育”模式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教育方式。微教育(Micro-teaching),依托教育教学和互联网通信等技术,是一种对教育理念、教学实践进行多向传播和互利共享的过程,具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时间成本低、传播广和传播速度快等特征。它以在线学习为主,可以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微教育”因其显著效果和明显优势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文章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可能性和现实性、作用及影响、模式构建和路径选择进行初步探索。
  1国内外高校“微教育”应用和研究概述
  1.1国外“微教育”应用和研究概述
  “微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概念,发展极为迅速。起初,国外学者将现代网络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相结合,将新媒体融入教育教学的方式定义为“微教育”。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教授进一步提出了“微课程”和“微视频”的概念,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迅速推广。随后,产生和发展了大规模的 “慕课”(MOOC)和“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等网络开放课程,“微教育”教学模式开始普及。目前在国外高校中,“微视频”和“微信公众号”等“微教育”模式得到充分应用,成为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英国教育管理者大卫·白金汉强调,高校教育和“微视频”、“微课堂”、“微博”、“微信”等媒介教育的相互融合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者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微课学习,实现自我价值。
  1.2国内“微教育”应用和研究概述
  我国“微教育”的教学发展方向可以分为“新媒体”与“在线开放课程”,新媒体教育指应用移动互联工具实现课堂上资源与信息的实时共享与交流。相关学者“新媒体”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新媒体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新媒体教学模式创新等,如柯赟提出新媒体专业建设应采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校内校外实训实践教学模式;匡文波,孙燕清就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指出国内新媒体专业建设应将课程设置与实践相结合,以适应新媒体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在教学模式创新方向上,相关学者提倡学科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如秦婷、曾文军等提倡体育、英语等专业应借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在线开放课程指一种网络教育教学方式,师生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答疑、测试、考试等一系列完整的教学活动。2011年伊始,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先后组织“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开设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截至2017年已开展九批“精品视频公开课”认定。与此同时,爱课程、学堂在线、网易公开课等一些网络开放平台也进入大众视野,一些高校采取视频网络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在线学习和学分认定。总体来说我国“微教育”教育教学方式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较为迅速,随着技术的革新“新媒体”将向“智慧课堂”发展,而“在线开放课程”将成为各高校重点建设项目,高校学生在线学习将成为常态化。
  2高校“微教育”应用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1高校“微教育”应用的现实性
  “微教育”之所以产生,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也与当下教育模式固化、沟通方式存在缺陷、学生个性化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总体上“微教育”模式主要依存于以下两大现实。
  2.1.1“微民”数量剧增,大学生是“微时代”的生力军
  如今,微博、微信,手机QQ等移动互联工具应用普遍,“微时代”来临,社交媒体成为当下人们维持情感交流的桥梁,也是人们保持阅读、增长见识的重要阵地。以微信为例,目前微信的平均日登陆量高达5.7亿人,成为了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商业的大众服务平台。大学生是“微时代”下“微教育”模式中积极的践行者和体验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慕课(MOOC)开展学习、工作和生活。“微教育”正在以多元语境、自主分享、即時传播等途径内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建构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人生理想,大学生群体是 “微教育”模式的主要生力军。
  2.1.2传统“灌输式”教育存在缺陷,学生对“课堂说教式”教学认同度低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普遍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注重理论知识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教学,教材枯燥、教学呆板,较少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致使学生提不起学习热情,产生心理排斥,造成无效学习。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全覆盖,手机信息的多元化和趣味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较多的关注手机,而非听教师授课。另外,“功利主义倾向”和“课堂懈怠心理”等不良风气也在教育教学中日益盛行,不少学生学习只为获得学分能顺利毕业或者是获取奖学金和其他各项荣誉等,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对课堂知识在情感和行为上认同感都极低。将“微教育”模式引入高校教学,潜移默化的增加大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同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课堂教学效果。
  2.2高校“微教育”应用的可能性   “微教育”教学在高校应用也需以技术和资源为支撑,为高校“微教育”应用提供可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技术水平在线”支撑。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实现了众多突破,比较典型的是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实现飞跃式转变,如大数据、云计算、NFC、Bluetooth的普遍应用 ,WiFi(Wireless Fidelity)和3G/4G等“泛在网络”不断升级,为电脑、iPad、iPad mini、手机等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微教育”平台在高校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WiFi、4G等“泛在网络”浏览微信、微博、朋友圈、公众号,学习中国慕课(MOOC)里的微视频、微课堂等,充实自己,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业余生活。
  (2)“学校资源在线”保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升级,高校教育信息化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各大高校顺应时代,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每个公共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在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区域建立WiFi局域网络,为高校“微教育”广泛应用提供基础和保证。同时高校也注重扩大青年教师队伍,促进教学团队的年轻化。青年教师为高校带来了新鲜血液,也带来前卫的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目前,高校日益实现了由“教师主导”向“学生自学、教师辅助”的转变,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微课、翻转课堂、慕课(MOOC)等多样的“微教育”形式进行沟通与学习,互动交流,共同进步,促进教育多元化发展。
  (3)“学生行为在线”常态。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对手机、网络的严重依赖症。学习上,遇到问题习惯性百度,等候式、快餐式、碎片式的阅读已成为常态。生活上,大学生善于张扬个性、主动呈现自我,积极发出声音,爱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开心事、吐槽社会、生活中的不平事,写下文字、发送图片,记录心情。同时,还会通过微博、微信即时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通过慕课(MOOC)进行课程学习,充实自己。正是因为大学生应用网络的频繁化与日常化,为“微教育”在高校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3高校“微教育”应用的作用及影响
  3.1高校“微教育”应用的积极作用
  3.1.1有利于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更新与重塑
  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位大学生立足社会、面向未来的基本要求。早期价值观树立,主要来源于原生家庭教育、中小学学校教育和影视教育等途径,方式传统,传播受限。进入大学后,通信与网络的便利,使“微教育”在高校得以应用和推广,为大学生观念的更新与重塑提供新的场地和平台。通过对“微教育”的科学应用与积极引导,学校可以开发出新的资源和方式,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育与树立注入活力,使新兴的价值观念无形之中入眼、入脑、入心,提升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多元化途径,树立大学生和谐、包容的新型价值观。
  3.1.2有利于优化高校教育教学体制
  大学生对“灌输式”和“授课式”等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认同感,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落后和信息网络的多元化趣味化存在明显对比和断裂层次,大学生对课堂学习呈现出“兴趣缺失”和“知识疲态”的整体低迷氛围。“微教育”模式在高校的利用,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新机遇和新方法,丰富教学的信息和素材,扩展教学方法和途径,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获取信息、认知社会、自主学习和交流思想的平台。另外,也可以即时获得教学效果反馈,“微教育”模式的反馈环节,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提升大学生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优化大学生教与学的双向渠道,从而影响高校教育教学体制,优化教育路径,改善教育制度。
  3.2高校“微教育”應用的消极影响
  (1)对大学生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认同造成冲击。“微教育”模式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为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场所和空间。与此同时,多元化的取向选择、话语差异和信息混杂,也极大的增强了大学生群体的认同难度,为大学生主流文化的认同造成了危机和挑战,如海量信息的“证实”与“证伪”困难,“碎片化”、“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和“良莠混杂”的信息类别分解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整体认同,信息“同质化”和“虚假化”倾向,“微教育”“泛娱乐化”与“审美退化”等。“微教育”模式下,传播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和裂变式增长,干扰了大学生群体的正确认知和价值判断。
  (2)弱化大学生群体课堂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目前,大学生群体携带手机进入课堂已屡见不鲜,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并没有合理展开微教育,而是在上课时间刷微博、玩游戏,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影响课堂秩序,整体弱化同学们的课堂学习能力。此外,“微教育”模式主要是学生自学为主,锻炼学生的自控和自我学习、思考的能力,缺乏了像传统教学提问环节和小组讨论环节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等,对大学生日常社交造成部分影响。
  4高校“微教育”应用的模式建构和路径选择
  4.1高校“微教育”应用模式建构
  教育模式是一种将知识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的独特研究范式。教育模式从“传统灌输式”向“现代微教育”转化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教育范式由“内容为本”向“学生为本”过渡。“微教育”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立足于传统,创新于科技,形成了两种主要的模式建构。
  (1)完全自主式单项模式。这种“微教育”模式是指大学生是整体教育和受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确立学习专业知识或者提升个人技能等具体目标后,大学生有完全自主选择各项教育内容和决定使用微信、朋友圈、微视频、慕课(MOOC)还是其他形式进行微教育的权利,还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单项模式的“微教育”,重点表现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与整合性功能。此外,大学生通过参与评论、深度思考、做笔记等途径增强学习的体验感,最终反馈到学生主体层面,实现大学生的学习目标。   (2)教学并重双维模式。教学并重双维模式实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意在突出“教”与“学”的同等重要性。它不仅考验大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同时也重视教师教学方面的支持和引导。在这个双维模式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确定学习目标,做好相关的“教”与“学”的准备。一方面,教师须制定教学计划,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微视频”、“微课”、导入二维码、使用公众号、朋友圈、微信、微博上的热点话题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查阅线上线下资料,复习预习,巩固提升。经过教师的讲授后,学生要内化课堂知识,对上课所听所观之物要不断的重组、再造和创新,做好总结和测试,给予反馈,提出思考。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互助协作,平等交流,由此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学生也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4.2高校“微教育”应用路径选择
  為了实现“微教育”模式的趋利避害,使其更好的为高校课堂和大学生服务,需从“内生”和“外延”两大路径改善。
  (1)内生路径。主要从大学生主体出发,提高大学生“微教育”素养。首先,要求大学生能够正确、合理、有效的利用“微教育”方式,用严谨态度、理性精神和批判眼光来解读、发布和传播相关微教育信息,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冷静、理智的对待各种“微教育”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并根据现实不断调整,保证学习的持续性和与时俱进。其次,大学生要有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严格的自律自强意识,充分认识自己、尊重自己,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的能力,重视时间利用的有效性,不沉溺于微博、微信和无关于学习的网络信息,主动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最后,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我主体功能,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课堂兴趣,增加参与课堂的体验感和互动感,与同学、朋友、室友之间相互沟通学习心得和体会,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情和学习氛围,形成良性互动。
  (2)外延路径。主要从社会总体环境和高校应用层面入手:一方面,注重社会总体环境对“微教育”的支持,加大“微教育”平台建设投入和宣传力度,建立相对应的监管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优化“微教育”模式运行与传播的总体环境。另一方面,高校注重引进先进教育手段,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微教育”模式。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在公众号和微博上针对焦点事件和热门话题展开讨论,可以根据讲授主题自制“微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加入“微教育”行列。另外高校还要加强教学队伍的团队建设,创新教师加入“微教育”行业的激励机制,注重引进青年教师,增加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高校教师队伍在进行“微教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传统社交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佳寅.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2]金兼斌,崔保国.大众传播研究方法[M].卞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2.
  [3]徐彬,王璇.“微文化”传播中的社会冲突现象及其治理[J].学习论坛,2014,(04):55-56.
  [4]欧晓静,苏国红.国内微文化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6,(03):86-90.
  [5]刘兴凯.“微空间”文化生态的“三俗化”倾向及其规制[J].社会科学家,2014,(02):151-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2997.htm